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散文《千年叹息》札记

余散文《千年叹息》札记

读完余的散文,我们的读书笔记也就写完了。我们学生看完一般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以下是我读余的散文《千年叹息》的札记。欢迎阅读。

余散文《千年叹息》札记

每次重温历史,都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朝代,多少轮回,千年一遇,却有叹息传来,轻轻的,慢慢的,从遥远的爱琴海,从法老的金字塔,从风化的古遗址,从恒河畔。

当曾经的辉煌变得孤独,当神庙破碎,人们开始遗忘,叹息变得无奈,文明衰落,历史开始褪色。

打开余的《一声千年叹息》,然后义无反顾地跟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跟随他们的足迹。我沉浸在眼前的苍凉荒凉中。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经繁荣但现在已经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老文明。

“千年之旅”的目的其实是环游世界的古文明,领略人类所有文明的精华,寻找古文明的路基,但我觉得更像是一场冒险。途中,他们遇到了许多随时威胁生命的惊险事。杂草模糊,壕沟密布,土匪出没。他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于写道:“我愿意在没有保护机制的危险情况下面对一切,就像脱下手套去摸老人的伤疤。”

于是冒险开始了,到了希腊,看到的都是狭隘,孝顺,老朽,人民的懒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成休闲,休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休闲的缓冲。今天的希腊对世界漠不关心,无所事事,但埃及不同。它过去的辉煌几经断绝,古文字、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乎湮灭。只有从饱经风霜的古代遗迹和金字塔中,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古老文明的模样。古巴比伦遗址的修复更是让人无语。他们铲平了古城的废墟,重建了古城,却也湮灭了那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

文明的衰落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伊拉克有太多失学儿童甚至不识字,但他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非常年幼的孩子,本应天真快乐,却被强行与政治扯上了关系。他们在学校里教的只是“抗美抗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留下了很多孩子的父亲,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孩子们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邃的大眼睛,说明这个年纪应该不算重。

河流是古代文明的基石,但在印度的恒河岸边,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无数人都沉浸在恒河中,以为可以治好自己的病,还有人被河水长期卡住而死,因为这样就可以把骨灰撒入恒河。在横河两岸,我们能看到的是,人的污秽、丑陋、死亡,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别人和自然。污浊的烟尘都融化在晨露中。在恒河的对岸,淡淡的红日呈现出初升的太阳,没有耀眼的光芒,只是静静地升起。我心想,它对人类有多大的耐心?

余散文《千年叹息》札记

如果我说我高一喜欢看玄幻小说,以后再也不看了,看完就忘了。然后在高二的时候看了余的《千年一叹》,不断地去体会字里行间的东西,让我想去抄点什么,写点什么,想点什么。最可笑的是,期中考试后,我们语文老师让我们看一本书,写读书笔记。一拖再拖,就是没有动笔的冲动。而是看了《一声千年叹息》也没人让我写,但是我写了很多。

《一声千年叹息》是一篇日记,记录了余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年之旅”越野车队徒步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去寻找远古人类文明的路基,却发现路那么多,草模糊,壕沟密集,土匪横行。吉普车的车轮在接近地面的地方滚了一公里又一公里,他们根本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他们所知道的只是一系列真实的恐怖故事:在这里,宗教极端分子在几分钟内枪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在那里,近两个月来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此外,30多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他们从香港飞到希腊,然后是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

总结:

似乎没有必要回避一个事实:我们这次看到的几大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无一例外都衰落了。

相比之下,希腊的情况要好一些。虽然其国力在西方世界处于衰落状态,不再是国际文化中心,但希腊文明并没有衰落,不仅在世界各地传播和推广,而且作为这一文明的直系后裔被理解和传承。它的衰落只是表现在它没有保持原有的繁荣,但又有哪个文明能保持几千年的繁荣呢?希腊的悲剧在于,别人可以靠它辉煌的岁月复活,它却从来没有复活过。至于当初希腊衰落的直接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雅典人和斯巴达人旷日持久的政治内耗,一个是需要对抗外敌,继续远征,造成致命的应变,但这和希腊文明的固有性格关系不大。这种背景使得今天的希腊人在寒冷中无所事事,只求历史荣誉和遗迹,比如奥林匹克和帕台农神庙,但适可而止,表现出一种旧的健康。

埃及文明则不同。他从一开始就缺乏明澈的理性,沉迷于自负的神秘感。当它以其巨大雄伟的姿态切断了被外界充分了解的可能性时,其实也就切断了自己的继续生命。底比斯(今卢克索)奇迹的创建者只希望他们活在世上或者以木乃伊的形式复活,并没有对他们的继承人的延续做出实际的安排。这些占据文明统治地位的法老,喜欢打仗。早在公元前15世纪,他们就统治了西亚,这对他们神秘的文明结构是不利的。当地中海贸易中心从南向北移动,它将不再美丽;然而,它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甚至阿拉伯人反复讨伐的对象。过去的辉煌让每一个占领者都试图切断它的历史。结果几次之后,没有人能读懂古文字,没有人能看懂古代文献,本体文明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卢克索尼罗河西岸的一些据称是纯种的“法国老人”的后代在不停地修补祖坟,供外人参观。

