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火的小说《暗火》

作者:龙一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39932422

装订:平装本

格式:16

市场价:24.80 △《暗火》是《潜伏》的姊妹篇,也是龙一的第一部长篇代表作。

△潜伏中的隐蔽,欢快中的革命

△以辛亥革命为背景,描写了1912年北方革命党之间、民国政府与革命党之间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描写了十里洋场的明争暗斗、生死战术、暗火肆虐。上海晨报:一龙拒绝写《潜伏》的续集,电视剧《潜伏》一炮走红,小说的原作者一龙也成了名人。5月26日,一龙携新作《暗火》来沪。

山东都市女报:潜伏之后,暗火被上架,作家一龙:继续过着宅男的生活。《暗火》里的故事发生在1912,就在辛亥革命之后。这是一个旧民主革命的故事。从时间顺序上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和《水月》差不多,是《水月》背景之前二三十年的故事。

2009年6-7月,《武汉晚报》、《扬子晚报》、《中国图书商报》、《广州日报》等数十家平面媒体将围绕潜伏与暗火的关系,陆续采访龙一。1911的辛亥革命应该算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其重大意义已经有很多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研究和论述过,这里就不赘述了。而我讲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动荡复杂的革命年代。

这是一个双重结构的故事。主角是孙中山派往天津的“地下工作者”。他的任务是联系和团结十几个自发的、贫富的、与团无关的革命团体。

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出现了一批形形色色的革命者,他们追求的革命目标大到虚无缥缈,小到一顿饱饭,但他们相信自己对中国有责任,相信自己可以推动历史,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奋斗改变人生——他们是变革的信徒。

于是,在一个纨绔子弟的帮助下,北方革命党人孤注一掷,上演了一系列悲喜剧。

在挖掘北方革命党的历史上一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也就是说1912年的北方革命党与南方临时政府的联盟不是一家。既然不是一家人,在革命的目的和手段等很多方面难免会有分歧。甚至北方革命党内也有人公开表示不认同同盟会的一些做法,言语之间难免不太尊重,不服从同盟会的指导,私下行事等。,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这样的话,困难就出来了。谁也不能否认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更不能否认同盟会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时不时与之若即若离、有纠纷的北方革命党,就不方便再提当时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助手汪精卫拿了袁世凯的20万两白银,遣散北方革命党,更是光辉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然而,他们毕竟也是革命者。如果解散他们,我们可能会失去一场中国历史上的大暴动,或者失去一批不成熟但有潜力的战士。

今天,我想我们可以再来谈谈北方革命党,因为我们赶上了百年来最宽容的时代,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很多被多方回避的历史,谈谈与前人不太一样的论调。这真是难得的喜事。所以,心情如此顺畅,以至于言语相当放肆,这正是我们需要被包容的缺点;但深度探索和大胆思辨是我认为应该鼓励的优点;欣赏史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心理,旧生活的细节,是我们努力追求和试图做出的贡献。

当社会即将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的思想会有光明的前途,但这个时候,毕竟旧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我们不能对那些有新思想并传播新思想的人期望过高,要求他们有新思想,保证新思想带来的结果。不,这很可笑,因为没有现成的新生活让我们过,新生活是要我们去创造的。

所以,今天我们敢说,在受人尊敬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参与者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革命者,实际上应该是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一起。当然,也有不少老派的“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样的,应该也有很多思想不同的异己。没有这些人编故事,很难说是真正的革命。和大多数革命一样,理想主义者是精英,接受精英教义的追随者是革命的主力军。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有着各种私心的人是无法避免的。没有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历史。我们在用现实主义表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有责任表现其中的各种人物形象,让小说中的氛围和精神贴近历史的真实。

我在这部小说中所要追求的,恰恰是这样一个真相:塑造一群有缺陷但又接近真相的人,表现他们非正统的革命行动,再现大清帝国灭亡前后的真实社会状况。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是一个正统的革命者。他在搞革命的同时,还怀着老民主主义者的共同私心和人格上的种种缺陷,但也因为革命的严酷行为而有所改变,有所行动,有所贡献。他的很多行为和思想并不是后世既定的行为准则和革命理念,而是根据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自己的思想而生的,必然与革命理想相冲突。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革命史上应该是很常见的,但平日里我们并不多谈。

小说中涉及的其他革命者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其中除了各种革命者,无论贫富贵贱,也广泛描写了生活在斯里兰卡的各种社会人物,也表现出他们的非革命行为或对革命者理想的背离。这是历史的真实之处,也是作者认为反映革命历史主题不可忽视的内容。

因为主要人物和故事线都是虚构的,所以对于相关的北方革命组织只使用了一些近似的名称,并没有使用其真实姓名和历史人物的真实姓名,以免对历史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对于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作者尽量贴近真实,以保证故事和人物能反映真实的历史精神和现实生活。

