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闻:诸葛亮为何最终选择姜维做他的的接班人?

导语: 为什么诸葛亮就一定要选择姜维做他的接班人呢?换一句话说,诸葛亮择才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姜伯约而不能是其他人呢?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朝中大权有诸葛亮掌控。因为北伐支持者甚少,所以诸葛亮内心忧惧,曾经两次给后主刘禅上表,阐述北伐的意义。诸葛亮在慢慢寻找着继承人,谁能够承担兴师北伐的重任,真的很让诸葛亮大费脑筋。后来,围攻天水的时候,名将赵云竟然被一无名小卒打败了,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叫姜维,然后诸葛亮用计收降了姜维,终于把平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嘱咐他继续兴师北伐。

在蜀国阵营中,姜维属于后来者居上的人物,是蜀汉小朝廷的第五代掌权人,三国后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他审时度势,继承诸葛亮遗志,高举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最为现实、实用的战争策略,九次北伐,虽然各有胜负,但其不改初衷,誓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天斗地精神,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业政治家风范,直追他的革命导师诸葛先公。特别是经罗贯中先生的巨笔如椽描写,更是在演义版的中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其力挽狂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情结更是感动了无数的江湖草民。姜维可谓是生的伟大,死得其所。

在陈寿所著《三国志》里,姜维春秋大义的形象丝毫不逊色于演义版里栩栩如生的描写,可见主流媒体与江湖传说相互佐证,陈罗二人英雄所见略同,都不吝给予姜维极高的评价。只是在惯以成败论英雄的后世史家眼里,姜维被扭曲成了一个劳师疲命,不知体恤民情的战争狂人,是导致蜀汉小朝廷短命的掘墓人,这样的史论是极不公平的。当是时,三国鼎立中,蜀汉与曹魏、孙吴两家绩优股相比,只能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垃圾股,实力最为弱小,且偏安一隅,人少地狭,假使不是诸葛亮和姜维勉力维持,尽量把战争的烽火狼烟引到外围,把人民内部矛盾巧妙的转换为敌我之间矛盾,恐怕仅仅是内部争斗以及强敌压境,蜀汉想要在夹缝之中苟活42年,则根本是不可能的。

姜维很好的接过了老一辈革命家薪火相传的火种,矢志不移的把红色接力棒的战争游戏尽量延续下去,无比坚定的诠释了诸葛亮光复汉室,一统中原的雄韬大略,并竭尽全力举一国之力勉为之,虽然力无所逮,最终身死被执,但仍然无掩其光辉的人格魅力,忠勉勤苦,耿耿忠心。退一步说,依诸葛亮的鬼神不测之术,未必就算不到姜维最终逃不过的悲剧宿命。匡扶汉室,讨伐 *** ,在巨大的现实差异面前更像是一个江湖传说,根本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冰雪之峰,挑选了姜维做接班人,其实就是给姜维套上了一个毕生摆脱不了的枷锁,可是姜维仍然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条道路,尽管革命的道路越走越窄,后来直接的走进了死胡同。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诸葛亮慧眼独具的挑选了一个忠实的信徒,注定这个姜伯约和他一起走向幸福的殉道,然后凤凰涅磐,如流星般璀璨,渐成历史中某种定格的永恒。似乎也可看出姜维受人之托,终人之事,君子坦荡荡的侠肝义胆,好一个姜伯约也。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就一定要选择姜维做他的接班人呢?换一句话说,诸葛亮择才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姜伯约而不能是其他人呢?这与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的处事特点,以及选拔领导干部的择才用人标准有关,也与姜维的性格特点密切相联,更重要的是与当时天下大势以及蜀汉内部错综复杂、微妙的人事关系有关。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姜维,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权衡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姜维实乃当时情形下最佳人选,非彼莫属,我们尝试着分析之。