4000多年前完全成熟的两河文明以商业为中心,从商业文明中延伸出以《汉谟拉比法典》为标志的法律精神。但这种文明整体上趋于实用,缺乏深厚的人文基础,精神单薄,道德失控,享受至上。文明更多的表现在财产的分配和竞争上。所以直接诱发大量战争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对商业文明的破坏是没有空间的,互相报复更加残酷。长期以来,巴比伦、亚述等地毫无文化良知,满眼都是惨无人道的行径,实在是对汉谟拉比的极大嘲讽。两河文明也把商业推动的数学和天文学的成果一波三折地留给了世界,但在本土,正如很多历史学家在评价亚述的好战性时指出的那样,战争首先摧毁了所有的高级文化,然后剥夺了一个民族最勇敢最健康的生命,留下了一大堆没有文化的孱弱躯体来承受各种荒谬。

希伯来文明是高贵的,充满了悲伤、坚韧和空间的匮乏。从一开始就处于动荡的流浪中,所以把宗教当成了自己的领地。但这种缺乏实际疆域的文明,终究难以建立自己的大格局。它可以穿透得又远又广,却始终处于自卫和生存的紧张中。但也正是因为没有实际的疆域,才不像其他文明那样容易崩溃,而总是有进有退,前景难料。这就是为什么耶路撒冷总是一言难尽,它成了我们旅行中的一个小小的‘思维陷阱’。

波斯文明是另一种类型,几乎站在了两位伟大君主的个人魅力上。如果没有居鲁士和大流士,它可能很难跻身于几大文明之列。我在波塞冬·波赫里斯遗迹停留的时间最长,想着这两个古老的亚洲巨人是如何把他们所知道的世界一个个放进贡品清单的,但我在夕阳的列柱间不禁感慨:这终究只是天才们的私人霸权,难以继承和延续。在他的门后,已经是一派充满粉气的无能,更何况今天已经是外来文明的天下,很少有人记得古波斯的辉煌。

至于印度河-恒河文明的衰落,我认为内部原因至少有一半与宗教错误有关。轻视生命,轻视世界,不负责任,最后甚至容忍腐朽、污秽、奴役,这大大降低了文明本身的力量,以至于善恶不分。当智慧程度最高的佛教最终被侵蚀,自然就成了奴隶。外国势力的残酷让底层的恶劣生态越传越多。即使民族自尊心不时爆发,也失去了文明的尊严。

* * *几大文明衰落的同一规律;

进行探险

失去秩序

晦涩

保守的

中华文明之所以仅存下来;

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个图像来说明。在印度很多城市的街头,都有一些“神牛”在闲逛。这些牛什么都不干,却可以随心所欲地吃任何想吃的东西,不管是在商店里,还是在小摊上,还是在路人的菜篮子里。他们走在路中间,挡住了很多车辆,没人敢赶他们走,只好跟着走。极端的特权让他们变得极其随意,冷静,完全无视这个世界,甚至连眼神都绝对不负责任。对我来说,只有多看这样的牛,才能真正了解从小看惯的中国牛,才知道中国牛在他们眼里有多努力,多顺从,多温顺。

从我们这次参观的古文明来看,它们之间的早期交流是比较密切的,甚至隐约可以找到文明交流的蛛丝马迹,而中华文明由于东亚地理的半封闭结构,基本上是独立发生,单独完成的。它的发生和完成的基础不是其他文明的影响,而是它所站在的地球所提供的经济生命形式。按照历史学家许先生的说法,这种经济生活形式就是“精耕细作”。

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在耕地少的土地上养活大量人口;但因为精耕细作,必然会加强家庭和亲人的聚集,重视稳定性和连续性,厌恶动荡和迁徙。

“离别之后,读一读吧——这句话蕴含着沉重的检讨,我们一直依偎着它,吮吸着它,却抱怨着它,贬低着它,指责着它。花了几千年的眼和脚才走出一条路。我们常常嘲笑它为什么不走另一条路。它设法保住了家族企业、声誉和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抓住这些东西怎么办。我们对它宠爱有加,有时它太皱了,有时它看起来很糟糕。这一次,我们把它留下来细看,终于惊讶,终于羞愧,终于后悔。我们这一代人出生的太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来不及为你说话、呐喊。我们这些人都懒得尽早去拜访你的远房亲戚邻居,去深刻理解你的为难行为。我们往往过于琐碎,看不懂粗线条,大轮廓里的你的形象,只在枝头倾吐。但毕竟还有时间。新世纪刚刚到来,我们终于及时赶到了。”

这是余从尼泊尔回国后写的最后一篇日记。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国。他们沿着西奈沙漠、戈兰高地和伊朗山脉一步步走回来。他们饮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印度河的水。他们带着千年的泪水和废墟的叹息回来了。他们带着古老的疑虑和现实的恐惧站在那里。

如上所述,80后的我们,知道的太少,说的太多。我们一直在说你们为什么没有欧美强大,为什么没有欧美自由,为什么没有欧美民主。为什么?《狼群》中有一段话:“自由?自由民主真的那么让人羡慕吗?民主与经济实力成正比。我去过的哪个非洲国家不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街上用枪杀人。太自由了。那里的民主就是各派军阀都想独立,打得天翻地覆。是不是很让人羡慕?”没有经济实力做后盾,美国早就一塌糊涂了。

正如余所说,虽然我们错过了很多,但现在还不算太晚。新世纪已经到来,我们终于及时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