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
①本文最早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期。作者第一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抨击旧的吃人社会制度的小说。作者在本书(呐喊)和序言中不仅提到了它出现的原因,而且在《中国新文学丛书》两本小说的序言中指出,它“意在揭露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弊端”,可见一斑。
⑵候补:在清代官制中,通过科举考试或捐赠获得官衔,但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层官员,由吏部抽取,分配到某个部或省,由委员会使用,称为候补。
(3)古久先生的旧行书:这是比喻中国封建统治的漫长历史。
⑷“本草是什么”:指明代李时珍(1518-1593)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共52卷。书中曾提到唐代陈藏琦《本草补》中以人肉治痨的记载,并表示不同意。这里说李时珍的书“明明说人肉可以煎着吃”,却被一个“疯子”当成了“中国人的错误”。
⑸《子怡与吃》:相传《左传》公十五年,是宋江花垣告诉楚江子,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困时的惨状:“吾城易吃,尸骨析。”
【6】《食肉寝皮》:《左传》相公二十一年,晋国对齐庄公说:“然二子如畜,我食其肉,眠其皮。”(按:“二子”指的是曾经被周绰俘虏的齐国的直绰和郭最。)
⑺“海伊纳”:英文hyena的音译,即鬣狗(又称鬣狗),一种食肉动物,经常尾随狮虎等猛兽,以它们吃剩的动物尸体为食。
(8)夷雅:春秋时期齐国人,善于调味。根据管道?谥号:“夫夷雅曰:‘只蒸婴儿’,故蒸其长子,献于众。”桀和周是中国夏商朝的末代君主,夷雅不是他们同时代的人。这里的“怡雅蒸了儿子给他吃”这句话,也是“疯子”和“他的话相当语无伦次”的表现。
⑼徐锡麟:徐锡麟(1873—1907),浙江绍兴人,晚清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1907年,秋瑾和浙江省同时准备造反。7月6日,他借学校举行毕业典礼之机,刺死安徽巡抚恩明,并带领学生攻占军械局。那天他被抓起来杀了,他的心被恩明的卫兵挖出来炸了。
⑽指“切下自己的大腿治好父母的重病”。这是封建社会愚昧、孝顺的行为。宋史?选录一:“以孝取人,勇者断其股,畏者入其墓。"
[编辑本段]作品分析
在《狂人日记》发表之前,鲁迅不仅撰写了《文化偏离论》、《莫洛李实论》等文学论文,还翻译了许多外国进步小说,还创作了中国古典小说《乡愁》,其主旨是唤起人们的觉醒。但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声音虽激进,却缺乏回声,无法引起一场运动。《新青年》第一次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后,有一段时间有点落寞,但大家共同鼓励,最终形成一股力量,其影响力令人震惊。
沈雁冰曾在阅读文章回忆当时的情形时写道:“当时,《新青年》正在鼓吹‘文学革命’,它正在无情地攻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100多页的《新青年》几乎充满了疯狂的词句,所以《狂人日记》夹在其中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没能请到国粹之一来声讨。史无前例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随后悄然闪逝过去,再也没有在“文坛”引起重大风波。《狂人日记》与后来的郁达夫《沉沦》和王静之《回之风》等作品相比,确实“从未在文坛上引起重大风波”,没有展开文学论争。但《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辟现代小说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流毒方面,仍然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鲁迅的成功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狂人日记》的主题很明确,就是“意在揭露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他还在1918年8月20日给徐守堂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狂人日记》真是一本拙劣的书...从中读历史,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后来无意中读到如镜,“奈斯中国人还是食人族,所以就成了文章。这种发现关系很大,很少有人知道。"由此,作品序言中所谓的"我要总结一篇文章给医生研究",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抄袭传统笔记小说所写的反讽,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生"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或"博士"。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狂人有着被迫害的精神特征,如“今日无月光,我知其不善”,“赵贵翁眼神怪异:似欲害我”,“赵狗为何看我?”诸如此类,但作品的深层含义却有意识地指向了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换子吃”,到“前日狼村吃佃户心”;从“怡雅蒸儿子给他吃”到徐锡麟被炒。作品内容虽然有着狂人不合逻辑的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和中国几千年来发生的各种吃人现象。其用意显而易见。
《狂人日记》在表达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思想特征。鲁迅最痛恨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他“弃医从文”的伟大选择就是直接由于这一因素。顾在“五四”前后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具有启蒙的特征。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和思考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融入了他多年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希望和渴望,也必然反映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彻底的反封建“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创作的“总序”。
《狂人日记》的启蒙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温暖希望。作者写道:“我看历史,这段历史没有年代,每一片歪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反正我睡不着。半夜我仔细读了一遍,才透过缝隙看到字。书上写满了‘吃人’二字!”伦理是吃人的,仁义道德是伦理虚伪的面具。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是他多年思考和理解的结果,也是这部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作品通过主角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有的连枷了知府,有的扇了君子的嘴巴,有的为了长官霸占了妻子,有的被债主逼死。”然而,他们不是起来反抗食人族,而是也想吃人。作者对此感到不解和愤怒:“我还是习惯了”,你不这么认为吗?还是丧失了良知,明知故犯?作品还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从他开始(也就是疯子的大哥);要劝吃人的人,先从他开始。”“你可以改变,从真心改变工作开始!你也会吃光的。”在作品的最后一篇日记里,作者深深地希望:“你没吃过人家的孩子,还是有?”“救救孩子……”《狂人日记》既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又表现了鲁迅“悲愤交加”的人道主义情怀和通过文艺创作改造社会、改造人生的整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狂人日记》的意义确实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
