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守望者是什么

1《麦田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作者是捷罗姆·大卫·塞林格(J. D. Sallinger)191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早年参过军,这部小说是他目前出版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51年。《麦》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同时也使作者举国闻名,因为一些评论家谴责这部小说为非严肃文学,该书曾经被某些社团列为禁书,随后还成为文学〈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审查、猥亵等问题的辩论中心。

这本小说虽然争议很大,仍然受到大批读者的喜爱,它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这部小说带有作者年轻时一段自传的性质,小说讲述了一个16岁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在暑假前际因为5门功课有四门不及格被学校开除后,在极度压抑、颓废、矛盾中度过的几天经历。早熟但幼稚的霍尔顿发现现实世界的丑恶跟他理想的童年世界的“纯真”形成巨大的反差、在看到了成人世界的种种丑恶、虚伪后沉湎于理想、纯真的童年世界里不能自拔,一直幻想能做个“纯真”保护神,最后精神几乎崩溃,被送进一家精神病医院疗养。在医院疗养康复中他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的故事。

《麦》客观又深刻地指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成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如酗酒、功课压力、精神压抑、性行为等。

捷罗姆·大卫·塞林格还写过《年轻的人们》。后来人们流行把鸭嘴帽反戴,正是由于模仿小说里面的主人公 。

乐队成员:主唱:肖玮 吉他:刘乐 贝斯:大乐 鼓手:苏阳

乐队最早组建于1992年,乐队成员均为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乐队已初步形成。

乐队以成员***同喜欢的美国作家赛林格的同名畅销小说《Catcher in the Rye》取名为:“麦田守望者”。

1994年圣诞节,乐队在北京“轩豪夜总会”舞台上首次公开亮相,从此宣告了他们演艺生涯的开始。

1996年,“麦田守望者”乐队正式签约红星生产社。

1998年5月8日,麦田守望者乐队赴香港参加“Levis Body Language Battle of the Band”演唱会,此次演出是由“Levis”赞助的纯乐队性质的演出。同台献艺的有香港的“ZEN”、Joey Tang及乐队、NT、Screw及台湾的“张震岳及乐队”、“陈奕迅及乐队”等。作为大陆流行音乐“新希望”的代表,“麦田守望者”不负众望,现场观众反映十分热烈,演出获得圆满成功。之后,“麦田”还接受了《星岛日报》、《电影双周》、《东方新地》、《Best Bug》、《东Touch》、《壹本便利》、《明报周刊》等媒体的采访,并接受了香港有线电视的现场直播访问。

1998年6月,乐队推出首张专辑《麦田守望者》,制作人为张亚东,由红星生产社出品,北京京文音像公司发行。

作为专辑第一主打歌《绿野仙踪》连续登上“北京音乐台”《中国歌曲排行榜》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歌曲榜”冠军宝座,并在全国各地电台排行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998年8月,乐取再次赴香港为其首张专辑《麦田守望者》做宣传,同期参加CRII(香港商业2台)举办的“组Band狂热”演出,他们以嘉宾身份演唱30分钟,观众反映非常热烈,“麦田守望者”成为此次活动的焦点人物。同期参加“太阳计划”及“叱咤903”两场演出,同样取得巨大成功。演出之后接受了香港电台、《电影双周》、《号外周刊》、《Yes周刊》、香港有线电视、《TVB周刊》等香港媒体的专访。

1998年8月29日,乐队参加由《音乐生活报》组织的为灾区赈灾义演活动。同台演出的还有崔健、Again、臧天朔等国内知名乐队。

1998年底,《绿野仙踪》的MV被选送中央电视台参加第五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1998年12月第三次赴港,参加红堪体育馆“滔滔两岸摇”摇滚演唱会。

99年2月,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评选“最受欢迎乐队奖"。

99年9月,应邀参加青岛啤酒节开幕式演出。

99年9月,在京参加由北京音乐台、香港[V]音乐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V]红星2000新音乐发表会”。

1999年9月,开始进棚录制第二张专辑,这张专辑仍由张亚东担任制作人。

99年10月,开始录制新专辑,暂定名为《Save as......》.

