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子戏的发展历程
1940年,以琴书艺人陈兴兰(萧县丁目集人)为首发起,结合王从军、赵尧顺、邵理信等琴书艺人合伙组成一个民间演唱班社,变琴书的第三人称叙事体为第一人称的代言体,化妆穿箱,以戏曲形式正式出现在淮北大平原上,取名为“清音大扬琴”班;首演剧目为《洞宾戏牡丹》。
1942年,该班又由杜庆祥(艺名永真)参加并领班;演唱曲调以沿袭琴书的“四句腔”“垛子板”“凤阳歌”和“叠断桥”等为主,偶而加进一点“拉魂腔”和“梆子腔”;口传工尺谱,无男女腔之分,班内无女性。生、旦均为男艺人扮演,谓之“生、旦、净、丑一篮子挎”。剧目以“三小戏”为主。如《王汉喜借年》《潘金莲拾麦》《王林休妻》《拾棉花》等。最初的活动仅限于萧县的农村,以“撂明地儿”(即打地摊)演出为主;艺人们出身于农民或乡村曲艺艺人,农忙务农,农闲唱戏。
1944年,萧县著名坠子艺人李教令(绰号黑大个,肥庄人)和他的弦手王永玉及黄口镇坠子女艺人史凤侠(韩教香的第四个养女,坠子戏的第一个女艺人),先后加入“清音大扬琴”班。由于李教令艺辈最高,艺术造诣颇深,原班主杜庆祥等人均拜其为师,并推其为班主。在李教令的倡导和影响下,班内开始废其琴书曲调,改唱坠子的“平腔”和“扎板”,并将“清音大扬琴”班改名为“萧县道情班”。因早年的坠子是由皖北道情、莺歌柳结合三弦书演变而成,故该班敬奉“邱祖龙门派”(即金代道教“北七真”之一的邱处机所创立的道派),其艺辈按“道德通玄境、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排列,李教令为“龙门派”第十七辈弟子。“道情班”的唱腔以李教令的东路男腔“大口”坠子和史凤侠的女腔“坤口”(或称“小口”)唱法为其代表。演出时,化妆简陋。小生戴礼帽、穿大褂;旦角着花平布褂和红裙,头项印花毛巾;老生戴麻制冉口,丑抹白鼻,并有模仿日常生活动作的身段表演。
1946年以前,道情班的活动仅限淮北地区的萧、砀、宿、濉一带,后逐步扩展到豫东、苏北等地。演出场所偏重于集镇的“缏会”(即淮北当地的牧畜交易会)、庙会,后逐步进入县城。剧目增加了《龙青海》《审姚大》《大红袍》等公案、袍带戏;一部分花鼓戏、梆子戏艺人陆续加入道情班,改唱坠子戏。如:郭占才、余华荣、吴广志、牛家太、蔡可彬、李乐善、刘德才等,就连“花鼓状元”马敬君也曾改唱过坠子戏。音乐上除了坠子本腔外,仍保留部分琴书、拉魂腔、梆子腔和后来带进的花鼓调等,剧目全为“活词”。兄弟剧种演员的加盟,不同剧、曲种的艺人云集一台,大大地丰富了坠子戏的音乐和表演。坠子戏的剧目可分为“正本戏”和“小戏”两类,分别由原单口坠子中的“蔓子活”与“段子活”改编而成。
定名
一九六一年,坠子剧团到北京演出时,受到首都人民热烈称颂,《北京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中央电视台播映了演出实况,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常香玉、红线女与该剧团演职员进行了座谈,中央戏剧研究院研究讨论后,将此剧正式定名为坠子戏 1956年,坠子戏《小菜园》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乐师、音乐等5项奖;青年演员朱月梅崭露头角,首次把这个长期生长在淮北平原上的新兴剧种带上了省剧坛。刘羽君发表了题为《看曲艺剧〈小菜园〉》”的专题评论文章加以评述。音乐上由“即兴演唱”逐步发展成为“排腔记谱”,乐队为“提纲伴奏”。1958年至1959年,自编自演的大型坠子戏《白云五女》和《小包公》分别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戏曲汇演和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演出,并多次为中央领导人刘少奇、董必武、谭震林等作专场演出,坠子戏这一新兴地方剧种以崭新的姿态饮誉江淮,轰动全省。为扶植这一新兴地方剧种的进一步发展,安徽省委于1959年11月决定成立“安徽省坠子戏剧团”(原为安徽省省属十大文艺团体之一,先后由蚌埠专区和宿县地区代管)。坠子戏从1963年起,配合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安徽领先大演现代戏,上山下乡,送戏上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等刊物纷纷发表社论和文章给予高度评价,并被评为全国“乌兰牧骑”式的“红旗剧团”。在音乐上对传统唱腔进行了挖掘整理,与兄弟剧种加强了艺术交流;除改革唱腔外,还创作了“喂鸡”“思盼”等坠子戏曲牌。从60年代起,先后对唱腔板式和打击乐进行了初步规范和改革,对重点唱段进行设计,并创作移植了《雷锋》《夺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等大型现代戏。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受“一花独放”的影响,剧团被砍掉,人员被遣散,所有的资料被焚之一炬,坠子戏面临夭折
1978年,恢复安徽省坠子剧团后,注重加强对剧目、表演、音乐、语言音韵的艺术探讨,派出音乐干部陈健(晨见)、郑忠良对坠子戏渊源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在深入挖掘、记录整理大量传统音响、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对诸类唱腔板式进行了正式规范和命名;对“净行”和小生、老旦的行当唱腔作了探索性的尝试;初步解决了转调问题;改革创新了坠子戏男女腔“慢板”“送板”和“小黑驴”以及坠子戏锣鼓与伴奏曲牌。为更好地塑造各种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又编创了部分综合板式的唱腔,丰富了坠子戏的表现力,改变了以前那种“一板到底”的单调格局。上述经改革后的唱腔板式,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都已成为坠子戏音乐中具有一定保留价值、不可缺少的、新型的音乐程式,并广为使用。在全国同类剧种中,都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还整理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坠子戏特色的优秀剧目,如《金妹和银娃》参加安徽省首届现代戏调演,《包三黑赶考》获安徽省首届儿童戏调演创作、演出双一等奖,坠子戏清唱《请到淮北走一趟》和大坠胡(坠子戏主胡)独奏《闹花灯》在“江淮之秋歌舞节”上获一、二等奖。《潘金莲》《公主求情》分别获安徽省首届艺术节创作奖、演出奖。朱月梅、张立峰、张玲、孟敏、赵娟、邢亚东、沈艳秋、张莉、李玲、张高彦、王芳、辛文亮、吴亚莉、李淋洁等演员分别在诸次省级以上戏曲演唱评比活动中获个人表演奖。从50年代起,坠子戏先后有《小菜园》《小包公》《窦娥冤》《潘金莲》和《公主求情》等戏的唱腔被录制成唱片或盒带发行。著名坠子戏演员朱月梅、张立峰的演唱艺术先后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录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