虽然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迫害恐惧症的“疯子”,但作品的主旨并不是写下层劳动人民受迫害的情况,更不用说这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通过一个疯子的口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所以作品中的疯子其实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历史上很多反叛旧传统、背离真理的人都曾被视为疯子,比如孙中山,也曾被称为‘疯子’。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他疯了;从革命的观点来看,他是一个先知。同一个人,同一种思想,在社会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和评价,这也是变革时代社会矛盾的反映。鲁迅对这种疯癫与非疯癫双重形象的刻画,是对社会矛盾的揭示。这也是疯狂形象本身的深刻含义。”掌握狂人形象的关键在于理解狂人是真狂人还是假狂人。
鲁迅曾在《我怎样开始一部小说》一文中说:当时“我所依靠的,只是以前读过的一百部外国著作和一点医学知识”。从狂人在作品中的言行来看,他确实是一个迫害者,具有恐惧、偏执、知觉障碍、逻辑思维不完善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中的“迫害妄想症”精神病人。就像作品里写的:“早上小心翼翼出门的时候,赵贵翁的眼神很奇怪:好像你很怕我。有七八个人在小声议论我,但是怕我看到。一路上的人都这样。”这样人人都想伤害他、吃掉他的心态,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如果只看到这一方面,很容易认为疯子真的疯了。事实上,狂人的评论和心理中有许多紊乱和偏执,但它们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发言人的洞察力。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他从充斥着“仁义道德”字眼的历史裂缝中发现的吃人本质。这段话揭开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民的精神伤害,揭露了封建奴役和压迫人民的罪恶。千百年来,敢把这种本质说出来的人,不被世人视为“疯子”吗?
作品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三十多年没见了;今天见到你,精神特别爽,才知道之前晕了三十多年;但是,你必须非常小心。“作者根据一个迫害者的思维特征来写人物的语言。虽然它的逻辑往往不清晰,但它的含义却相当丰富和深刻。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的、敢于挑战传统世俗社会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性形象。
如果解决了狂人形象的真假问题,那么就很容易把握狂人形象中“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疯子的疯狂,一方面是因为精神病人的某些特质,另一方面是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疯子的“不疯”是他的“先进”思想认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除了他说了当时人不敢说或者还没说过的骇人听闻的话。我们说《狂人日记》是鲁迅全部作品的“总序”,其中除了思想主题的因素之外,还包含着它在鲁迅小说艺术上的开拓意义。鲁迅小说正是从这里开始借鉴外国小说的优点,继承传统小说的优点,从而创造了现代小说的新的民族形式。
《狂人日记》一出版,就因其“特殊的格式”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的注意。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小说前所未见的“日记体”。此外,作者口中的“淡淡的象征主义”和新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冷热结合”风格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以茅盾说:“在那个时代,没有第二个作家像更不用说一样引人注目,没有第二部小说像他一样成功。”
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本小说和章回小说。笔记样式为“采风”,篇章样式为“说书”。都是用第三人称,日记体用第一人称。整部作品几乎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告白。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仅从题目上,而且从整体形式上都借鉴了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果戈理的同名小说。鲁迅在学习尼古拉·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更多的“悲愤”,而且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民族的生命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他并没有完全抛弃自己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现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他仍然能够很好地运用线描手法,通过语言和行为非常凝练地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此外,作者对白话文的运用也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儿。陈老五端进来一碗菜,一碗清蒸鱼。鱼的眼睛又白又硬,嘴巴张着,就像那些要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子,不知道是鱼还是人,就吐出来了。”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技巧,包括心理、动作、细节,都是标准的白话文,自然朴实,却又生动有趣。作品中也有一些警句,比如“凡事都要研究,才能明白。”“如果他们吃人,他们可能不会吃我。”“狮子般的凶猛之心,兔子般的怯懦,狐狸般的狡猾”等等,概括力之强,含义之深刻,丝毫不亚于文言文。正是凭借高超的语言技巧,鲁迅成功地将外国小说的优点与传统小说的优点结合起来,深刻地表达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从而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新形式——“日记体”。
从创作方法来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方法。这表现在对典型环境的描写、细节的真实性和人物的统一性的强调。我们在阅读时,如果纠正狂人的“错觉”,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常见的生活现象。而“盘古开天地以来,一直吃到夷雅之子;从怡亚儿到徐锡麟”,甚至“去年城里钉了一个犯人,有个痨病的人,把他的馒头蘸了血”(这个细节后来被作者用在他的另一部小说《药》里),确实是“绝不会这样”。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对封建道德、同性恋、愚昧人鞭挞的执着批判。在作品中,除了现实主义的方法,象征主义也经常出现。无论是《好月光》还是《赵的狗》;无论是浪子村的炒心,还是李时珍的人肉可以炒着吃,都可以看作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是象征主义的结合。对疯子精神疾病的描写是现实的,他的语言几乎都是象征性的。他的形象本身更具有象征意义。
