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是什么?
开放分类:电影,文学,人物,洛丽塔,班
目录?小说《洛丽塔》
基本信息
作品介绍
作者简介
相关链接
洛丽塔在街上很受欢迎。
电影《洛丽塔》( 1997)
一出戏的情节
幕后/花絮
萝莉和洛丽塔
服装风格洛丽塔
《洛丽塔》三个民族
洛丽塔时尚
洛丽塔的歌
电影版本的详细介绍
幕后/花絮
萝莉和洛丽塔
服装风格洛丽塔
《洛丽塔》三个民族
洛丽塔时尚
洛丽塔的歌
电影版本的详细介绍
卢利悌
小说《洛丽塔》
[编辑此段落]
基本信息
[编辑此段落]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页码:335页码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60020232
装订:平装本
格式:16格式
丛书名: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精选
作品介绍
[编辑此段落]
《洛丽塔》是作者最受欢迎的作品,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故事。这部小说原本不允许在美国出版,由欧洲巴黎的奥林匹亚出版社于1955首次出版。美国版最终在1958出版,作品飙升至《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洛丽塔》已经被改编成电影。
《洛丽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是,纳博科夫作为一个移民作家,比大多数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更真实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然而,这种“现实主义意识”在美国土著作家身上更真实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景观。但这种“现实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不可或缺的自然背景,并没有赋予亨伯特的欲望世界任何社会学意义上的现实感。纳博科夫一直是一个痴迷于操纵幻觉的魔术师。
和纳博科夫作品中的许多人物一样,亨伯特是一个伪装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艺术家。他天生敏感且富有想象力,但近乎偏执。他曾在小说中引用一位诗人的话:“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我们必须赋予灵魂美感。”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是艺术的又是诗意的,并且充满了对堕落的愧疚。作为他欲望的对象,洛丽塔只是亨伯特意识的产物,是他异想天开地试图从外部现实和时间中攫取的幻想。
作者简介
[编辑此段落]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于1899年出生在圣彼得堡。65438年至0940年移居美国,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他的代表作《洛丽塔》和《暮光之火》是现代经典之作,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他曾在韦斯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文学。他从1961开始就住在瑞士,1977年死在那里。
相关链接
[编辑此段落]
禁书:1954,《洛丽塔》手稿完成后,是“几个阅读能力差的老人的可恶小说”,因此被四家神经兮兮的美国出版社拒绝。这本书在美国家喻户晓,被当做“黄皮书”来读。从1955到1982,这本书在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被禁。
1955年9月,历经挫折,《洛丽塔》终于被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认可并出版。《宽容的法国》出版后,多次被批评为不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说,也正是因为这种认识,这部小说第一眼就注定要产生(即使在90年代,也是如此。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网上键入关键词“洛丽塔”,所有搜索到的网页中至少有50%涉及性和色情。
争议:至于小说,争议的焦点自然是艺术的社会责任,《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说:“洛丽塔无疑是图书界的一条新闻……”关于《洛丽塔》最关键也是最令人困惑的争议是,纳博科夫对道德问题不感兴趣。很多人的阅读动机可能真的是想看看《洛丽塔》有多不道德,好奇的读者总会把它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尤利西斯》联系在一起,因为色情描写而引起世界性的争议。一位评论者有意识地发现了这种暧昧所掩埋的真实含义,称《洛丽塔》是“老化的欧洲诱惑年轻的美国”的象征,但另一位评论者发现《洛丽塔》是“年轻的美国诱惑老欧洲”的寓言。
面对不同的论调,纳博科夫自己的回答非常明确:“在现代,‘色情’一词意味着二流的质量、商业化和一些严格的叙事规则,这也是事实。所以,在色情小说中,必须有一个人格描写的场景。此外,书中的描写场景必须遵循一条逐渐进入高潮的路线,必须有新的变化、新的组合和新的性内容,而且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萨德曾称那里的园丁)。所以,在书的结尾,一定要有比前几章更多的性内容。”纳博科夫还说:“洛丽塔根本不是色情小说。”
中国翻译介绍纳博科夫作品第一人;
