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冯小刚的电影大多取材于刘震云的小说?

冯小刚说,电影有个渠道,主要是从小说里来。打个比方,文学是枝繁叶茂,可能其中也有些枝枝杈杈。电影就成了“文学大树”上结出的果实,每场戏就是一个果实,由于电影的局限性,很难像小说表达的那样丰富,但却很凝练。

冯小刚认为,导演在寻找一个个好故事时,其实就是在寻找和酝酿一个个果实。以刘震云创作的《温故1942》剧本为例,全长约7万多字,拍成电影约合4个半小时,目前剪成了2小时20分钟。“我是用‘文言文的方式’在剪辑,能用一句台词的,就不用两句。这样一步步才酿出果实。”

“有一次刘震云对我说,好剧本的创作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靠一群聪明人坐在宾馆里搞‘头脑风暴’,另一种是笨人笨办法,就是靠两条腿走出来的,没有故事,就要到现实中去找故事。”冯小刚回忆起为筹拍《温故1942》,他和刘震云等组成的团队到河南、山西、陕西、重庆等地一路寻访,听老百姓讲故事,一路充实剧本细节和人物形象的过程。他进一步抛出观点:不是每个好的电影故事都能从天而降,好故事需要长期累积。他反对那种“化学勾兑”式的剧本创作。

针对圈内的“快餐式”电影创作,冯小刚直言:“现在很多编剧都是临时从老板那里领个任务,不过一周时间,一动笔就成,那是‘化学勾兑’,不是‘酿’出来的,不应该这么弄。”

刘震云提出,无论是写作还是拍电影,寻找好故事已成为中国创作群体中一种普遍的焦虑。他说:“有比寻找故事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培养人的见识。一个导演、一个作者能否讲述一个好故事,不仅是讲故事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的见识。”刘震云分析道,一个电影故事的膨胀和饱满程度,内涵的宽度和深度,都与创作者的见识有关。“小说和电影中的见识,实际来自于创作者在生活中的见识。对生活中每个细节的态度,反映了他的胸怀和见识。”

刘震云认为,中国电影需要有远见的创作者,而这样的远见卓识仍待逐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