龙一

2009年5月20日:据了解,由北京姬伯田娟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策划,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暗火》即将上市。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看法?这部作品的要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龙:这部小说是2001到2003年陆续完成的。有五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是独立的文章,但却是一个统一体。这部小说的第一版,2003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名为《另类英雄》,印数不多,市面上已经没有了。但这部小说的出版对我个人来说意义重大。这是我最具天津风味的小说之一,充分描写了天津的地域文化和性格。后来我没有用这种风格写作,所以我自己也很重视这部作品,因为它是我革命历史小说的基础,是创作风格形成的关键证据。从技术上讲,这是一部“双重结构”的小说。两个时期的故事同时进行,有一些非常规的时间安排。其实这部小说的第四章是小说的开头,现在这样的安排不影响阅读,反而还能增添一些趣味。

这部小说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辛亥革命的早期。在国民革命正式在北方展开之前,当时的经济中心天津的各界人士就已经自觉行动起来。这种自发的革命行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革命者的动机五花八门,身份也千差万别,这就造成了一个“奇观”——广大人民群众有变革的需求,却没有变革的纲领和组织。中国历史上任何自发的革命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国民党只能完成早期的民主革命,只有* * *产党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这部小说描绘了大变革时期的社会形态和人民生活,“改革开放”也是一场社会大变革。这个故事对人的行为、人的选择、人性的揭示,对今天的生活有隐喻意义。

记者:你的小说和其他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龙:这是我唯一一部描写辛亥革命时期天津的小说。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这部小说更关注天津文化,更重,更细致。这部小说在叙事语言上使用了一些天津口语,这在我的其他小说中很少使用。和其他小说一样,这部小说主要关注民间生活。

记者:当时是怎么想到写这样一个题材的小说的?机会是什么?有什么故事吗?

龙:那时候我刚从一部唐代历史小说转型到一部中国革命史小说。天津是我最熟悉的城市,清末民国是我最熟悉的历史时期。所以我选择这个题材,省心省力,也是为我以后以天津为背景的小说写作开个好头。选择天津题材进行写作,与引导我开始小说创作的两位作家有关。他们是著名作家林和小。他们创作了大量以天津为背景的优秀文学作品,也为日后从事天津题材创作的作家提供了优秀范例,对我影响深远。记者:据了解,其中一部小说《没有英雄的日子》曾经获得大红鹰文学奖。当时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能介绍一下吗?

龙:《没有英雄的日子》是《暗火》的第一章。作为中篇小说发表于2003年《中国作家》第三期,并获得“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中国作家》是我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文学刊物。刚从1997开始写作,第二本小说《我只是个马球手》(见刺客)从1998在《中国作家》发表。到今天为止,我将近一半的作品发表在《中国作家》上。中国作家杨之光和张骞老师是我的知心朋友。十多年来,我只见过杨之光先生五六次,张骞先生一次,但他们一直在帮助我。所以我一直把中国作家当做我的“根据地”。我以后会继续为中国作家写作。他们是我最坚实可靠的后盾,是一个作家最大的幸运。

记者:你花了多长时间创作这部作品?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龙:写这五个故事花了两年时间,中间写了一个关于唐朝历史的小故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关于北方革命党的资料太少,更不用说当事人的详细回忆录了。但是唐代历史小说创作的经验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结合我对天津的研究,大部分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只是需要的时间比较多。

记者:我们可以看到暗火在1912中涉及了很多北方革命党的情况。请问当时天津有真正的暗杀事件吗?

龙:1912天津有很多自发的革命团体,大概二十个左右,后来被汪精卫用袁世凯的钱“收买”了。在我的小说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革命团体的名称都做了轻微的调整,但“女子暗杀团”确实存在。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他们的名声很大,但不清楚他们做过什么革命工作。

记者:书中的一些细节也很引人入胜。你是如何把握这些细节的,有没有做过详细的数据收集?

龙:小说的数据积累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幸运的是,我长期研究中国古代生活史、现代城市史和中国革命史,尤其是我出生的城市天津,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努力。所以对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了解的多了,小说文本的内容自然也就丰富了。另外,小说的真实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逻辑,二是细节。读者对这两个方面非常敏感。如果有什么漏洞,读者就会放弃阅读。正因如此,小说家在这里不能太辛苦。

记者:和《潜伏》一样,这本书里的故事也发生在天津。你为什么安排这个?还有哪些以天津为背景的小说?

龙:从《暗火》开始,我的小说创作就聚焦在天津。除了三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外,我至今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天津写成的。这些小说包括《借枪》、《代号》、《放纵的年代》和年初刚写完的一部小说,还有一部当代题材的小说《迷人的草》,还有一些短篇小说。

我的大部分小说都以天津为背景,原因有二。一个是写我最擅长的。我研究天津这座城市很多年了,写起来很方便。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有一个理想,就是打造一个“文学天津”,用文学作品再现天津的历史存在,再现这座城市的辉煌时刻。希望读者通过文学作品对天津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了解这座城市的欲望。同时也希望通过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激发天津人对家乡的自豪感。推广天津这座城市是每个人的事,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我的方式是“用小说宣传天津”。

记者:你为什么对创作中国革命题材如此感兴趣?你对中国的革命历史有什么看法?

龙:中国革命史是一部光辉的历史,内容极其丰富,是一座文学创作的富矿。研究当时的人物、社会生活、历史事件,特别是不同的人面对历史所做出的选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历史为什么会选择* * *制作方?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是一个需要“解放”,需要从新的角度重新探索和发现的重大问题。只有知道源头,才能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