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洛丽塔》,但也许正因为如此,纳博科夫至今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很大的影响力,这是一个遗憾。第一个介绍纳博科夫的译者梅绍武更是如此——“我是第一个把纳博科夫介绍到中国的人。80年代初,上海译文出版社想出版一套介绍美国文学的书。当我找到他时,我选择了纳博科夫,因为他是当时西方非常重要的作家,被称为‘小说之王’。
他们本来让我翻译《洛丽塔》,我拒绝了。这部小说是关于一个老人爱上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我不太喜欢,也觉得这不符合我们中国的道德。但是后来看到一个评论说它讽刺了美国社会,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要把它当成色情小说。现在在美国也是好评如潮。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作品。
1985,一个美国作家来我家聊天。他听说我翻译了普宁,就建议我翻译《暗淡的火》,说这是纳博科夫最好的作品。看了这本书,觉得太难翻译了,李文俊建议我选一个翻译。我花了半年时间翻译了几章,发表在《世界文学》上。1999,我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全部翻译完。
纳博科夫可以使用不常见的经典词汇,要翻译他的书,他必须准备一本韦氏国际词典。他写的东西晦涩难懂,第一遍让你摸不着头脑,第二遍有点道理,第三遍就来个头破血流。所以,翻译自有乐趣。和纳博科夫一样,他总是打哑谜,有时候我想不通,豁然开朗会很开心。
纳博科夫的作品在世界上非常有名,但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他,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米兰·昆德拉那样广为人知。"
中国的洛丽塔爱情书——道术魔法
导读:为了挽救一个17岁被闪电劈死的女孩的生命,一个33岁的中年男子用八卦和九宫试图阻止悲剧的发生。由于熟悉道术,他不断探索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神秘力量,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一段洛丽塔式的爱情,再加上悲伤曲折的故事,周德东用想象放纵了汪洋的文字,用爱情和恐怖两条主线,串起了一张密密麻麻的悬疑网。
洛丽塔的经历
由于读者的双重兴趣,《洛丽塔》在当时很受欢迎。内容的奇特,文笔的精致,使其成为一部受到脱俗大众欣赏的书。
《洛丽塔》的成功立即将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提升为国际知名人物。纳博科夫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洛丽塔出名,不是我。”这是他的谦虚。纳博科夫的名字不仅响彻国际文坛,也成为出版界的畅销商标。他出生于1899年,直到1958年他60岁时才在西方享有盛名。他的成功可以作为对那些那些年还在奋斗种地的默默无闻的作家们的一种鼓励。
《洛丽塔》第一版才5000。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读完之后,在伦敦《泰晤士报》上写了一篇评论,称之为1955年三部最佳小说之一。这次活动,《洛丽塔》将成为国际畅销书。
格林和威尔避开出版社编辑的观点不同,前者看到的是文学和文字,后者只看到表面的淫秽文字。洛丽塔在文坛的最后胜利,可以说是格林的全部功劳。在格林的好评之后,美国小型文学杂志《AncIIor Review》也进行了关注,节选刊登了这份杂志当时的年轻编辑是杰森,他目前正在管理《纽约书评》的双周刊编辑工作。爱泼斯坦。很快美国和英国的出版社也改变初衷,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出版了《洛丽塔》。
当《洛丽塔》第一版由巴黎奥林匹亚书店出版时,英国政府当局要求法国政府予以禁止。
英美问世后,英国内阁也开会辩论,但没有禁止销售。新西兰后来被禁。
《洛丽塔》于1958年7月21日由美国普特南书店出版,随即成为畅销书。1959年1月,《洛丽塔》攀升至《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最后被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挤下了宝座。当时大部分书评都集中在所谓的“洛丽塔事件”之争,而不是这本书的文学价值。
洛丽塔在街上很受欢迎。
[编辑此段落]
文|春天
不知道是什么诡异的邪功影响了我,洛丽塔的风格瞬间风靡街头。蕾丝褶皱,芭比娃娃的粉妆,但是粉、粉、绿、粉、蓝都堆在你的身上,所以你一定要让它看起来复古,一定要有很多配饰,一定要看起来像从城堡里爬出来的鬼娃娃公主。
到目前为止,只有HELLO KITTY穿了一件经典的粉色,也创造了一批老中青向它致敬和模仿。台湾省尤其容易出现这样可爱的教主,从杨丞琳到肖强。一个眼里含着泪,一脸无辜的粉脸,向所有人道歉,没有学好历史。你必须原谅我。一个是40岁了,还整天穿着芭蕾舞裙,执着于台湾省第一美女的名号,说:魔镜魔镜,你告诉我,粉丝要什么?在《美国丽人》中,可爱是一种原罪,少女的体香激起男人最原始的欲望。男人也吃这一套,比如玉女头,国色天香。30岁以后开始给优惠,40岁以后开始压箱。女艺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你这么讨厌,人家不告诉你你多大了,要么就坦然面对时间,让岁月流逝。只是这个娱乐圈的女人要多少年才能得一个张可颐,一个赫本?大部分人还在满大街追着洛丽塔,希望这件精致无辜的衣服能一起收拾那颗苍茫的心。我特别害怕看到一个打扮成卡哇伊的老女人,就像我特别害怕逛街看到欧巴桑冲进一个女士家一样。时间不多了,感情也没了。不得不打扮成老天使是多么可怕。
都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最让人难过。第一,英雄死了;第二,美在消逝。仔细想想这个说法。是男人编的另一种模式。只是给自己做爱的借口,给黄脸婆的一张纸。在时间面前,大家要心服口服。他们老了,可以摇滚,可以端庄。他们也可以躺在自家阳台上尖叫着说,看,洛丽塔在街上很受欢迎!
