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原四世之孙:刘向,著有《列女传》、《新序》等传世作品。
刘向楚用父亲的影子当医生,后来当了医生。当宣帝被选为儒生时,他被要求提交几十首诗和赞美,官员去办公室给医生提建议。当他在元帝时,他被派到完颜政去做报告。因屡次上书,他弹劾宦官、史贤及外戚徐、史,两次下狱。他被免为庶人,隐居十余年。皇帝即位后被激活,拜中郎将,领三辅下水,迁光禄大夫,在钟磊当校尉。刘向多次上书,建议削弱外戚的权力,很受皇帝的称赞,但最后都用不上。他憨厚老实,不讲究尊严,诚实快乐,专心读书,白天背书传,晚上看星星,经常通宵达旦。刘象熙说五行灾异,用它来论证现实政治。他学识渊博,受命整理五经书记、哲人诗词赋近20年,为古籍整理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别录》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而* * *傅锐由同类演绎并沿袭下来的上古至秦汉的灾异记录,被写成11篇《洪范五行传》,是中国最早的灾异史。文学擅长辞赋和散文。《汉书·文艺志》载有33篇辞赋,大部分已失传。只有《酒坛》是屈原的九章之作,人生经历的感受寄托在屈原的文字记忆里。他的一些杂文在古籍中有发挥和记载,如《剑影长陵书》、《战国策·叙录》等,叙述简单,论证通顺,悠然自得,对唐宋时期的古代作家有一定影响。他们还收集前代的历史轶事,撰写了《说苑》、《新序》、《女传》,其中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文学特色的故事是魏晋小说的先驱。明代刘子政集,收录于汉魏六朝130集。
第四年(前66年)任封号两年(前60年),修谏为大夫。
建平任谏官四年(前58年)
甘露三年(前51年),任黄门大夫。
甘露三年(前51年)被任命为大夫,对此事出谋划策。
元初元年(前48年),元帝即位。他忠于宗室,明朝有行,被贬为散骑。完颜政被任命为完颜政。后因反对宦官宫鸿、石贤而入狱,免为庶人。
建国元年(建国前32年)登基为帝,让九卿召拜为中郎将,让三辅掌水。几个仪式之后,光禄博士被感动了。学校里的五经书记。
阳朔二年(前23年),任中书校尉,最终,校对工作由儿子刘欣继续。
刘奉命率校秘书,《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目录。治《春秋乙梁传》。他写了《九叹》等33首辞赋,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今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他的著作《五经与依桐》是阿清王朝的马国汉编著的,《山海经》是他和儿子刘信* * *编著的。原文集已失传,明朝将其编为刘集。
主要贡献来自《韩曙文艺志》的序言,百家书的命运是命运多舛的,而书籍的来源是复杂的:
《春秋》分五部,《诗》分四部,《易经》有几个家族流传下来。战国时期有真伪之争,诸子之言混淆不清。到了秦朝,是诸侯毁文作弄。汉兴改变了秦朝的败局,大量藏书,开辟了献书之路。至孝时,书缺朴质,礼崩乐坏。圣者羞愧地叹了口气:“非常抱歉!”所以建藏之策,著书之官,各派传说,都充斥着秘室。到他做皇帝的时候,书已经相当散了,使得拜者陈农在人间求了一封遗书。
在“真伪之争”、“文章亡国”、“收藏大量文章,拓宽赠书途径”、“诸子传说保密”、“人间求遗书”的大背景下,书籍的流通、创作、整理都会受到影响,产生一些异常现象,需要认真鉴别。王保贤先生指出,汉朝当了皇帝,文章数量大增,藏书也很多。“刘向依仗自己是著名学者,朝野知名学者,属于刘宗室。有了整理皇家藏书的机会,又有了接近元二帝的便利,他理所当然要在整理重要典籍方面形成自己的体系,与其他经学派别相抗衡。他起草的文章数量和文章都和旧的不一样了,连书名都要重新起草。”
熊铁基在《刘向校书详解》中说:我们今天所见的西汉及以前的古籍,其章、字乃至某些书名,都是刘向校订的。当时几乎所有的书籍都被他们理解、认可甚至改造,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这一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以为后人乃至今天所读的先秦古籍都是原著,必然会产生与历史真相不符的误解和结论。历代很多学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质疑和争议,于是就有了指伪的著作。从现存的书籍记载和相关记载来看,有些书完全是新编的。比如列子陆淑...可以看出,刘翔已经完整地编撰了一本新书《列子》。百家争鸣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正统起源。当时刘向整理的是濒临灭绝的哲学家的零散碎片。虽然没有这些哲人的十部古籍,但刘向在整理先秦哲人古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主体作品《新序》是一个带有讽刺和劝诫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它是一部收集了舜、禹乃至汉代的史实而编撰的书。原书30卷,今天10卷。北宋曾巩修订,记录了宋玉对楚王说的话,列举了下里巴人、杨阿、秋露等楚地流行歌曲。
