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德太子李忠润简介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忠润?

人物生平李忠润,本名李(后为避祖母武则天之讳改名李忠润),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中宗长子,母后韦氏(魏如昀)。姚凯二年(682)正月,其父唐中宗仍为太子,李忠润生于东宫。李忠润的爷爷唐高宗非常高兴。李仲润满月之日,赦免天下,改国号永春。

永春元年(682年)二月,唐高宗立李忠润为皇帝的曾孙。打算为李仲润设置一个府衙和一个官宦家庭,并请吏部大夫王。王回答说:“晋和齐都立了皇帝的玄孙,太子的官家就是皇帝的玄孙的官家。从未听说太子还在东宫,为皇帝的曾孙另立官家。”唐高宗说:“既然开始了,我可以吗?”王答道:“三王互不承礼,有何不可!”于是王邀请、李仲润等官员设立主事。后来,唐高宗怀疑这样做是非法的,并没有任命他。

永春元年(682年)秋,唐高宗准备关闭嵩山,让唐中宗赶到东都洛阳,让皇帝的孙子李仲润留在西都长安。

永春二年(683年)十一月,唐高宗去世,唐中宗继位,武则天为摄政王。广斋元年(684年)二月初六,武则天废唐中宗为芳陵王,下狱;最小的儿子李旦是为唐睿宗换的皇帝,他仍然是朝廷的摄政王。二月初八,武则天下令取消李忠润的官职,降级为庶人,囚禁在别处。4月22日,唐将、韦氏等人转移到。

在初元年(690),武则天废黜了唐睿宗,自立为帝。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重新立唐中宗为皇太子,立李忠润为王绍。

大足元年(701)八月,当时兄弟幸遇武则天,李仲润被诬陷,说李仲润和他的妹妹永泰公主李显惠、妹夫王延吉私下议论兄弟如何随意出入内宫。武则天得知后大怒。在九月的第三天,她用棍子打她,她死了。李忠润死于19岁。

李仲润,一个英俊的男人,以他的孝顺闻名。他的死不是犯罪,这在当时是人们非常哀悼的。唐中宗即位后,追赠皇太子,谥号义德,下葬甘陵,并聘国子监程佩翠的亡女为鬼婚,与李忠润合葬。

对刘维等《旧唐书》的历史评价:“重缀风帅,久称孝。”

欧阳修等《新唐书》:“复润而显其貌,以孝而爱而名。”

史记记载《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三十六》

《新唐书》卷八十一传记第六

但对李忠润的婚姻却知之甚少。《旧唐书》说:“中宗继位,追赠皇太子(李忠润),讴歌‘义德’,与甘陵合葬。我还想雇国子监程佩翠的死女儿当鬼婚,一起陪葬。”1971年,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德太子墓时,在墓室的石棺中发现一男一女两对残缺不全的人骨,经鉴定与文献记载相符。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德王子生前并没有结婚,而是死后嫁到了冥界,也就是“鬼婚”。

“冥婚”的习俗早在西周就已经产生。它是中国古代一种颇为特殊的婚姻形式,又称鬼婚或婚丧。对死去的男女形成婚姻关系,合葬在一起,是一种原始的鬼崇拜。在周朝,它被视为“乱礼教”的行为,为礼所禁止。事实上,这一习俗后来并没有被禁止,而是被历代统治者沿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唐朝是中国封建文化发达、社会开放的盛世。人们的文化素养相对上一代要高一些,但这种陋习不可能是根部雕出的,它在上层封建统治者中时有出现。在民间,“鬼婚”被视为人们的情感寄托,无可厚非,对于一个生前未结婚,被谣言害死的皇太子来说,在迁葬时享受“鬼婚”的庸俗礼遇,与“墓号即陵”的特权和* * * *后显赫的政治地位和特殊身份形成鲜明对比,容易让人想象唐朝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政治。

与“鬼婚”仪式同时出现的,还有冥界的“离婚”。历史上,当她在唐中宗时,魏如昀雇用她死去的哥哥,汝南的王维勋,娶了肖志忠死去的女儿,并把她埋葬在黑暗中。后来,李隆基在宣德门发动政变,杀死了毒害中宗、准备面对朝廷的魏如昀和她的魏武党羽。肖志忠怕牵连到自己,于是挖开魏勋的墓,带回女儿的棺材,表示两人“离婚”。“鬼婚”的陋习成为封建时代人们政治生活的特殊产物。

中国唐朝长子李仲润之墓。位于陕西省赣县干岭东南角。

1971年挖掘。李仲润在大足元年(701)被武则天棍杀,娶了妹妹永泰公主。神龙二年(706),中宗复辟后,甘陵随其葬,墓改名为陵。墓地覆盖双层斗状土,四周有围墙,南面有土阙、石狮、石小人、华表等。地下由倾斜的墓室、6个地道、7个天井、4对小龛、前后地道和方形前后砖房组成。全长100.8米。随葬器具放在后室,是一具寺庙式的石棺,外壁刻有带冠头的女官线。墓壁满是壁画,保留了40幅左右。在墓室的两面墙壁上,以楼阙墙为背景,画着王子的礼仪之旅,透过洞口画着豹子、鹰、宫女、内侍。第一、二天井绘有戟,为皇帝所制。隧道和坟墓的墙壁上绘有宫女和艺妓音乐等宫廷生活的画面。墓顶绘有天象。

该墓已经发掘,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悼王书、俑、三彩器、鎏金铜马饰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座墓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墓室壁画共40幅,比较完整,分别绘于墓室、洞、天井、前后坑道及前后墓室墙壁上。题材有仪仗队、青龙、白虎、城墙、阙楼、乐师、仆人、宫女,可见李忠润的显赫地位和特殊身份。比如仪仗队中,永泰公主有12戟,张淮王子有14戟,李崇润有48戟,都是一等皇帝。仪仗队196人,由行进队、骑乘队、车队三部分组成。阵容庞大,气势非凡。还有一幅鹰的画像,一幅女仆的画像,一幅鹰和一只狗打猎的画像,还有一幅戟的画像。侍女图在墓前室,南北对称,各有七个侍女。这些壁画色彩鲜艳,画中的人物姿态各异,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宫廷的日常生活。这些壁画令人眼花缭乱,巧夺天工,宛如一场唐代的地下画展,是陕西唐墓壁画的重要发现。石棺内外的线条描写十分细致,具有唐代线条描写流畅、刚劲、明快的特点。

“郊庙之歌,一德太子庙之乐,会神”的文学意象诗

郊庙之歌,一德太子庙音乐乐章,唱和研讨。

郊庙歌,一德太子庙乐动,迎祭。

郊庙歌,一德太子庙乐动,送文舞迎武舞

《郊庙之歌》、《一德太子庙音乐乐章》、《武舞作品》

小说2012魏子煜小说《朱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