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和《活着》中的幸存者有什么不同?

1956年,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经过10年的苦心准备,在《真理报》上发表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经历》,立即在世界文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让“全俄罗斯都哭了”。革命战争、卫国战争和大饥荒时代,不仅在物质上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在精神上对人们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使许多人失去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对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信心,进而使人们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肖洛霍夫关注本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改变了前人歌颂战争和杰出英雄的传统写作方式,用全新的艺术策略描写了突发事件带来的无尽苦难和在苦难中生存下来的人的悲惨命运。

一方面,被生活折磨过的幸存者体验到内心的痛苦和孤独;另一方面,拒绝在死亡的漩涡中沉沦颓废,不是过平庸的生活,而是以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态度,与命运抗争,战胜生存危机。他作品中对幸存者的刻画不仅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当前全球小说冠状病毒疫情危机中的幸存者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先锋派作家余华发表《活着》,也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震动。外媒称赞这本书是一部非常伟大的作品。“这本书描绘了20世纪中国的全貌,用丰富的嘴皮子讲述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文学的典范。”

通过这部作品,余华还生动地表达了他对特殊情况下人类生存的极大关注,揭示了在不可抗拒的苦难面前,幸存者独自处于痛苦悲惨的生存环境中,不断承受着命运的蹂躏,但仍保持着人性的美好,以执着的耐心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难,体现了生命力的顽强。

在经历了先锋文学实验后,余华的创作态度从与现实世界完全对立转变为以同情、怜悯、善良的眼光看待现实。所以,在《活着》中,余华塑造了一个见证死亡与苦难,冷漠与悲伤,不知疲倦地诉说自己喜怒哀乐的幸存者,因为叙述使他一次次重温家庭,体验生存的艰难,激励他更加意识到自己活着的责任和义务,以顺从的姿态继续下去。

这种生存观让我们想起了当前新型冠状病毒全球传播和肆虐的幸存者。他们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继续生活?余华小说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忍耐力给了他们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