《说苑·说苑》又名《新苑》,共二十卷* * *,按各种类型记载春秋战国至汉代的轶事。每种类型之前总说后面会加注释。其中主要描写哲人的言行,很多篇章都有关于治国安民、国家兴亡的哲学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念。对先秦到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进行了分类编辑,收录了作者的评论,充分发挥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列女传》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妇女史。作者是西汉儒生刘向,但也有人认为这本书不是刘向写的。所以一些现代流行版本的作者会匿名。有人认为现代版是在刘翔做的版本上加了几篇文章得到的。
《别录别录》是国内第一部有标题、有解题的综合分类目录书,共20卷。汉成帝时,刘向奉命参与整理宫室藏书。整理完后,他写了一个简明的摘要,编成了《别录》。共603册13219卷,分为六大类38种。每个类别前面有一个类别顺序,每个部门后面有一个部门顺序。描述的内容包括:书名、校勘过程、作者生平思想、书名含义、著书理由、书的性质、批判的思想、史实、是非、学术渊源分析、书的价值。前言前有统计,类目后有统计,书末有合计。他的儿子刘欣据此删繁就简,编辑了《七观》。别录失传于唐代,其轮廓今据《汉书·艺文志》可查。
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期、秦汉之际人们编撰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长短、故事、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刘向在命名为《战国策》之前编辑。全书三十三篇,按国别编辑。分别是:西周1个,东周1个,秦5个,齐6个,楚4个,4个,魏4个,朝鲜3个,燕3个,宋魏1个,中山1个。记载的史实是从东周镇定帝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65438年+公元前06年),***245年。学术观点主张诸子刘向、刘欣是儒学统一为经学后,重新研究、整理百家著作和学说的重要人物,强调要向他们学习,以改良儒学。
在系统整理《管子》、《晏子》、《韩非子》、《列子》、《邓》、《关印子》、《子》、《战国策》的基础上,认为它们都符合儒家经典。例如
刘向的作品,刘向说:《管子》书,为富国强民服务,说什么重要,能明白其中的义。①荀卿之书,其陈望道甚易,其书堪比传记,可作为方法。至于道教,刘向认为(道教)要坚守基本,清净无为,对待身物,要恭敬不惧,这是符合六经的。此外,在《说苑》和《新序》中,他直接采用并假借哲学家的名义表达自己的政治和学术见解,这实际上是对哲学家治学的一种肯定。当时,刘向、刘欣父子大力提倡诸子之学,对削弱官方学术思想的统治,解放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早年《枕中洪宝元书记》“书上说神仙使鬼成金,邹衍延寿”,深受玄思影响。之后在石渠阁参加五经讲学,深受现代文学经学活动的影响。后来他在论述历代变法和国家政治的得失时,又拿出当今文学家的风格,以阴阳五行为立论依据。他在元帝做官,在周公时谈及祥瑞、尤历时,把春秋时期的灾难归结为“祸不像现在这么厚”。上面引用了皇帝登基时的官印。以臣自以来主政危国为依据,宣称“王祖父之坟在济南,其梓柱生枝叶,助其出家”,“事无二大,王刘不和”。这说明刘翔的历史观是神学的。他的思想反映了西汉王朝衰落、皇族失势的悲观情绪。
神学观点《汉书五行志》保存刘向《洪范五行传》约152篇。其中灾难与皇后、公主、贵妃、外戚的关系约三十一篇,灾难与君主失势、国家败亡的关系约三十九篇。这既是他政治立场的学术反映,也是他有意利用阴阳五行学说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汉书五行志》还收录了73篇关于刘欣《洪范五行传》的文章。虽然讨论的对象基本都在刘翔讨论的范围之内,但没有一个是和刘翔一样的。
虽然我相信“天命所赋者富,不绝于姓”,“自古今无不朽之国”,但我相信“有智慧者自无形中得福,能防患于未然”,能“刘之长安,不失其国”。这就相当于说,命运还是可以靠人力转移的,或者至少可以延长更长的时期。在刘鑫的遗产里,你看不到这样的说法。根据《汉书》保存的资料,历代王朝的兴衰都是按照五行的顺序进行的。按照这个顺序,王莽用土德继承韩的火德应该是顺理成章的。王莽临终时说:“天生德行胜于布施,汉兵如布施!"
在修订皇家图书馆时,这种神学的历史观很少被使用,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