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对艺术理论有什么贡献?对后来的绘画发展有什么影响?
石涛(1630-1724)明末清初“清初四僧”之一。清代中国画家。僧侣。绘画和构图都很新颖。无论是黄山的云雾,江南的水墨画,悬崖峭壁,西部寒鸦的枯树,还是平坦、深远、高远的景色,都力求布局新颖,意境翻新。他尤其擅长用“截取法”,用特写镜头传达深刻的境界。石涛也讲气势。他的笔法奔放、淋漓、洒脱,不计较小瑕疵。他的作品有一种奔放的气势,以奔放的气势取胜。石涛的绘画构图新颖。无论是黄山的云雾,江南的水墨画,悬崖峭壁,西部寒鸦的枯树,还是平坦、深远、高远的景色,都力求布局新颖,意境翻新。他尤其擅长用“截取法”,用特写镜头传达深刻的境界。石涛也讲气势。他的笔法奔放、淋漓、洒脱,不计较小瑕疵。他的作品有一种奔放的气势,以奔放的气势取胜。它对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几部传世之作,如《寻稿奇峰》、《淮阳邱杰》、《汇泉夜淹》、《风景清》、《细雨松涛》、《梅竹》、《墨荷图》、《竹菊石》。他撰写了《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提出了“借古开今”、“我用我法”、“集奇峰尽稿”的绘画理论,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石涛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作品一直受到藏家的喜爱,赝品也经久不衰。但大多技艺低劣,属于“皮匠之刀”的笔法,很容易辨别真伪。而现代画家张大千曾经精研石涛,模仿他的笔法,几乎不能与现实相混淆。他的很多仿制品在世界上流传,极难辨别。张大千的笔法没有石涛的粗,线条更流畅,这就是区别。此外,与此同时,有些人的创作与“四大天王”的艺术追求完全不同。在艺术上,他们主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情感的表达,创造出大胆、开放、独特的画风,对当时振兴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是艺术水平很高的四位僧人和画家,即朱耷、石涛、弘忍和坤灿。都是明朝(1368~ 1644)的后裔,政治上对清朝统治者不合作,反对清朝的贵族作风。他们用传统的艺术形式来面对自然和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也注重笔墨趣味,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空间,抚慰自己饱受折磨的心灵。石涛的山水画风格独特,山水构图大胆新颖,笔墨运用多变。他是清初最有创造力的画家。朱耷以画花鸟著称,继承了陈淳和徐渭的传统,发展了泼墨写意的方法。作品往往以物抒情,以象征、寓意、夸张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表达厌恶世俗生活、亡国灭种的痛苦之心。他的艺术成就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和现代写意花鸟画都有很大影响。石涛师法黄、王蒙山水的风格发生了变化,以实景为对象,描绘山水,气势磅礴,无边无际。从传世作品来看,石涛不仅是绘画史上的创新画家,也是一位创作题材广泛的多产作家。石涛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可以独特和谐地统一成自己的风格。他绘画风格的变化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一生游历广西、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大自然的真山真水赋予了他深厚的绘画素养和功底,他在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和探索中融合了前人的技术力量。因此,他在绘画创作中强调“师法自然”,并将自己的绘画创作和美学体系构建为“笔墨写天地,陶勇亦为我”。石涛是个和尚。他由禅入画,所以他的画风似乎有着非凡的意境,在山水、人物、花卉、动物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当然,石涛绘画艺术的成功,最重要的关键是“寻遍奇峰,画成稿”。在学习传统技法期间,石涛一生的绘画,无论是杰作还是比例素描,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观之难忘。如果按照作品的时间顺序和特点来划分他的作品的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传统技法的学习时期,也就是石涛在武昌的时候,当时石涛早年,正好赶上模仿董其昌风格的时期。康熙初年,董其昌的画风和画论在中国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南北派”理论广为流传,带有明显的“抑北扬南”倾向。