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波兰为背景的小说吗?推荐
1,第三个女人1905第三个女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在历史小说写作方面的突出成就”。
2.老仆人颜路将这篇文章翻译自利佳·扎门霍夫编的仙客微型小说世界语版,父亲参考了《耶利米·柯廷》的英文版,略有增删。——译者后记
3.十字军骑士。波兰爱国小说
亨里克·先科威治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小说《你要去哪里》和短篇小说集已经被介绍到中国。《十字军骑士》是作者的另一部重要的历史小说。这本介绍中国读者的书将有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作家。
亨里克·先科威治1846年5月4日出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了波兰农民的生活,反映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1871年毕业于先科维治大学。从1872年开始,先科威治担任《新闻》杂志特约撰稿人,发表了一些讽刺小品和短篇小说。1876年,冼克维前往美国,在美国生活了近三年,见证了美国劳工和移民的悲惨生活。回国后,他写了政论文章《给美国的信》和一些短篇小说,如《为了面包》和《奥索》。在这些短篇小说中,魏徵揭露了美国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反映了波兰移民在美国的悲惨遭遇。后来,先科维治发表了《胜利者,巴尔杰克》等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描写了波兰人民的贫困生活,揭露了波兰地主的虚伪和外国占领者的残酷。从1883年开始,先科威治先后出版了《火与剑》、《激流》、《什洛·杜耶夫斯基先生》等历史小说三部曲,反映了17世纪波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同时也美化了贵族地主阶级。1894年至1896年,先科威治写了一部历史小说《你要去哪里》,描写了罗马皇帝尼禄的残暴统治和对基督徒的迫害。1900年,先科威治发表了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充满了对异族统治的愤恨和爱国热情。这部小说在魏徵和整个波兰文学的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16年11月14日,冼克维病逝。他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是一位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
十字军骑士反映了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波兰和立陶宛共同抗击条顿骑士团侵略,并在格隆瓦尔德一战中取得历史性胜利的辉煌历史。
波兰国家形成于九世纪至十世纪之间。当时波兰公国承认德国为宗主国。波列斯拉夫统治时期,波兰变得强大,在十一世纪初扩张领土,统一了波兰,摆脱了对德国皇帝的依赖。12世纪初,波列斯拉夫三世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他的儿子们,从此形成了封建政权。波列斯拉夫三世死后,德国封建领主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占领了波默罗伊。1226年,为了占领普鲁士人的土地,波兰马佐夫舍公国的康拉德大公决定将十字军东征时建立的条顿骑士团引入波兰,委托骑士团占领普鲁士。十字军占领了普鲁士,强迫当地居民像奴隶一样为他们耕种,同时引进德国移民建造了许多城镇和村庄,所以十字军占领的地区逐渐成为日耳曼人的。13世纪末,十字军巩固占领区,建立自己的国家,拒绝承认波兰大公的领导,觊觎波兰土地。强大的德国军事国家组织在波兰西部和北部的出现是对波兰独立的严重威胁。14世纪初,库亚维亚的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大公为统一波兰而战。1320年,他重新获得国王称号,并定都克拉科夫,结束了波兰的封建割据局面。1370年,波兰王位传给了匈牙利国王路易。路易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于1374年颁布了《科希策法典》,规定了波兰贵族的一系列特权,但作为交换,也规定了路易的一个女儿将来要成为波兰的王后。路易死后两年,根据“科希策法典”的规定,路易的小女儿贾德维加继承了波兰王位。此时的波兰还处于十字军的威胁之下,立陶宛西北部也受到了十字军的严重威胁。条顿十字军渴望与领地内的剑之骑士建立联系。当时剑之骑士占领了拉脱维亚,两个骑士企图占领被他们隔开的立陶宛领土,尤其是当