电影《洛丽塔》( 1997)
[编辑此段落]
一出戏的情节
[编辑此段落]
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的暧昧关系。亨伯特已过中年,他在大学里靠教法语为生。自从年轻时初恋女孩去世后,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温柔而猥琐的噩梦。那些十几岁的女孩对他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力。他隐藏了这种隐秘的欲望,只呼唤那些肤浅而疯狂的灵魂颤抖的精灵。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了夏洛特(洛丽塔的母亲)的房客。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的女儿洛丽塔,她才14岁。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伯特,一心要给洛丽塔找靠山。为了继续和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伯特违心地和夏洛特结婚了。但夏洛蒂最终发现了亨伯特对女儿的迷恋。愤怒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场在美国高速公路上四处逃窜的乱伦之恋...直到洛丽塔厌倦了,最后离开了他。失去了生命精神的亨伯特在绝望和悲伤中杀死了绑架洛丽塔的人——克拉尔·昆宁。
幕后/花絮
[编辑此段落]
1962年,电影极客库布里克和他的制片人詹姆斯·b·哈里斯花了1.5万美元买下了《洛丽塔》的版权,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款。在电影剧本的初稿中,编剧Caird Williamsham为了达到电影审查委员会的标准,将故事的结局改成了亨伯特和洛丽塔最终结婚。但是没有人喜欢这个结局,所以库布里克决定在不违反审查委员会标准的情况下,尽可能忠于原著。对审查委员会的一个重要妥协是电影中的洛丽塔比小说中的12要老。最后,这部小说被库布里克改编成电影《一棵梨树打一棵海棠》。
1962年,电影大师库布里克将小说搬上银幕。今天这个版本太保守了,但在60年代初,如此大胆的画面题材还是令人震惊的,非Kudos等先行者不敢吃这个“螃蟹”。
显然,库布里克把这个故事当成了“漫画”,所以它的主题在文化层面上更接近于嘲讽和隐喻,而不是在个体层面上的同情和描写——他想向人们展示人物的荒诞和荒谬。比如这部电影的配乐几乎全是泡泡糖舞曲,还有轻佻的“恰恰恰”......整部电影充满了黑色幽默,其不合时宜的“滑稽”甚至让人怀疑Kudos到底是为了什么。比如有一个场景是亨伯特和一个黑人服务员拼尽全力打开一张折叠帆布床。其滑稽的肢体语言以及与环境和道具的互动让人想起卓别林的桥段。罗已经上床了,这张打不开的床,完成了亨伯特的心愿(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和罗睡在一起了)。但不幸的是,这张床被爱管闲事的黑人侍者制服了——亨伯特的性尝试被挫败,枯萎了。淘气的黑人侍者取笑可怜的亨伯特,而不是库布里克。
从故事来看,这个版本有很多不足之处。最大的遗憾是,影片没有解释为什么亨伯特如此迷恋洛丽塔,库伊特完全忽略了原著中安娜贝尔这个人物。据说一段150分钟的随机片段就足以奠定亨伯特年轻时打下的心理基础,但导演似乎是假设观众熟悉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他砍掉了必要的“前因”,让亨伯特从一开始就几乎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但事实上,小说中的亨伯特也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我最终没能保留一个完整的我的安娜贝尔阶段的结局,或许是因为当初那次不成功的约会”——成年后的亨伯特总是流连于童年般天真无邪的美好感觉,所以当他第一次看到洛丽塔穿着比基尼戴着墨镜在草地上沐浴阳光看书后,他就完全被她俘虏了。
其次,演员问题。
选择扮演亨伯特教授经历了许多波折。詹姆斯·梅森是导演库布里克和制片人詹姆斯·B·哈里斯的首选。但是因为这位先生要在百老汇演出,库克不得不考虑劳伦斯·奥利弗。但后者在经纪人的劝说下拒绝了这个角色,于是Ku转向彼得·乌斯蒂诺夫,被拒绝了。制片人再次推荐大卫·尼文,但他同意了。但考虑到他的电视赞助商“四星剧场”会反对这个决定,这厮还是临阵退缩了。最后,詹姆斯·梅森终于下定决心退出百老汇秀,参与《洛丽塔》的拍摄。可惜这个在西北偏北演的“反派”总是一脸不爽,我也从来没见过他演绎的亨伯特。电影的开头就是故事的结尾:亨伯特枪杀了奎尔蒂。据说出版商想让亨伯特在观众发现他是恋童癖之前变成一个冷血杀手,这样就不会有人同情他的遭遇(!)。