在笔墨方面,他大力提倡“士气”,说:“文人应以草书之法作画。从石涛早期的作品来看,他受到了董其昌理论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他早期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在笔墨中自然流露出来。他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以“自然为师”、“我用我法”。石涛的才华是在对二者关系的辩证认识中充分发挥出来的。丁酉(1657)生于顺治14年。16岁的石涛已经显示出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当年山水人物花书》是石涛能见到的最早的作品之一。这本书的一页显示:在山旁的茫茫江水中,一叶扁舟被海浪荡漾,一个身影坐在船上在读《离骚》。画面下方有题词:“落木寒秋高,舟中读离骚”;夜深了,还是去山上,孤鹤散漫,涛声阵阵。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石涛后期之所以在山水、人物、花卉、书法、诗歌等方面都取得了高超的造诣,与他早年全面学习传统技法、广泛涉猎书法、诗歌等艺术门类的扎实功底是分不开的。从笔墨特点来看,这一卷毛笔更显稚气和质朴,表现出了石涛后来少有的沉静的童心。从康熙三年(1664)石涛23岁写的山水人物图可以看出,在意境追求和笔墨技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技术表现上,变得紧凑、简洁,具有奔放的气质和葱郁的笔墨个性。线描法是中国线描实践的基本技法。据文集《迪达子传》记载:“画横卷时,为十六尊者像,梅园自称可与李匹敌。“此图为《十六罗汉真迹》,是石早年所作(1667)。从笔墨风格来看,拟临摹明代丁的作品,是石涛早期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画笔用清晰细腻的线条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蜿蜒的岩石。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石涛后期奔放流畅的笔墨技巧,这显然是他早年认真扎实练习传统线描技法的成果。石涛早年作品现存不多,可信的就更少了。这些作品体现了石涛后期画风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他早期对传统技法的刻苦学习和兼收并蓄当代画家优秀技法的基础上的。他在一幅画后记中说:“古人虽擅一家,却不知一切临摹。否则,就没有法度的来源。是不是像今天的读书人一样,尸骨无存?知道这是书画中的龙。"(《迪达子题刻诗文后记》卷一)"融古法于我法,不限于旧体,不拘一格,取其为己用,则习之。因此,他的个性特征在早期临摹作品中得到了自然流露,为日后艺术形式的转换和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融合创新的第二阶段是宣城时期;这是石涛艺术创作中的融合与创新阶段。在宣城十余年,交游甚广,结交了、唐、石、黄等诗画知己,游走于歙县、太平、黄山、宣城、芜湖之间。石涛和梅清有很深的关系。梅清是安徽宣城的一个贵族家庭,石涛18岁。石涛与何相识于南京盛丰寺,后应梅氏兄弟之邀,于康熙九年(1670)迁居宣城。他们经常聊诗聊画,最后成了忘年交。梅清一生都在画黄山的风景,他仍然最擅长表达黄山的空灵魅力。虽然石涛和他的性格气质可能不太相似,但他们的艺术修养是相似的,在画风上发展成了某种形式的和谐。从石涛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元明诗画》(康熙30岁所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张策图》(癸丑32岁所作),足以证明石涛与梅清在这一时期的风格关系非常密切。事实上,这些作品的精神是安徽“黄山画派”的主要特征。此外,石涛在安徽的人物画、竹石等作品也代表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上海博物馆有石涛33岁(1674)的《观音图舟》和康熙38岁(1679)的《朱轼》。《观音图轴》的笔法取自梅清。它用颤抖流畅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衣褶和岩石的肌理,用纤细的笔迹刻画出观音丰满慈祥的面容,表现出线条的直、粗、刚、柔的变化和对比。《朱轼梅蓝兔轴》构图紧凑,用笔扎实,枝叶茂密,错落有致;石涛的作品中,竹石画多,纯花少。这幅画的风格受明代沈周的画法影响很大。同年的《单山石桥画轴》,石笔虽取自梅清的笔法,但已清晰地透露出石涛奔放的笔墨个性,反映出他的艺术创作风格已处于渐变的重要阶段。纵观石涛在宣城的绘画,无论是对佛禅的理解,对传统笔墨技法的掌握,还是思想认识的活跃程度,都反映出石涛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局面。