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的历史资料

杨延昭(958—1014),本名杨延朗,后因避赵玄朗讳,改名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北宋抗辽大将杨业长子(一说为次子,为杨延玉之大弟),生于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新秦人,北宋前期将领。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杨延昭,山西太原人。于五代时北汉天会元年、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出生于并州(今山西太原)。当时他的父亲杨业(此时约二十五岁左右)在北汉已居官六、七年,杨六郎青年时代是在北汉度过的。他是否参加过杨业在北汉为将时抗辽的战斗,史书无记载,但杨业说过“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宋史·杨业传)的话,可见杨延昭的青年时代是随着父亲参加过战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