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用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九?一八?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了解历史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感情。

 老师:制作课件。

 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影视系统演示。

 教学步骤:

 导入:幻灯片显示:

 师:看到这两个数字,同学们知道这两天里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生:前面一个是?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成功发射日子,后面一个是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时间。

 师:是啊。这是两个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日子,我们都充满了自豪感。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忘怀这个令我们耻辱的日子。

 1931.9.18

 幻灯片显示: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3?)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3?)

 怪诞(d?n ) 亘古(g?n ) 默契( q?) 污秽(hu? )

 炽痛(ch?) 嗥鸣(h?o) 谰语( l?n )

 三、整体感知。(10?)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

 [要求]:

 1、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

四、自主研读,合作探究。(20?)

 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

 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用原文回答)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

 [问题三]:他的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四]:他对故乡有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五]: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

 [问题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问题二]:作者热爱家乡,可故乡被日本人侵占了,回不去。

 [问题三]:作者的故乡关东原野是一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从作者对家乡的回忆可以看出。

 [问题四]:深切怀念、热情赞颂、忧伤回忆、愤怒呐喊,从作者的倾诉和誓言可以感受到。

 [问题五]: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即?呼告手法?,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学生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土地的眷念之情,体现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五、反思,总结。(3?)

 1、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

 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

六、课堂小结。(2?)

 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

 1、写一首同名诗歌 ?《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2、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写过的可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回忆东北大地 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

 倾诉 回到母亲(故乡)的身边,为她而战斗而牺牲 誓言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新课

 1、 播放音乐《松花江上》,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

 2、导语

 同学们,?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而关东的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作家端木蕻良再也遏制不住强烈的心情,写下了《土地的誓言》。

 二、 初读,感知誓言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扫除阅读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家乡的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师归纳:作者发出了?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作者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

 3、指导学生朗读?誓言?部分。可采取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初步感受作者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

 三、 细读,品味情感

 1、 品读一

 1)作者面对家乡的土地为什么会发出誓言?请阅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思考,补充下面的句子。

 (屏幕出示问题:作者之所以面对家乡的土地发出铿锵誓言,是因为 。)

 2)师生交流。

 教师归纳:家乡的土地是如此的 美丽、丰饶、神秘,作者的内心对她充满了赞美和依恋之情。

 3)教师请一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朗读第一段中的精彩片段(或者播放朗读录音),讨论:这位同学为什么读得如此动人?

 教师归纳:抓住?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总是?不管?即使?都会 这些句子,读出自豪、喜悦、激昂的语气,描写神秘的地方要用深沉、舒缓的语气来读。)

 4)学生再次品读第一段中的精彩片段。

 2、品读二

 1)再读课文,寻摘最能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语句。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 ?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②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③?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④?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师生交流。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句子,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对家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经的憎恨的复杂情感。)

 2)思考:?泛滥热情?和?埋葬欢笑?两个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归纳:表现了作者决然不同的情感。

 追问:课文一、二两段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品析、归纳:第一段写作者常常想起关东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3)深情朗读课文。可采取教师范读,学生赛读,评读等形式进行,让学生读出激qing,读出高潮。

 4) 朗读小结:

 教师归纳:朗读这两段文字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或舒缓或急促,或低沉或激昂、或赞美或悲愤。

四、 感悟、延伸情感

 1、 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未收回的宝贵领土。

 2、 教师:同学们,这些领土属于中国无可争议!可是到现在,有的可能永远收不回来了。外蒙古,1949年被划出;唐努乌梁海,已被划入俄罗斯;帕米尔地区,2000年被划入塔吉克斯坦。还有的领土没有实际所有权,藏南地区9.3万平方公里,至今被印度占领;南沙群岛,***56个岛礁,中国现在只控制8个,钓鱼岛6.3平方公里,至今被日本控制?同学们,我们的教科书说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300多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而实际拥有的只有9,326,4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70,550平方公里,这就是事实!

 此刻,我们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爱国学生心中就没有铮铮誓言吗?

 学生写誓言。

 3、学生读誓言。

 4、老师评价。

 5、多媒体配乐、师生齐声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作结。

 后记:

 本文近同一首散文诗,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到热血的沸腾,字里行间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氛围,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感知誓言,再引导学生品读,挖掘内涵,使学生渐渐地感受到文字所蕴涵的情感,触动心灵,将学生的爱国情感一步步提升。最后,我让学生看图片,写誓言,读誓言,强烈引发了学生心理上的***鸣,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我难忘的一课,也是学生难忘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