德国人为了在波罗的海建立强大统一的秩序国家而居住的地区。* * *同样的敌人联合了波兰和立陶宛。1385年,波兰贵族和Archaean,立陶宛大公,在Kraiwa签订了一个条约。根据这一条约,阿奇安于1386年来到波兰,与贾德维加结婚,并被加冕为波兰国王。波兰与立陶宛合并,是为了* * *应对十字军的入侵,收复失地。1410年,由于骑士团的推进,波兰和立陶宛反对骑士团十字军的战争终于爆发。双方在格隆瓦尔德交战。战斗的结果是,波兰和立陶宛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辉煌胜利,十字军几乎全军覆没。格隆瓦尔德之战彻底摧毁了十字军骑士团的力量,阻止了波兰和立陶宛对波罗的海沿岸土地的入侵,使十字军骑士团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在15世纪中叶彻底衰落。这场运动是波兰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在波兰人民中具有象征意义。
仙客·魏徵的《十字军骑士》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地再现了波兰的这段光荣历史。通过主人公兹皮什科与条顿骑士的亲密接触和尤伦德父女的悲惨遭遇等情节,有力地揭露了条顿骑士披着宗教外衣,行豺狼之事,专横跋扈,残忍暴力,任意践踏波兰民族尊严,摧残波兰人民生命,掠夺波兰人民财富等恶行。,使读者对条顿骑士的暴行感到愤慨,对波兰人民的反抗充满同情。
出于民族仇恨和少年无知,兹皮什科错误地挑战了骑士团的使者,被骑士团杀死,这是本书揭露骑士团罪行的第一个高潮。作者通过这个情节,第一次具体地向我们揭示了骑士们无视波兰民族尊严,目中无人的狰狞面目。
怀着巨大的民族仇恨,兹皮什科发誓要取下条顿骑士的三簇孔雀发冠,为达努沙的母亲报仇。在不知道对方来历的情况下,他攻击了十字军李奇登斯坦。虽然他的攻击被护送Richtunkstein的波兰著名骑士Powalla制止了,但他没有伤到Richtunkstein一根头发。Zpichiko的叔叔Mazko立即向Richtunkstein道歉,请求他原谅孩子的无礼。波瓦拉也曾为里奇通克斯坦求情,但里奇通克斯坦极其傲慢,试图以侮辱波兰骑士的人格作为原谅Zpichiko的条件。当他到达克拉科夫时,列支敦士登向波兰国王当面抱怨。尽管有两位公爵夫人和许多著名的波兰贵族的调解,李奇登斯坦还是坚持要杀死兹皮什科。列支敦士登肆意蹂躏一个邻国,其嚣张程度无以复加。他完全忽视了波兰国家的存在。波兰全国都讨厌这样。如果不是达努沙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及时救下了兹皮什科,兹皮什科也不会从里奇滕斯坦手中逃脱。正是条顿骑士的这一恶行导致了1410年的格隆瓦尔德战争。马茨科和兹皮什科发誓要与利希滕斯坦决斗,这是波兰民族与十字军之间民族矛盾的反映。
接着,作者通过对尤伦德父女的谋杀,进一步揭示了十字军的背信弃义和恶毒本质。当十字军背信弃义,残忍地攻击马佐夫舍时,约兰德的妻子死了。约兰德天生憎恨十字军,而他对秩序的抗争是正义的。然而,他对骑士的攻击使他成为骑士们的眼中钉。西格尔·弗里特、邓维尔等十字军最后设计从马佐夫舍宫中劫走女儿达努莎,并要求约隆德亲自前往西特诺接回女儿,承诺只要约隆德交还俘虏并送上赎金,到了西特诺就归还达努莎。然而,约兰德到了西特诺,却没有把女儿找回来,百般羞辱。最后,他被Ziggy Firyt砍断手脚,蒙上眼睛,砍断手臂,赶了出去。虽然兹皮什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达努沙,但是他找到的达努沙却被逼得精神错乱,奄奄一息,还没到家就死在了路上。著名骑士尤伦德,遭受如此屈辱,结局如此悲惨;达努莎是那么好的一个女孩,她和兹皮什科的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就这样被悲剧性地破坏和摧毁了。是谁破坏了波兰人民的和平生活?是谁制造了约兰德父女这样的悲剧?不是别人,正是十字军!作者以其感人的笔迹,通过这一情节,进一步将十字军骑士团肆意虐待波兰人民、欺凌波兰土地等恶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随着剧情的发展,作者对十字军的控诉越来越强烈。这些指控将小说对骑士们的曝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兹皮什科和尤伦德父女的遭遇,是波兰民族遭受十字军压迫和蹂躏的一个缩影。