彼得·塞勒斯扮演迷人而危险的电视作家奎尔蒂。你可能会奇怪我为什么第二次提到他,这也正是我想问库布里克的。因为在影片中,角色即使不篡夺主持人的角色,至少也和亨伯特平起平坐——以至于新晋导演阿德里安·林恩笑称影片应该改名为《奎尔蒂》。他的戏份太多了,一个是电视编剧,一个是便衣警察,一个是德国精神病医生,一个是绑架洛丽塔的花花公子。他像变色龙一样不知疲倦地与亨伯特合作,口吃的速度像说唱歌手。也许Ku的意思是,他和亨伯特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个绅士,一个恶棍,一个明枪暗箭,一个英国高级知识分子,一个美国低级叛徒。不过塞勒斯在演技上确实很出众,这一点在后来的《奇异爱情博士》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至于洛丽塔,这个天使和恶魔混合的尤物,她在书中只有12岁(!),而她的演员苏·莱昂斯是14(电影1961首映时是15,没有出席;直到1962年英国首演,他才被允许入场。以今天的审美来看,他不具备一个“小妖精”的素质。虽然没什么毛病,但总是缺少那种“致命”的吸引力。人们认为,由于电影分级制度没有实施,库伊特必须谨慎处理性爱镜头,以避免被禁的命运。其实影片中没有“成人”镜头,这无疑让洛丽塔有了一技之长,没了用武之地。假设库布里克是1999拍的这部片子,那一定真的是大开眼界。
雪莉·温特斯饰演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海斯,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粗俗、多情、敏感、神经质。
总之,库伊特没有对人物倾注(我认为)应有的同情或理解,缺乏悲剧感。虽然是大家写的,但我还是忽略了片中的很多手法。而且,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像《西区》中的柯克一样有着明显的悬疑味道,比如亨伯特计划谋杀海耶斯时的心理活动,奎尔蒂化身后的匿名电话和跟踪——尤其是他在酒店里背对亨伯特时两人的对话。以及高速公路上的追车场面,都是西科克的精髓,让整部电影相当“娱乐化”——但你知道库布里克的电影里有“娱乐化”是什么意思。
1997年,拍电视广告的美国导演阿德里安·莱恩重拍《洛丽塔》,在欧洲上映。与30年前相比,这个版本无疑更加“狂野”,更加忠实于原著。特别是对男女主人公性关系的描写,可以用“赤裸裸”来形容。毕竟他是《9周》的导演,影片整体氛围相当“软核”色情。
中国粉丝应该很熟悉阿德里安·林恩的风格,比如《9周》、《致命诱惑》、《不道德交易》等等,很早就在D城出现了。表现为情欲强烈,思想深度不足,一直纠结于《热恋中的男女关系,一个中上资产阶级。当他放出要翻拍《洛丽塔》的谣言时,很多评论立刻回应“太烂了”,但林恩不为所动,只是在拍摄结束后重新剪辑,以符合美国严格的反儿童色情法(此法将《铁皮鼓》告上法庭)。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影院的一片红灯。虽然导演的片名很亮眼,影片的演员阵容强大,海外票房也很成功,但没有一家美国发行商愿意碰这个烫手山芋,因为美国社会的乱伦题材可谓过街老鼠,所以影片最终只在有线电视网“Showtime”上率先上映。好在塞缪尔·戈德温公司出高价买下了这部电影的院线放映权,并于1998年9月25日开始了小规模的部分放映。经过近两年的漫长等待,美国观众终于可以看到它的真面目了。
从技术上讲,这两部电影已经今非昔比了。新版的《霍华德阿泽顿》棒极了,有精致的灯光和服装。配乐还邀请了驰骋多年的大师级人物埃尼奥·莫里康,相互呼应,将阴郁、绝望、阴郁的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影片预算高达5600万美元,可见林恩重塑经典的野心。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杰瑞米·艾恩斯饰演的亨伯特教授,他那毁灭性的反英雄形象绝对比詹姆斯·梅森好。另外,小说的磁带版是艾恩斯自己看的,可惜国内粉丝没听出他杀人的声音。
