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火烧云》是一篇描写风景的文章,描写了饭后火烧云自上而下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感叹火烧云之美的变化。
扩展数据
《火烧云》选自《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
本作品发表于香港星岛日报9月1940,2月1940,2月12,萧红在香港完成《呼兰河传》手稿创作,整个手稿连载于65438年2月27日。
这部作品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串联孤独的童话,生动地反映了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中国几千年封建陋习在社会上形成的毒瘤,以及这种毒瘤溃烂泛滥所带来的瘟疫般的灾难。
《呼兰河传》不像小说,它吸收了诗歌、戏剧、散文的一些优点,甚至还有电影化的特点,可谓是多种文体艺术的融合。
《呼兰河传》通过戏剧艺术的讽刺批判、散文艺术的追忆、诗歌艺术的吟诵、电影艺术的影像书写等这些陌生的叙事,让读者对呼兰河小镇冷漠而常见的民族惰性感到惊讶和好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