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的名人

郑板桥知潍县。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情旷达,不拘小节,为著名“扬州八怪”之一。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乾隆七年(1742年)春知范县。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知县。知潍县7年,最大政绩为赈灾。时潍县发生百年不遇大旱,大批灾民流离失所。他采取果断措施:先行开仓赈济,令百姓具券借粮;对积粟之家,不分绅商,尽行封存,责其平粜;以工代赈,修筑城墙,疏浚城河。郑板桥同情民间疾苦,关心百姓,拯民于水火,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被诬告擅自开仓赈济且贪污公款,乾隆十八年(1753年)春被罢官。他在知潍县期间,案无留牍,邑无怨民,离任时除书籍外,“一肩行李,两袖清风”。百姓为他建祠祭祀。

郑板桥知潍县期间,注意培养和发现人才。一次夜访,闻民户读书声达于户外,知是贫寒学子韩梦周在夜读。郑板桥便用自己的薪俸资助他。后韩考中进士,任来安知县,成为理学名儒。另一学子韩镐,时县考居榜首,亦得郑板桥多方资助,并书赠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含义幽深,被作为创作精髓传诵至今。

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三绝”。其画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尤善兰、竹、石;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书法则揉楷、行、草、隶而为一,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著有《板桥文集》《板桥家书》等。国画大师徐悲鸿赞许“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坐落在城关境内胡家牌坊街。原址是明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顺治年间彰德知府陈兆鸾、道光年间直隶布政使郭熊飞曾在此居住。后被清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私人花园。“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所执的狭长形手板,多为竹、玉或象牙材质。丁氏在《十笏园记》解释:“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3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东西部是住宅部分。十笏园面积虽仅2000平方米,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34处,房间67间,布局严谨,疏密有致,匀称紧凑,小巧玲珑,既有北国粗犷、对称、宏伟的建筑特色,又有江南细腻、通幽、多变的园林风貌。十笏园主体建筑是院中北楼,名“砚香楼”,系明代所建,其结构为二层,两开间五檩,硬山顶;楼前有月台,圆窗方台,古色古香;楼上门窗外有前廊,设栏杆护之。砚香楼是原园主人藏书和读书之所,其名取自唐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的意境,谓书房温暖如春,研出的墨汁发出松麝香味。站在楼上望去,十笏园全貌尽收眼底:“崖壁假山,飞瀑流泉,藕塘蓬蒲,莲叶田田”。园内还有十笏草堂、四照亭、稳如舟亭、落霞亭、漪岚亭、小沧浪亭、春雨楼、静如山房、秋声馆、颂芬书屋、碧云斋等众多建筑景物,并设有郑板桥专题陈列室。

十笏园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奇葩,被专家誉为“鲁东明珠”。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在《说园》一书中评价十笏园:“北国小园,能饶山水之胜者,以此为最。”园内有清代“扬州八怪”之郑板桥和金农,金石学家陈介祺、书法家桂馥、清末状元曹鸿勋等名人书画题刻多处。1925年,康有为曾畅游并寄寓于此园,赋诗给予高度赞美。1988年,十笏园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境内城隍庙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祝茂、县丞张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678年)知县郑板桥又倡捐大修,并于庙前添建戏楼一座。庙设正殿、寝宫、两穿(侧)廊、两庑、过厅等。正殿内有城隍爷泥塑及木雕像,悬郑板桥书“惟德是辅”大匾。正殿后是寝宫,内塑城隍奶奶卧像。正殿前为过厅和甬道,另有东西两穿廊及两庑,两庑内有传说中的十殿阎罗王等塑像。院内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烟行经记》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庙》碑,碑文皆为郑板桥书。城隍庙门前,东西各有中军亭(楼),亭外跨街有两座木牌坊(又称牌楼),上嵌横匾,东题“福绥黎庶”,西书“保障金汤”。庙前越街建一广场,可容数百人,广场南端戏楼隔广场与城隍庙大门南北对峙,戏楼面北朝庙,正中悬挂郑板桥所书“神之听之”匾额。1949年前城隍庙两庑泥塑被毁掉,继戏楼又毁。后庙内神像全毁,正殿及殿后寝宫尚存。1982年曾对破旧砖墙加以修葺。1980年,城隍庙被确定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地区城隍均为孤身,而这里的城隍却有妻室,曰“卧奶奶”。传说清朝末年,有一次城隍出巡(民间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举办的大型活动),人们用轿子抬着木雕城隍周游至潍城西南关时,一少女见轿中城隍向她微笑致意,遂大恐卧病,不久身亡。时有人认为这少女是去阴间做了城隍夫人。因此,便在城隍庙内增塑了城隍夫人像,卧于炕上。 原位于境内向阳路东,胜利西街以北,位置在旧潍县城内(今潍城)南寺前街北端,故俗称“南寺”。石佛寺是史料记载中潍城区最早的寺庙,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年)。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石佛寺内曾设置朝廷管理佛教事务的衙署“僧会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成为僧众聚居讲经的寺院,在山东境内颇具知名度。明代永乐九年(1411年)、成化二年(1466年)、万历十九年(1591年)先后重修和增修。清顺治年间,潍县知县罗承胤亲笔书写了“石佛寺”三字,刻嵌于寺门正中上方,字体端庄,浑厚遒劲。乾隆年间潍县知县郑板桥对“石佛寺”三字极为推崇。

石佛寺坐北朝南,规模宏伟,殿宇壮观,寺内古木参天。寺门位于前殿之左侧,为朱红色,门前建有石阶多级,门两侧筑有花墙。前殿三间天王殿,出檐,设斗拱,结构奇妙,造型典雅。正殿为大雄宝殿,高耸巍峨,气势磅礴。殿内正中供奉坐式石佛,金身逾丈,庄严肃穆。东西配殿分祀十八罗汉彩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西墙上嵌有北宋崔白画、苏轼题的布袋和尚像刻石。民国以后,石佛寺香火渐稀,年久失修,1964年被拆除,致石佛露天。潍坊市博物馆修建了石佛亭加以保护。“文革”期间,石佛被砸,身首分离,不知去向。1978年夏,在石佛寺旧址上挖掘防空道时,发现了被埋藏于地下多年的清代大铁佛,遂移置到潍坊市博物馆内。大铁佛为石佛寺遗存的唯一实物,高3米,宽2米,约重5吨。造像盘腿趺坐,面部丰腴端庄,鼻端隆起,宽额丰腮,双目微合,呈慈祥微笑状,美发高髻,穿博带式大衣,造型优美,是我国罕见的巨型铁佛造像。

北宋文学家苏轼,与石佛寺情缘深厚。宋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苏轼自密州知州改任河中知府(今山西省永济县),赴任途中,避雪石佛寺。宋熙宁十年(1077年)正月初一,在青州馆驿,写了《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一诗留念。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曾在《送孙勉》一诗中倾诉了对潍州的思念。元佑三年(1088年),苏轼把画家崔白赠给他的布袋和尚画像,附上亲笔题跋,送给潍州石佛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