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家贾平凹90年代初的写作题材发生了哪些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社会"文化失范"的局面,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着眼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展示和精神家园的重建,思考具有民族意义的文化建设命题,寻求救赎民族灵魂的途径。
贾平凹自1993年写出颇具影响力的《废都》以来,先后发表了《白夜》(1995)、《图门》(1996)、《高老庄》(1998)等一系列小说。
四部小说中,《废都》《白夜》是都市叙事,《土门》《高老庄》是乡村叙事。
如果说《废都》《白夜》作为都市叙事,聚焦的是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灵魂)的焦虑和困惑,并试图拯救,那么《土门》《高老庄》则聚焦的是思考和寻求精神家园的重建。
从《废都》到《白夜》,贾平凹一直在进行着重铸民族文化心理、拯救民族灵魂的文化实践,试图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中改造旧质、创造新质,建构和谐的文化风格和健康的文化心态。
从土门到高老庄,贾平凹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诗意地生活的理想家园,希望为失去生活家园的人们重建精神家园。虽然他的主观努力可能达不到他所期望的客观结果,但他的小说所体现的文化意蕴是深刻而沉重的。
扩展数据:
贾平凹在作品中不断探索新的语言艺术。新时期以来,他注重从家乡商州汲取语言营养,逐渐形成了融合文言、方言和现代汉语的语言特色。
他的语言自然、质朴、简单、清新、含蓄、简洁、幽默、神秘、奇特、空灵。其中,“玄”是玄机,“隐”是深沉,“奇”是奇特,“拙”是成熟、朴素、巧妙,“空”是有多种含义和想象的空间,“灵”是流畅性、意境和灵感的笔。
21世纪,贾平凹对语言的探索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无论是叙事语言,还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都力求更加自然生动,最大程度地保持文学语言的生命性,使平淡无奇的事物还原本真。
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他运用乡土写作,巧妙地混合了文言、口语、方言和现代汉语,形成了本土化、民族化、音乐化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