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葛优的电影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其实这部电影男女主角的设定很像冯小刚早期的作品《不见不散》,我也觉得是冯小刚贺岁片里叙事最好的一部,至少是用故事来表现人物。《非诚勿扰》里葛优和舒淇去茶馆酒吧聊了多少天我都没数过。一部完全靠对话而不是动作的电影,只能用无能来形容。可能有人会说,有这样一部对白全的电影,但这是一部商业电影,令人兴奋。为什么你从头到尾都在聊天,我还费神去看电影?其实对话多不多也没关系。拍的时候来点小技巧怎么样?森田芳光的《就像阿修罗》包含了很多对话的场景,但他拍一段对话,镜头总是在动,从不没有技术含量的切打,微妙地揭示人物关系和内心归属,看似无趣;周坊正行的《连我都没干》,里面一大段宫廷剧全是对白,但完全是靠镜头调度和画面构图的表意功能,把心理张力推向了顶峰。《非诚勿扰》里,所有的对白都是最白痴的处理方式,解释人物关系,然后切割反击。画面上基本没有任何的调度和镜头设计,无聊到了极点。本来就是一个剩男剩女寻求感情支撑的无聊故事。这并不新鲜,也不熟练。直到最后,我也没看出这两个人在一起的必然性。还有梁笑笑最后跳海的情节,很傻,更可笑的是他恰好被路过的渔民救起。我以为这样的肥皂和不情愿的情节只能在琼瑶的戏剧中看到。这部电影真的不值得贡献票房。为什么不在家看DVD,什么也不损失?

作为一个熟悉的主题和风格,冯小刚对电影内容和形式的失控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感觉他是在用最初级的方式把一些电影元素勉强揉合在一起,而实际上整体的内容和形式是分离的,比如音乐。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在中国的导演中,冯小刚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是非常出色的,但在《非诚勿扰》中,音乐基本上被抛之脑后。片名之后,第一个见到应聘者的场景,伴随着一首杨坤唱的英文歌。我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用。杨坤半生不熟的英语即使在唱歌时也很笨拙。冯笑笑在日本跳海,但伴随着一首由尚雯婕用法语演唱的歌曲。真是个谜!《天下无贼》开场,小野丽莎唱的是法国的香颂,但是在那里,我感觉音乐和画面还是很和谐的,非诚勿扰的时候就很生硬。冯小刚认为使用一些非中文歌曲会有助于改进电影的风格吗?太荒谬了。这个问题存在于整首歌曲中,根本起不到促进情感升华的作用。我想不起哪首曲子打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