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第六首的艺术风格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从一个作曲者的角度来谈,不一定有音乐学那么专业,但是毕竟我也弹过李斯特改编帕格尼尼的作品,有以下几点不知道能不能给你帮助:

首先,帕格尼尼才是主角,李斯特只是干个技术改编活,谈不上很大的创造力,先搞清楚这点就好办了。

其次,关于帕格尼尼,十九世纪前半叶整个浪漫主义演奏艺术思潮的兴起是由他首先掀起的。将小提琴的音色和色彩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关键词:浪漫主义、自由、即兴、打破古典传统、炫技、追求人性的解放与狂傲不羁。

专门来谈一下帕格尼尼练习曲第六首,这首所用的素材均来自帕格尼尼第24首随想曲,只是将其钢琴化了。这首曲子的旋律很多作曲家都有引用改编,这么做的原因,是由于帕格尼尼将小提琴的技术极大地扩展了,这种扩展是跨越世纪式的,在当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你的论文可以把侧重点放在帕格尼尼那个时代的浪漫主义思潮上,多写一点帕格尼尼的技术特点与风格,李斯特的就稍少一点,因为毕竟改编改得好的大有人在,李斯特的作曲仅限技术上的演绎,而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无论是从规模上、技术上则更好的体现了帕格尼尼主题,更具艺术性。

(纯个人观点,纯手工!~希望我的一些理解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