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顺治皇帝废帝后回到科尔沁,生下一子。这个儿子的结局是什么?
(孟剧照)
在清朝275年的历史中,只有一位皇后被废除,这位皇后就是博尔济吉特盟顾青。据史料记载,博尔济吉特原是蒙古王室的姓氏,血统非常高贵。满清建立以来,为了巩固与蒙古的联盟,满清皇室的皇后和妃嫔大多出自这个姓氏。
孟的父亲是科尔沁亲王卓力克图。
历史上,吴克善能力一般,几乎没有立过战功,但却是清朝第一个被分封、可以由世袭继承人取代的太子。他之所以被满族善待,和他的女人有很大关系。
吴克善非常擅长与满族皇室打交道。皇太极当政时,极力将自己的姑姑孟谷哲嫁给皇太极做皇后,从此确立了自己在蒙古贵族中的重要地位。
因为孟家哲很久没有生太子了,为了巩固家族和满清皇室的关系,吴克善把自己的妹妹穆卜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后,嫁给了她做公主。
但是,木不台接连生了三个公主,却没有看到一个王子的诞生。于是吴克善将另一个妹妹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入宫后,受到皇太极的宠爱,生下了一个太子,可惜太子早逝。无法承受丧子之痛的海兰珠不久后也去世了。她的死,让皇太极无心争夺天下,不久她就病了,跟着。
尽管如此,吴克善通过这些婚姻获得了很多好处。因此,他在顺治继位后,决定把女儿孟再次送进宫做皇后。
(吴克善剧照)
此时这件事对吴克善来说并不困难。
首先,顺治皇帝是孝庄皇太后所生,与孟有亲戚关系。此外,孝庄皇后也希望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在清朝的后宫中有权势,所以她赞成吴克善的想法。
第二,顺治皇帝的叔叔多尔衮是摄政王。由于顺治皇帝年纪轻轻继位,母亲身体虚弱,儿子年幼,在与其他王子博弈获胜后,成为唯一掌控国家大事的人。为了将来继续控制顺治皇帝,他选了孟为顺治皇帝。
公元1650年,多尔衮在关外打猎时从马上摔下来,重伤而死。顺治年仅14岁,却能执掌朝政,次年娶了孟为皇后。
此时的孟美貌、聪慧、乖巧,孝庄皇太后又处处照顾她,按理说她的皇后地位会一直延续下去。出人意料的是,仅仅过了三年,顺治就坚持要废除她的皇后地位。
这太尴尬了。
本来顺治从小住在宫里,被多尔衮打压,被多尔衮束缚,就更见不到孝庄太后了。所以多尔衮死后,顺治虽然有能力领导政府,但一直怀疑李傕不够。再加上我被压抑了很久,内心深恶痛绝。但毕竟多尔衮不久前去世,不方便马上清算多尔衮,于是的怨气全部发泄在了孟身上。
孟是多尔衮选定的皇后。顺治虽然对这桩婚事不满意,但害怕多尔衮的权势,只能答应。因此,他们结婚后,顺治并没有像孟那样。
顺治之所以提出废除,是因为孟嗜奢如命,侍奉皇室的都是珠光宝气,毫无用处,不计后果。吃饭的时候有个非金的,让我不开心。"
顺治还说孟“容止是个漂亮的女人,而且她也很聪明。”。它在心里,我嫉妒它。如果我看到那个样子,我很讨厌,想死。虽然我动了手,但是我没有猜中,所以我一直躲着,没有和他见面。"
(顺治剧照)
顺治说这话,当然也是有根据的。
孟自幼娇生惯养,衣食无忧。这与顺治平日所要求的节俭,颇有突破。
此外,据《大清约稿》记载,“后来,我嗜奢,嫉妒,执迷不悟。”
换句话说,孟平时在后宫里骄横跋扈,但每当看到顺治接近其他妃子,就发脾气。随着矛盾的升级,蒙不被顺治喜欢,然后来了,更加坚定了顺治废后的决心。
这件事,孝庄太后不同意,朝臣也不同意。但顺治执政,最终影响了大家的意见,达到了废政的目的。
孟最终被贬为一个安静的公主,住在另一个侧宫。此后,清朝的史料中就没有关于她的记载了。
那么,蒙最终是否如《朝鲜王朝实录》所记载的那样,回到科尔沁草原并生下一子呢?因为书中记载这个儿子在康熙四年的时候是14岁。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因为如果蒙真的带着身孕回到科尔沁并且生下来,孩子最多11岁。不知道是朝鲜王朝的记载不对,还是年代不对。
无论如何,孟被废除后,就不能再嫁了。造成这种悲剧结局的原因,一方面是政治,另一方面是她的性格,最终促成了她不幸的人生。
(参考史料:皇后之孝,清稿,朝鲜李氏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