艺术升华的第三个时期是南京和扬州(康熙17年以后),石涛于康熙19年庚申(1680年)迁居南京。这时,石涛的绘画艺术逐渐成熟,他的生活和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在此期间,石涛在南京如鱼得水地结识了许多当地的诗人和画家,南京文人辈出,包括屈大均、孔、龚贤、戴本孝、查世标、程燧、等。并结识了卓子仁、郑虎山、博等官员和名人,对石涛艺术境界的升华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当时活跃在金陵的西施、龚贤、戴本孝、程燧等都是著名的画家,刺激了宣城的石涛。更重要的是,这些名人很多都是古画鉴赏家。他们保留了前代名人墨宝,这使石涛有机会观察前人的作品,更多地了解董源、倪瓒、沈周、董其昌的作品,并从中吸取丰富的绘画技巧。他生活的钟灵和太湖的自然风光也促使他认识到这些名人的笔墨成就。在此期间,他的山水画发生了变化。与梅清、戴本孝、程燧、小从云等新派接近的画风逐渐由浓转淡,自己的个性更加清晰,随之而来的笔墨也更加得心应手。临摹和学习阶段,他用娴熟的笔墨技巧和变幻莫测的创作手法,形成了一种洒脱的艺术风格。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石涛书画卷》、《秋颂卷》、《野城怀古图轴》、《山水图轴》等作品,是这一时期不同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写于康熙二十年——年(1681)的《秋声赋图》保留了的精致面貌,墨韵的润泽脱俗笔法,整幅画面除了特写的树石外,几乎都是用笔墨和色彩渲染的。五颜六色的树叶,晨雾中若隐若现的一个村庄,左上方大片的留白,犹如晨雾,宛如“虚实并存,无画之地,妙不可言”,仿佛让人置身于美丽静谧的秋景之中;右首配以婉约的非隶书,画面看起来更加别致美观。另一方面,《雁城图轴》是董源和巨然写的,简单而深刻。风景画轴是他40岁以前典型风格的变体。是最能代表石涛笔触清晰、风格奔放的山水作品。画中景物层次感强,树木茂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与黑白的平衡布局,通过空灵的水和蒸腾的云,避免了过度的拥挤。在笔墨技法上,山石披皮马,纵横交错,细腻坚实,笔杆苔密,使山势更为葱郁,树叶取自倪瓒,但只是疏密,墨色恰到好处。此时的石涛在绘画笔墨上得心应手,在理论上能够自成体系,从而形成了一段无拘无束的艺术风格。他的鲜明特征更加清晰,上海博物馆藏有多幅石涛绘画的佳作,如康熙二十五年(1686)在南京所作的《芭蕉菊竹石图》。当时石涛45岁,这幅画浓墨淡墨交替运用,对比强烈,墨的变化和线条的运用也十分熟练。从画风上看,具有徐的特色。另一幅《细雨车轴》作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石涛46岁,是不可多得的工笔巨作。画笔与方圆结合,高山用方笔的破角塑造,近旁的山坡用圆笔转动。笔法舒缓自然,既保留了徽派画派的气息,又融为一体。康熙二十九年(1690),49岁的石涛在燕京。此时的他精力充沛,心情放松,因此创作了许多大型作品。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醉歌图轴》是他北上时的作品。它笔法严谨,画风细腻,描绘了江南山川的美景。绘画艺术如火如荼。石涛565,438+0岁从北京回到扬州,一直住在扬州,直到生命的尽头。这一时期,石涛的绘画艺术如日中天。艺术上的成熟和旺盛的创作精力,使石涛的绘画艺术达到了顶峰。他的代表作品,如52岁的《余杭山图》(贵由康熙三十二年)、58岁的《卓然陆图周》(吉茂康熙三十八年)、59岁的《西南八景图集》(陈赓康熙三十九年)等,都很优秀。《余杭看山》是石涛由北返南后所作。他用淡淡的笔墨节奏和流畅的笔势,描绘了一年来作者俯瞰浙江余杭城外迪达山的情景。江南郁郁葱葱的群山令人神往。《卓然庐图舟》以湿笔淡墨为主,浓墨勾绘,石质雕刻。它取直形填凹凸形,笔势沉稳从容。布局采用董其昌的四面格局,景色并不奇特,却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安逸。《西南八景》是石涛于康熙三十九年61岁时所作,是作者晚年的小景之作。作品根据朱云明的《Xi南八景》诗,生动地描绘了皖南歙县Xi南山村的美景。石涛曾经在皖南生活过,熟悉当地山野的美丽风光,他把自己熟悉的山川、溪流、田野和月光生动地展示在盈尺宣纸上。石涛死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他最后的岁月里,他能够用苍劲流畅的笔触画出他最后的一些作品。写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的《朱梅图》(上海博物馆藏)就是其中之一。这幅画画在有棱纹的纸上。由于半熟的纸张特性,画面达到了笔墨润泽而不散漫的效果。也是一幅文人画作品,用笔清晰流畅,构图巧妙,把梅干、树枝、花瓣、雄蕊和几根竹枝在各个部位画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