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把呼兰河传叫什么?

萧红称《呼兰河》为“故乡的回忆录”。

《呼兰河传》写于1942年,那是抗日战争中最艰难的阶段,这让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思念家乡和童年,于是她以家乡和童年生活为背景写了这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独树一帜:虽然写人物,但没有主角;虽然也讲故事,但是没有主轴;这本书的七个章节虽然可以是独立的,但它们是一个整体。这位作家以其娴熟的记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和轻重相间的写作风格,创造了她“记忆式”的杰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首叙事诗,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是一串悲歌”。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用很多文字写了她的童年,尤其是家里的花园,她称之为祖父的花园,她的后花园。她为什么对花园如此着迷?这个花园给小时候的萧红留下了什么?让读者跟随作者的美好回忆,走进她爷爷的花园。所以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部故乡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