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十三章简介
第十三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早上祥子扫完曹宅的雪,然后去找曹先生家。但曹先生早已卷起包裹逃之夭夭。祥子的另一个希望破灭了,输钱的人都走了。无奈之下,祥子回到了刘四的车库。因为虎妞,祥子总觉得哽咽。
刘四的生日,祥子做了很大的努力,虎妞在刘四耳边呢喃。谁都看得出来,虎妞看上祥子了。
延伸素材《骆驼祥子》的主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动群众的苦难和命运是一样的。
在旧中国,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引发战乱,人民生活艰难,尤其是像祥子这种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
《骆驼祥子》通过黄包车夫“祥子”最后倒下的生活故事,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祥子的经历证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劳动人民是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处境的。
小说刻画了很多祥子这样的小人物。那些小人物,有的因为战争导致的家庭分离而不得不独自生活,有的被家庭压垮,有的出卖身体供养兄弟。
社会底层劳动群众的悲剧,是一整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最后都难逃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认清自己的现状,团结起来推翻食人社会和制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垮台,所以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还包含着更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
作者带着对民族和文化出路的关切分析了祥子的命运,从传统文明的积极因素中批判了现代畸形文明的消极作用,悲叹传统美德的衰落,不满祥子身上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诅咒“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社会和制度,悲叹病态旧社会中愚昧无知的好人的堕落。
百度百科-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