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纸床》原创|主题|欣赏|总结

文学名著姜浩纸床原创|主题|欣赏|总结

作者简介姜浩,女,山东青岛人,1958。65438年至0965年就读于青岛市中小学。1975高中毕业就下乡了。1976山东省肇源县入伍。1979年从济南军区145医院1981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1983毕业后回到原单位,做过护士,军医。1984年,他写了一篇名为《微笑》的稿子,两个月后,被标注为散文,发表在济南军区前卫日报副刊上。1985年5月在《解放军文艺》发表短篇小说《女大学十八变》。1987年散文《女护士》获全军建军60周年散文奖。同年调到济南军区后勤部十个部门宣传科任专职新闻干事。在完成大量新闻和摄影稿件的同时,我收集并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死寂的房间,死寂的房间》,发表在报告文学1987第7期和花城1988第5期..并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转小说。中篇小说《纸床》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小说月报》第三届优秀作品百花奖。1988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艺理论研究生班。同年调入青岛出版局,在《公关导报》任编辑、记者。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学位,还发表过短篇小说:《我是谁》(青春文学1990 1)、《谢谢你一直记得我》(天津文学1991)、《暮色》(时代文学1998)。

除夕那天,我从小米那里得知,她女儿的白细胞已经升到了28万,还没有停止。向小米了解到女儿的白血病是不可能治愈的,伤心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一天,雪下得很大。虽然学校分了六斤馒头和四斤带鱼作为过年的必需品,但她根本没心思过这一年。她一心要解决的是给女儿找个地方放床。因为她的房子太小了,只有七平米。女儿现在16岁,还和父母住一张床。一个成熟的女儿一直想一个人有一张床,但一直没有实现。甚至在她女儿快死的时候,她还不停地重复着“妈妈,我不想要保健品,我只想要一张床”。我为小米感到愧疚,现在她无论如何也要为女儿解决这张床。她省吃俭用,用60元钱买了一坨大虾,同时写了一份住房分配申请书,冒着大雪送到负责住房分配的赵副局长那里。我和小米、阿福结婚的时候,是七平米的房子。婚床由单人床和木板组成,相当于正式双人床的四分之三。向小米是一名模范教师,但当她从小学老师升到中学老师时,还是没有解决房子问题。学校只是让她学习。当时小米一心扑在教学上,没有精力解决住房问题。夫妻和孩子一直住在那张所谓的床上。为了让香小蜜睡得更好,丈夫经常睡懒觉,还经常把身体向左弯曲,用手臂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导致手臂发麻。为了进入师范学院,丈夫不得不去学校复习功课,甚至留校。他按照小米对平面几何的想象布置了房间的布局,但还是腾不出地方给女儿放床。女儿渐渐长大,对小米担心女儿会发现大人之间的秘密,所以干脆不和老公过夫妻生活。有一次,她和老公在地上搞暧昧,结果被女儿发现了。丈夫觉得羞耻,于是患上了人工阳痿。生活的贫困,居住环境的恶劣,让女儿的发育很不正常。女儿得了白血病,医药费和营养费加重了生活的困难,但我决心倾家荡产治好女儿的病。但是房子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女儿最起码的要求——一张床——成了她巨大的心理负担。听说在学校买了五套房子,但是感觉自己是小米的模范生,不方便先要房子。听说有个工厂在建工人的房子,那里也需要文学。我让小米老公放弃专业,借了100买了一斤海参,找到厂长,要求到这个厂工作。但是这个厂长很懂货。透过透明的包装纸,他看到那包海参只有60头,就把它摔出门外。解决住房问题再次成为泡影。女儿的身体发育越来越受到疾病的影响。已经进入十几岁的女儿还没有月经,* * *也很平庸。一些发育良好的女生经常拿她开玩笑,女儿觉得很难过。我女儿越来越需要一张床。我女儿有那么多幻想,想象着把小狗小猫放在她的床上,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女儿这个小小的幻想,到小米夫妇还是无法实现。为此,夫妻矛盾也愈演愈烈。听说教育局又买了些房子,有名字的都有希望了,但她还是没吼小米。她老公对她吼道:“你是模范教师,应该去问校长,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了。”就在这时,校长托小米帮忙,说教育局领导要观摩一些老师的课,请小米说话好听一点。香小米觉得自己被校长看重了。她希望校长能主动谈房子问题,但校长有其他问题。原来小米有一个外号叫豆豆的学生,智商低,学习差,但他的父亲是一个庸俗的新贵,试图用他的钱承包小米的知识,让小米做他儿子的家教,却被小米严厉拒绝。而且校长居然认为她同意了这件事,还批评她当家庭教师是为了赚外快。香小米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终于在女儿的病床前写下了这份分房申请,然后带着一种屈辱感把这只大虾带到了赵副局长家。没想到,赵副主任的房子里,坐满了客人,都是要求分房的。礼物不计其数,能装300公斤货物的冰柜都装不下。她根本摆脱不了这只小虾米。而赵副主任则对她的分房要求很反感,说有人反映她做家庭教师赚外快,让她注意影响,警告她模范教师不能带头争取待遇。她觉得委屈,终于发作了。她自己也很惊讶。她总是很温柔,就像个婊子。她砰地一声关上赵副局长的门,头也不回地走下楼梯。她甚至后悔,还不如让暴发户承包自己的知识,自己赚钱高价租房子住,这样女儿就有床睡了。反过来,她对这种卑鄙的想法感到羞耻。这30个夜晚,女儿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为了让她过好最后一年,老公把她接回家。这对夫妇把房子里的所有东西都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把所有东西都堆在桌子上。他们不得不为女儿腾出一张床。夫妻俩想把睡了20年的床拆分,给她一张完整的床,但女儿不忍心让父母为她的一张床操心,借口用桌子阻止了他们。这个书桌里只有一个抽屉是属于我女儿的。在这个抽屉里,女儿拿出一叠叠奖状,最后拿出一个小纸袋藏在门后打开。原来是一个粉色的小胸罩。她把它抱在胸前一会儿,悄悄地把它放回抽屉里。午夜过后,女儿终于在父母的陪伴下瘫倒在床上。她的眼睛盯着床下的父母,她永远地睡着了...女儿火化后,她拿出给小米的分房申请,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叠好,做了一张纸床。她把它放在女儿的骨灰盒下面,终于在阴间有了自己的床。

