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剌的不花剌之战
成吉思汗大军到来时,不花剌守卫部队由2 万到3 万突厥雇佣军组成。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指挥军队把不花剌城团团围住,然后下令攻城,连续攻了三天。蒙古军施展其惯技,把从当地抓来的老百姓赶在前面,发起冲锋。第三天,守城的雇佣军将领(其中有一个名叫亦难赤·斡兀勒的家伙)失去了固守的信心,商定夜间率部突围出城逃走。他们这一突围计划差一点儿获得成功。夜里,他们开始行动,冲出了包围圈。但蒙古军很快冷静地判明了情况,便整队追击,最后在锡尔河河畔追上了这些逃跑的雇佣军,将他们斩杀殆尽。
不花剌之战
是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春,在河中之战中,蒙古军在不花剌(亦称布哈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城)击败花剌子模军的一次战斗。
不花剌是当时中亚的大城市。分内外二城,城池坚固阔大,周围12门。地扼中西要道咽喉,为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方屏障。
因此,摩诃末派将军库克汗率部将哈迷的布尔、舍去治汗和怯失力汗等,统率骑兵2万(一说3万)防守此城。为了截断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与撒麻耳干之间的交通,并隔绝锡尔河沿岸被围各城堡之外援,成吉思汗和拖雷带领中路军秘密渡过锡尔河,越过基吉尔库姆沙漠,实施远距离大纵深穿插迂回,出其不意的抵达并包围不花剌。当守军拒绝投降后,蒙古军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昼夜连续进攻数日,守军不支,遂于二月初十乘夜率军突围逃出。蒙古军遂追击,消灭大部突围守军于阿姆河畔。翌日,城里派出回教教长及名门绅士,至成吉思汗行营献城乞降。这时,不花剌的康里骑兵400人,坚守内堡不降,成吉思汗下令进攻并烧毁内堡,堡外用抛石机射巨石;堡内用弩炮、火油筒反击。激战一、二日,内堡破,守军皆死。成吉思汗下令毁城,并强征青壮年充军往攻撒麻耳干。不花剌一经陷落,花剌子模新、旧都之间交通遂断,东西部互相支援也随之被切断,花剌子模国立刻呈现出瘫痪状态。是役,成吉思汗采取大迂回,出其不意的战法,一举攻克花剌子模的军事重镇不花剌,为其最后击败花剌子模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