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修改《书剑恩仇录》开头引来不满?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有三个版本。一种是在报纸上连载后出版的单行本,称为旧版或连载版;一个是金庸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花了十年时间修改的版本,称为修订版,也是大陆读者普遍接受的版本。最后一部是金庸在2000年左右彻底修改的,称为新改版。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改版,因为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天天写,天天发,无法做到精雕细琢,仔细推敲,所以第一次改版的幅度比较大。

最明显的是,如果你看每部作品的开头,大部分都做了一些改动,比如《射雕英雄传》,在修订版的开头加了一个很长的讲故事的情节,还有黄的大弟子曲灵凤的事迹。改动后的小说更加紧张,也照顾到了后面的情节。所谓“一脉千里”也是如此。

《射雕英雄传》这样的改动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但也有一些改动被一些老读者认为是失败的,比如《剑与恨之书》。

老版的《书剑安丘录》,开头是辛弃疾的一首诗,后面是一个老人骑在马上,东张西望,心情抑郁,充满了惆怅和悲伤——

“将军久经沙场,名声在外,到了河梁,又回到万里故人。肖骁沙沙作响,西风寒冷,每个人都穿得像雪一样。壮士悲歌未完。唱歌的鸟知道自己有多讨厌,却没料到眼泪会长出来,血也会长出来。谁* * *我,醉月?”

这首雄壮挺拔的《何心郎》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骑着马,动情地哼唱着这个词。

老人年近六旬,胡须胡须全白,但精神抖擞,精力充沛,骑马时一点也不显老。回头一看,他看到夜晚越来越近了。长城外漫长的古道上,除了一大群骡马,只有乌鸦,听不到其他声音。老人一挥马鞭,骑着马追上了前面的骡车,心里充满了对祖国的思念,十分沮丧。

接着讲述了武当大侠陆飞青老人的故事,以及他收李沅芷为徒的前因后果。

在修订版中,所有之前的描述都被删除,直接进入李沅芷的视角——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闫绥镇连长衙门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去了老师的书房。上午,老师读完了《紫同治剑》中关于赤壁之战的一段,并随意讲了一些关于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下午没有作业,但是女生还是兴致勃勃,要求老师再讲一遍三国故事。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空气很安静,没有一丝凉风。女孩来到书房外,怕老师午睡不醒,进去不方便,就蹑手蹑脚地绕过窗户,拔出头上的金簪,在窗户纸上刺了个小洞,四处张望。

读者跟随小女孩李沅芷,观察了陆飞青放飞百合的神奇技艺,感受了当学徒的快乐。然后第二天,他发现老师跑了,感觉很失望,很迷茫。我没想到老师会很快出现...这个学徒课程并不是整部作品中的重头戏,但却一波三折,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从写作技巧来看,修订版明显比旧版好,但为什么老读者不满意?是因为“情怀”吗?没那么简单。看老版本的开头。是不是充满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情绪?正是这种心情,引发了当时无数读者的* * *情绪。

回首往事,沧桑往事,现居港岛,难以回故乡。无数从内地移居香港的人,读到书的开头,难免不会感到遗憾和* * *。正因为如此,金庸修改这一段开头的时候,老读者还是挺失望的。

当然,有所失必有所获。金庸修改版是年轻读者很好的写作学习资料,从中可以看出金庸在写作技巧上的成熟。正是有了这种苦心的修改,我们才能读到更加成熟完善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他武侠大师和金庸相比,比十年改版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