99年11月24日,再次赴港应邀参加香港商业2台举办的“拉阔音乐演唱会”,与张亚东***同出任嘉宾。

2000年1月,第二张专辑《Save as》出版发行。

2000年3月24日,红星生产社与北京泛音(FINE)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麦田守望者 SAVE AS音乐中国”新片发布专场演出,受到同学们空前热烈的欢迎。同时“麦田守望者歌友网”也于当天正式成立。

2000年3月26日,“麦田守望者”赴港为其新专辑《SAVE AS》做海外宣传及现场演出。

2000年4月6日,“麦田守望者”赴意大利参加名为“BIG Torino 2000-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Young Creativity”的文化交流活动。

2000年5月-6月,“麦田守望者”出任Channel[V]音乐台发起的“[V]人类、新思维”行动的“行动大使”,分别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和北京工业大学的校园音乐会。

2000年8月18,“麦田守望者”乐队参加北京音乐台2000年第一季度季选颁奖活动,主打曲《电子祝福》荣获季选“十大金曲”奖。

2000年8月26日,《电子祝福》荣获“雪碧我的选择-----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季选奖,并应邀参加于8月26日在上海大舞台举行的季选颁奖典礼。

2“麦田守望者”是北京新一代摇滚群体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乐队。乐队成员普遍受英国音乐影响,因此其音乐具有英式摇滚的特 征,特别是继承了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的punk/New Wave音乐的传统,并与同期在英国新兴的Bripop音乐有很优美的旋律,作品短而精巧,不过渲染吉它solo,要求各样乐器和人声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自主而均衡地发挥。音乐的多样化使“麦田”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可听性。从180余拍的Hard Core,到低迷回旋的Hew Wave;从激越的老式Punk,到幽婉、抒情的Ballad,“麦田守望者”从音乐展现出一个朴素、含蓄的英式音乐元素为背景的,自由而轻松地激扬北京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情感的音乐空间。

这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名字:麦田守望者。这名字的灵感来自于他们大家都喜欢的美国作家赛林格的同名畅销小说(《Catcher in the Rye》)。大家知道,这本书是美国六十年代非主流文化的先声。麦田,在书中被用来象征少年人的欢乐园,可隐藏、可嬉戏、可贴紧大地、可沐浴阳光。对一个热爱捣蛋的少年来说,成长的过程是烦恼的。因此,麦田里面要一个守望者,它能看护着,以防其跌落深渊。这种少年稚气,正是北京新生代摇滚组合 —— 麦田守望者的真实写照。

“麦田守望者”组队于1994年10月,队员均为理工科的大学(毕业)生,其中三人来自同一高校,相同的教育背景使队员具有相似的观念认知和表达方式,继而在音乐上得以团结一致。

同时,乐队对摇滚音乐的理解则趋向、朴实、含蓄,所以乐队在成立伊始便拒绝了Heavy Metal和 Grunge,确定了英式摇滚的方向。其间适逢英国New Wave of New Wave运动的爆发,乐队获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充足的信心。

这种由生活态度、个体性格和教育背景带来的新的文化观念使“麦田 守望者”具有了独特的精神风貌;充满学生朝气的、健康的形象、自由的、乐观的、热爱生活的态 度和理智的、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的摇滚音乐圈是明显地欠缺一种动力,一种不同的思维。他们将带着你一边在绿野中徜徉,一边聆听他们呤唱着的希望。

自组队以来,“麦田守望者”凭借自身的音乐感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迅速提高。同时乐队在数次大型演出中亮相,获得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并且乐队受到在京外籍人士的喜爱,应邀长期在 Poacher Inn/英国酒吧演出,被观众称为“Punchiest band in town”。迄今,各地的许多音乐人士都听了乐队的作品,并对“麦田”给予肯定甚 至热情地赞扬,特别地称“麦田守望者”,超越了技术和形象。

作为一支年轻的乐队,“麦田守望者”没有从形式到内容的一切束缚,他们勇于尝试自己感兴趣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法,并且保持着难得的原始而生动的活力和激情。“麦田守望者”所自我塑造的真实和热情,他们的音乐观念和实践,在北京的新音乐园里是一个新开端,正如一些圈中人士所评,“麦田守望者”是一支有希望的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