90年代小说发展的困境和尴尬问题有哪些?
?90年代小说发展中的困境和尴尬问题如下:
首先,面临的困境
困境1,倾斜“深度模式”
作为一种“强调风格”,追求“深度”无可厚非。但是追求什么深度,如何追求深度,这是一个重要的艺术问题。在这方面,中国当代小说有很多弯路和误区。
困境二,现实的分离
我认为单纯从主题或题材的意义上来反对“历史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是不合理的。就人类漫长的历史而言,“历史”和“现实”无疑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
困境3,风格的困境
我们常常把小说当作一种先验的、有成就的文体事实,却很少去追问它为什么是“小说”而不是别的什么。支撑我们先验观点的往往是所谓既定的约定俗成,但这个“约定俗成”是模糊不确定的。
第二,尴尬的问题
问题1。面对现实时无力把握现实的尴尬。
我们今天面对的社会,瞬息万变,复杂无序,就像被狗咬了一口的烂摊子。当我们把注意力转向这种混乱的背景时,我们的写作只会因为像狗咬一样的混乱背景而被触动而不会真正抓住。
问题2。面对历史的尴尬
写小说的时候,当我们真正在历史的长河中划桨,在历史的长河中解读人与生活的故事,我们会突然觉得历史在我们的脑海中几乎是空白的。
问题3。面对新的写作重复
在早期写作中,最重要的重复是故事和人物的重复。但是,当这些重复在努力中还没有被完全克服时,新的重复就会逐渐出现并脱颖而出。也就是承认生活方式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