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有什么不同?

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让读者爱不释手。即使读了几十遍,我还是不会觉得无聊。这两个武林高手直接写了这类题材的小说。至于年轻一代,似乎都是追求者的角色。那么金谷和金谷的作品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人彻夜阅读?

首先,金庸作品。说实话,金老的作品一开始就有很多伏笔。如果他遇到脾气暴躁的人,恐怕早就弃书了。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小说中的人物也一一登场,光彩夺目。《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都是慢节奏作品。尤其是《永恒》,乍一看一直以为张翠山是主角,没想到主角会是他的儿子张无忌。

古龙的小说不一样。节奏的发展和人物的出场都要快一点。按理说,喜欢古龙的读者不一定喜欢金庸,反之亦然。但是这两个人的小说真的很精彩。很多读者既看金庸,也看古龙,他们从来不褒金抑古,也不读金论古。无论人物是怎样出现的,读者都会喜欢。百花齐放,始于巅峰,皆来者不拒。

金庸小说的主角,在成为一代英雄之前,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成长,都是历经磨难的。老实巴交的郭靖;优柔寡断的张无忌;看起来像侠客但不是侠客的狄云。即使是英勇的乔峰,在被冤枉之后,也开始了不同的生活。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难免会有代入感,会跟着主角的脚步去探索故事。书中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读者的心。

例如,起初,狄云是农村的一个傻孩子。他让人戴上琵琶后,读者们都很讨厌。好在他后来学了《神光经》和《血刀经》,武功提高了不少,和水笙的结局总是令人满意。这是金庸小说的特点。主角受委屈后,无论过程多么痛苦,最后都会爆发。当然,也有许多悲剧人物,如乔峰、岳灵珊、程灵素、丁典、凌和杨康。有主角,也有配角。虽然他们的悲伤各不相同,却影响着读者。

小龙女失贞,让读者感到不安;小昭离开波斯同样令人心碎。但小说总有跌宕起伏,波澜起伏。不得不说,金庸先生写这些情节的时候,真的是炉火纯青。时隔多年,小龙女消失的宫沙让人觉得难以言说。

古龙描写人物的时候也是这样。李寻欢的飞刀案是真的,但他失去了爱情。傅红雪苍白的手和漆黑的刀,快如闪电,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戏弄。古龙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冷冷清清的,有一种病态的美。失明、跛足的李寻欢傅红雪人,嗜酒如命,经常咳嗽...

古龙武侠小说描写时惜字如金。长短句的运用真是妙不可言。那种冷,让人有身在江湖的感觉。或者说古龙的江湖是纯粹的江湖。一旦踏入江湖,就很难离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古龙的武功。读古龙的作品,你还是很难猜到结局或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是因为反转太多,你以为抓住了真相,却不知道当你想到的时候,真相已经从你身边溜走。

有人说古龙的小说是侦探小说,金庸的小说是成人童话。这个说法没有错,但是不太准确。古龙小说里写的人性,无论什么时候读都会有新的感受。林仙儿这样的人物,一次也不会忘记。她是一个复杂的女人。在她的世界里,正义与邪恶似乎没那么重要。她的心脏已经病入膏肓。郭松阳这样的高手都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上官金红,荆无鸣,龙小云,她也都拿了。

金庸笔下的马夫人,古龙笔下的林仙儿,都是这种能拼尽全力的人。但是金庸和古龙在描写的时候都写出了自己的特点。有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古龙写武侠小说,就模仿金庸。写了十年,写《仙剑奇侠传》和《双骄》的时候,还在模仿金庸。但这不代表古龙没有自己的风格。他的武侠小说已经很独特了。

没有这段经历,古龙的作品不可能有如此高的造诣。幸运的是,他突破了门廊,找到了自己的路。这样的古龙水怎么会不被人喜欢呢?古龙小说的意境总是诗意的。他独特的文笔和“散文式”也是读者喜欢的重要原因。曾经有人说古龙的小说里有很多废话,其实不然。他的江湖气息真的是独一无二,别无分号。平时爱看古龙作品的读者,特别喜欢这种文笔和边塞的感觉。

在武侠描写上,金庸和古龙风格迥异。金庸对武侠的描写是古典,古龙是意境。对于自己喜欢哪一个,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答案。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侠义英雄郭靖和乔峰;看完会有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他们的侠客是那么的纯粹,为他人牺牲自己,舍己为人,令人感动。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像一个老人在讲故事。我们坐在长椅上,听精彩的江湖故事。在这个江湖里,有英雄,有反派,有店主,有默默行走的路人。

另一方面,看古龙的小说,就像浪子捧着一杯酒,诉说着江湖中的勾心斗角和兄弟情。究其原因,是古龙小说所反映的人性发人深省。这两位武林高手的作品风格鲜明。金庸的大气磅礴,古龙的豪放不羁。谈金庸武侠小说,难免避开古龙,谈金庸作品,古龙小说也一样,也能引起人们的讨论。

他们的作品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无论是古龙还是金庸,他们留给人们的武侠作品都不能用表面的东西来衡量。在一些读者心中,古龙和金庸的分量是一样的。毕竟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武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