洛丽塔由多米尼克·斯万扮演,她是一个15岁的女孩,从25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当时她还是一名中学生,没有之前的表演经验。它沐浴在阳光和洒水车溅起的水滴中。在草坪上看书的样子,可谓情色经典。未来她还将在吴宇森的《两个英雄》中饰演约翰·屈伏塔的女儿——另一个洛丽塔形象。
梅兰尼·格里菲斯和弗兰克·兰格拉分别扮演海斯和奎尔蒂。
总而言之,两位导演对待同一题材的态度截然相反。前者是讽刺的黑色幽默,后者是感同身受的黑哥特。必须承认,后者比前者更刺激,有着不可阻挡的情绪激荡的势头。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影响(新版本已经在vcd上发布很久了)。我觉得1997版比较原创,人物饱满,各方面都很精致。虽然诽谤版的库布里克有卖国贼的嫌疑,但我还是坚持认为新版本更好。
注:塞缪尔·戈德温(1882-1974),美国波兰电影制片人,1917年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1925年与路易·比·迈耶公司合并,成立米高梅公司(。
1997年,洛丽塔的故事第二次被拍成电影。洛丽塔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明亮,更加迷人,但意境也变得浅薄,爱情空虚,只剩下情欲。
2005年,《洛丽塔》再次出现在荧屏上。美国导演贾在戛纳电影节安排了一位21岁的女明星AlexisDziena出演电影《爱,没有搜索》中的洛丽塔。
萝莉和洛丽塔
[编辑此段落]
《洛丽塔》在日本的演变:
洛丽塔从一开始就是洛丽塔的简称,指的是可爱迷人的年轻女孩(多为7 ~ 14岁)。它起源于小说《洛丽塔》,延伸到后来的文化。洛丽塔=形容词,代表一个洛丽塔般可爱的少女,萝莉=少女,常用于电影和日本GALGAME文化。
最近因为日本和英美电影文化的影响,洛丽塔流行起来,演变成一种服务风格。尤其是在日本,洛丽塔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品牌,被越来越多的女生所推崇,从而逐渐取代洛丽塔作为一个形容词,代表着洛丽塔般可爱的年轻女孩的地位。
服装风格洛丽塔
[编辑此段落]
我们第一次听说洛丽塔是一本小说的名字,是一个12岁的女孩的名字。如果仅仅从对小说的理解,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早熟的性感女孩,以及她与恋童癖者的联系。而且,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会发现,西方人所说的“洛丽塔”女孩,就是那些穿着超短裙,化着成熟妆容,却留着少女刘海的女孩。简单来说就是“女生强迫自己穿女生衣服”的情况。但当“洛丽塔”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将其视为天真可爱少女的代名词,统一将14以下的少女称为“洛丽塔一代”,态度变成了“少女少穿女装”,即成熟女性对少女的向往。而几乎所有的东方“洛丽塔”都把自己打扮成电影《下一任妻子的故事》中的宫廷娃娃时装。港版洛丽塔由此而来,习惯向香港学习的广东版洛丽塔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广东洛丽塔玩家的年龄集中在13-25岁,大部分在20岁以下,有十七八岁的。他们没有为装嫩打拼的必要,更多的时候是追求一种全新的着装态度,寻求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洛丽塔》三个民族
[编辑此段落]
1.甜蜜的爱情洛丽塔——以粉色、粉蓝、白色等粉色系列为主要材质,在面料上大量使用蕾丝,营造出洋娃娃般的可爱与浪漫。是广州最流行的款式,走在街上也不会太招摇。
二、ElegantGothic洛丽塔——主色调为黑白,特点是表达神秘恐怖和死亡的感觉。通常用十字银器和其他强烈的深色妆容装饰,如黑色指甲、眼影和唇色,强调神秘感。
三、经典洛丽塔——与第一款基本相似,但以简单的颜色为主,重在剪裁以表达优雅的思想,颜色也不挑剔,比如棕色和白色。蕾丝会相应减少,荷叶褶是最大的特点,整体风格比较素净,适合初学者。
洛丽塔不是Cosplay:前者代表生活态度,后者更强调角色模仿。
可爱的“洛丽塔”们年纪很小,但警惕性很高。面对陌生人时,他们更多考虑的是保护自己。当我要求采访时,他们都睁大眼睛惊恐地看着我。他们慎重考虑后,怯生生地问能不能拿出记者证。当记者的卡和名片一起发出后,他们立刻拿出手机拍照。确认后,“公主们”又甜甜一笑,让我继续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