茅盾曾在1923中写道,“这种怪冷的句子,语气相当陡峻,与救吐之意、淡淡的象征意义形成一种奇特的风格,使人一看就感到不言而喻的悲喜。”鲁迅从《狂人日记》的开头就形成了一种“不寻常的风格”,即虽然作品的开头把人笼罩在冰冷的恐惧中,虽然处处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但作品中狂人高昂的斗志却不能不鼓舞人,使人感到作者在冰冷的文字中仍有温暖的感情和殷切的希望。一言以蔽之,就是鲁迅小说的“另类风格”,冷热结合。
《狂人日记》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全新的、完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成果,在其中起着划时代的作用。
【编辑此段】果戈理的《狂人日记》。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意境独特。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疯子和一条狗的交流,以及几篇日记,形式荒诞。小说主角是一个猥琐自满的小公务员,被阶级社会压迫,到处侮辱蹂躏,最后被逼疯。
虽然鲁迅和尼古拉·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在体裁、形式、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或相通之处,但鲁迅只是在形式上借鉴。两个疯狂的人看起来很神奇。就思想内容的深度而言,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尼古拉·果戈理所不及的。两者都以“狗喻人”,都喊“救救孩子”,但在形式上相似,在思想和创作上有一些本质的区别。
[编辑本段]补充分析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患有“迫害狂”。从医学角度来看,其突出症状是患者处于反应性妄想状态,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事物的特性而引起可疑反应:要么怀疑有人在伤害他,要么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具有明显的“多疑”特征,或者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强调的就是狂人的“多疑”。(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作品中狂人的偏执放在鲁迅身上,下面会讲到。)
其次,根据鲁迅的创作情况,鲁迅小说中的一些作品,如《狂人日记》,侧重于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中某一因素的活动,而不是侧重于刻画人物性格的表象(外貌、言行、履历、事件等。)喜欢《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这类作品虽然有人物的言行,但作品的主导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在《狂人日记》中,小说的第一部分以下面的话开头:
今晚,月色不错。三十多年没见了;今天看到你,精神特别爽。这才知道,之前的30多年,我都是晕的;但是,你必须非常小心。不然赵的狗为什么看我?
我很害怕。
小说一开始就出现了人物的意识。鲁迅用“很好”的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而不是明亮、清澈等单一的视觉词汇。接下来,“我”出现了,但对读者来说,“我”是看不见的,更不用说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年轻或年老。本质上,“我”的意识继续引领着读者:“三十多年不见”是对“月色好”这种感觉的自觉认同;那句“今天见到你,精神特别清爽”是意识的重新把握;“我只知道,在过去的30年里,我全都昏了过去;但是,我们必须非常小心”,这是有意识的认同之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赵的狗为什么看我?“新的意识开始将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注意,这不是赵狗眼看人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这一事实的把握。”我很害怕。“在这句话里,意识走向判断。按照这种分析方式,不难画出贯穿整部小说的意识流轨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狂人日记》是一部展现意识过程的小说。总之,《狂人日记》是一部有意识的小说。
第三,小说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有四千年的吃人历史。虽然一开始不知道,但现在明白了,遇到真人很难!”鲁迅这里的标题是有四千年历史的“我”,并将“真人”与“我”相比较,暗示“我”不是具体的人,而是艺术设定。当然,“我”只能是一个人,只有一个人才能承载某个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不会是一个真实的、具体的迫害者。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从一个迫害者的角度,作出了极少数能充分表达这种病人特征的规定。“我”没有名和姓,没有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解释,生活环境和时代范围非常广。另一方面,鲁迅生动地抓住了这类病人作为“迫害者”的* * *特征。这说明“我”作为一个具体的存在并不重要。鲁迅选择一个疯子,并不是这个疯子是谁,而是因为选择一个疯子符合鲁迅的艺术设定和艺术表现。如果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普通人,那么鲁迅就无法在他身上表现出这种“可疑”的意识。从小说的实际情况来看,狂人“我”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与“迫害者”是一样的特征。其实“我”只是一个载体。一方面,“我”为了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背负着狂人的症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症状在某个层面上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一致的。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中,作家不能把自己的东西赤裸裸地强加给作品中的人物,相反,他只能遵循所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融入自己的东西。由于艺术选择和艺术家的艺术表现能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方面非常真实地描写了一个“迫害者”的症状和话语,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小说不是要表现一个“迫害者”的症状,而是要表达狂人的身份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鲁迅选择狂人是因为狂人具有明显的“多疑”特征,这与鲁迅“多疑”意识的核心表达不谋而合。所以鲁迅选择了一个狂人来承载“偏执狂”的意识。作者重要的表现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我”所承载的“偏执”意识。
经过这样的梳理,《狂人日记》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基于一个狂人所携带的“多疑”和封建理论以及这种意识的某些特征而创作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