作品欣赏这是一首悲伤的人生挽歌。从第一句开头到最后一句结尾,一个不成熟的女孩在一条灰暗忧郁的人生道路上跋涉,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她仍然“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让人落泪。在小说中,女孩的生命不是由女孩自己完成的,而是由她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来完成的,这是这部小说的独到之处。稍微有点品味的,可能会觉得这就是女孩的母亲——模范教师小米的悲剧。是的,这是她的悲剧。她一家三口住在一个只有七平米的小房间里。为了躲避成长中的女儿的耳目,她甚至不得不以古典美德扼杀人最原始的欲望,甚至造成了丈夫的人为阳痿。女儿在压抑的环境下发育不全,甚至患上了白血病。她对父母唯一的要求就是有一张张堪可以独处的床。为了这张床的位置,她夫妻两个东奔西跑,求助无门。她老公只好放弃刚学的专业“跳槽”,却没钱买礼物当敲门砖。丈夫残忍地借了100元买了一斤海参送给接收单位的主任,被主任“摔门而出”,因为是“60头”。她本身就是模范教师,校长大方承诺优先分配住房,却要经过局里“敲定菜”,一脸公事公办。过去的事实证明,在商业上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现在一切以底子为重”,她知道“底子和钞票一样值钱”,于是用63元买了一坨大虾,忍辱负重地走进赵副局长家,却发现赵的客人挤满了礼物,要求分房。赵新添置的大型冰柜足够冷冻300公斤货物,但赵的妻子还是觉得不够,副所长只好。赵副局长根本没打算给她腾房,因为一个电工也要房子,“不给房子就停电。”况且有人给局里写信,反映她给学生做家教,赚外快。赵副主任告诫她“要注意影响,模范教师不要带头争待遇”。副主任的官僚态度最终让她心灰意冷。最听话最温柔最善良最有爱心最有职业精神的女老师终于火了。她是“一个婊子的形象”,她甚至后悔,还不如让庸俗的“奸商”“承包她的知识,挣钱,高价租房,给女儿一张床”。很快,她为自己卑鄙的想法感到羞愧...如果这是一个悲剧,这的确是一个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特征的悲剧。在这方面,作者无疑取得了耐人寻味的成功。但是这个女老师的悲剧是建立在她女儿的悲剧之上的。如果说教师的悲剧只是反映了社会的某一个层面,那么孩子的悲剧则更具有普遍性。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对年轻的身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作品最后,女孩的母亲将一张写有分房申请的纸床叠好,放在女儿的骨灰盒下,既让人落泪,也给读者留下了意味深长的思考。人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吗?为什么会有这么悲惨的生活?这项工作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来说,不是一本小说能回答的。作品只是用生活中熟悉的一面在紧绷的社会肌体上割了一个小洞,剥离出几根有限的神经让读者梳理。读者会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这个悲剧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机体的坏死,而只是意味着整个社会机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输入新的养分。不用说,我们的社会经济还相当落后,就像一个贫穷缺氧的人,没钱吸纯氧,不得不长期大口吞咽污染的空气,在补充氧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伤害了身体。党和* * *已经并正在努力改变中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面貌的彻底改变不会一蹴而就。特别是不合理的社会分配,不仅造成贫富失衡,还会造成价值观的转变和人际关系的恶化。这可能是造成这个悲剧最现实最根本的原因。这里必须指出,作者的本意可能是想以这个女孩和她母亲的悲剧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这无疑具有警示作用,无可非议。但整部作品都被写得哀怨悲凉,几乎没有光。它满足于读者以泪洗面,甚至像作品中的女教师一样心灰意冷,这不能不说是作品的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