诸葛亮在没有得到姜维前,最为看好的接班人是马谡。

《三国志》上说,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做过成都令和越西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刘备这个人别的好处不多,但是特能识人断才,他在世时曾劝过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亮听不进去,以谡为参军,参要军政大事,且每每通宵达旦,甚至将马谡视为己出,像父子一样,少不了把毕生绝学予以传授,可是马谡太不争气,首次登台亮相就砸了锅,在街亭一战中刚愎自用,损兵折将不说,还丢失了这个蜀汉前沿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直接导致了此次出师北伐只能以失败告终,无奈诸葛亮只有挥泪斩马谡,诸葛亮为什么对马谡好?因为马谡兄弟五人皆有才名,特别是其哥哥马良,本就是诸葛亮荆州集团的重要谋士,且与诸葛亮交好,把诸葛亮比做管、牙之士。马良死后,诸葛亮更是对马谡照顾有加,原本期待小鸡脱毛以后变凤凰,委以重任,谁知道马谡是个纸糊的灯笼,高分低能,见光就死。诸葛亮的伤心是有原因的,因为潜在的接班人根本就服不了众,还丢人现眼,伤透了领导的心。在接班人的考察中,马谡第一个出局了。

第二个可以参考的人是魏延。

魏延此人也是整个三国时期蜀汉政权里最被忽视的人物,此人文武双全,智勇过人,且战则必胜,最难得的是魏延的战争大局观是蜀汉上层集团里最为稀有难得的,应该成为领导们寄予厚望的不二人选,可惜知人善用平素待魏延甚好的刘备早早就驾鹤西去了。而诸葛亮对此人是极不感冒的,并且早在魏延投诚时就险些被诸葛亮借口杀掉,魏延被诸葛亮边缘化是有原因的,其一,此人既不是刘备借以发家的核心集团人物,也不是诸葛亮荆州集团的重要分子,而是投诚反水过来的,是第三种人,而第三种人的作用只能是杀伐绝断的利器。其二,诸葛亮为人沉稳且戒急用忍,而魏延为人刚猛且自负,喜欢纵论天下大势,以显其卓尔不凡,两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其三,整个上层集团里,只有魏延可以挑战诸葛亮权威,并提出了一劳永逸解决战争的绝妙奇计,兵出子午谷,但是因为诸葛亮的谨慎,此计被否决了。但是诸葛亮深知魏延的才能,也只有自己活着时可以驾驭,身死后依魏延的军事才能,没有人可以制衡,很有可能魏延会把蜀汉带入一个急进冒险的境地,那样将是对自己倾毕生之力一统中原的伟大事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魏延的被铲除,很有可能诸葛亮早就算计好了。

还有两个人可以做为考察对象,蒋琬和费t,此二人虽有贤名,但都属文官集团,治世可以,督军非其本长。蒋琬,零陵湘乡人,是荆州集团后期重要人物,不过初始并非为刘备看好,因其不修边幅,放浪形骸,差些被刘备治罪,多亏诸葛亮从中斡旋,知其托志忠雅有高才,诸葛亮死后,荐为尚书令,继承了其宰府中重要职责,可是终究文人论兵,其想法是之所以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准备多作舟船,从汉、沔袭击魏国,旁人告诉他,如果不能攻克,逆水返还,岂非更难?仅此一点可以看出,诸葛亮把军政大权交给他,其实是极不放心的。还有费t,此人与益州西川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最终却投靠了诸葛亮,在诸葛亮死后,虽然很好的保住了蜀汉基业,但是对姜维用兵却有着极大的限制,每每出兵不过数万,历史上有人指出正是蒋、费的重文轻武,导致了蜀汉的兵凋民散和有关战时动员令在上层集团的意见分歧,诸葛亮举荐此二人担任文官集团首脑,更多的是为姜维的出山做辅垫,姜维才是诸葛亮的真正继承人。

诸葛亮选择姜维在后蜀汉时期做军事主官,宰辅大臣,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由,以前史家很少注意到。昔日驰骋疆场的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老的老,死得死,是否因为身边真正能堪大用的军事指挥人员已经凤毛麟角了?未必如此,人杰地灵的川府之地还有许多能征惯战的勇将,帐下猛将虽非如云,但毕竟还有王平、张翼等等老成持重之人,那么为什么会最终选择一个乳臭未干年方弱冠的少年之人呢?这恐怕就是诸葛亮难与人言的内心隐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