作者除了用茨皮契科和乌隆德父女的故事集中生动地揭露了十字军骑士团的侵略罪行外,还在许多地方直接描写或提及了十字军骑士团对波兰和立陶宛人民的压迫和残酷,并将这些描写作为茨皮契科和乌隆德悲惨遭遇的背景,使他们紧密呼应, 这更有力地说明了Zpichiko和Ullund的经历不是偶然的、孤立的、个人的,而是作者在小说中所描述的事件获得了典型意义,使我们充分而具体地看到了十字军骑士团对波兰、立陶宛等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看到了十字军骑士团确实是波兰人民最凶残的敌人,是波兰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
这部小说最后描述了格伦沃尔德战争。波兰和立陶宛联手,同仇敌忾,合力抵抗侵略,取得辉煌胜利;而马茨科和兹皮什科终于找到了他们的敌人——利希滕斯坦,报了一箭之仇。这是整部小说合理的结局,为波兰和立陶宛人民带来了正义。小说真实地表达了波兰和立陶宛人民对敌人的仇恨和爱国热情,描写了他们的英勇战斗和敌人的惨败,不愧为波兰和立陶宛人民反侵略战争的颂歌。仙客魏徵之所以赢得波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正是因为他充满了爱国热情,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意志,歌颂了祖国的正义斗争。十字军骑士可以说是格隆瓦尔德战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纪念碑。
小说也有很多艺术特色。作者善于运用“悬念”的手法。他经常问一个问题,但他拒绝解决它。只是在故事经历了种种波折,情节发生了变化之后,作者才想出意想不到的办法来解决小说中的戏剧性矛盾。所以读者无法预知故事的结局,只好顺着作者委婉细致的描述,一口气读完故事。这种技术非常迷人。作者的叙述也是错落有致,流畅自然。整部小说犹如一股清流,时而在山石间翻腾激荡,时而在蜿蜒的峡谷中跳跃奔跑,时而在平坦的沙滩上缓缓流淌,让读者在阅读这部长篇小说时并不感到乏味,而是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进入作者安排的境界。在小说中,作者还以丰富多彩的风格描述了14至15世纪波兰人民的生活。波兰贵族领地上的城堡,波兰人民的风俗习惯,中世纪的骑士制度都在作者的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兹皮什科用手从新鲜的树枝中挤出汁液,波瓦拉在骑士的宴会上徒手卷起羊皮纸般的钢刀,都是传奇。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很有个性。英勇无畏的兹皮什科、聪明谨慎、勇敢坚强的马茨科、单纯朴实、美丽动人的达努莎、热情豪放、活泼可爱的亚金卡,都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甚至一些次要人物也有不同的面孔和性格,比如哈拉瓦的忠诚和机警,桑德鲁兹的即兴,德劳施的正直和慷慨。作者写的不多,但都很生动。这些人物各有特点,读者绝不会混淆。
作者写这部作品时,波兰正被瓜分,普鲁士、俄国等占领国加紧一致行动,企图在19世纪下半叶摧毁波兰民族。在普鲁士占领区,占领者推行德国化政策,赶走非德国臣民的波兰人,在学校废除波兰语,加紧迫害波兰报刊,残酷镇压敢于反抗的波兰人民,歪曲历史,歌颂条顿骑士为德国统治开辟道路。在俄罗斯占领的地区也推行了类似的去政治化政策。因此,波兰民族与占领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极为尖锐,波兰人民以各种形式与外国占领者进行了英勇激烈的斗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者显然不可能直接写出反对外国占领者的作品,于是他找了一个历史小说的体裁,借古喻今,揭露外国占领者对波兰民族的血腥统治,激励人民奋起反抗外国占领者。像《十字军骑士》这样的作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激发人们的斗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格伦沃尔德战役的胜利这一历史事件无疑极大地鼓舞了波兰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作者用波兰人民历史上的胜利等事例激励同胞,坚定了他们取得胜利的信心。这部小说的出版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