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箓(王道士)的人物介绍

王元箓( 1849-1931年)本名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湖北麻城人。清光绪初年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后离开清军兵营后回湖北麻城。因生活难以为继,出外谋生,逃荒到早年入伍的甘肃酒泉,受戒为道土,道号法真,人称王道士。曾远游新疆。约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敦煌莫高窟。在第16窟东侧建太清宫道观(即今“下寺”)。雇敦煌贫士杨果为文案,冬春间抄写道经,以供发售,夏秋间,因朝山进香者络绎而至,令杨果于今编号为第16窟甬道内设案,接待香客,代写醮章,兼收布施,登记入帐。光绪二十六年(1900)初夏,杨果坐此窟甬道内,返身于北壁磕烟锅头,觉有空洞回音,疑有秘室,以告圆禄,于是年五月二十五日半夜破壁探察,发现积满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的藏经洞。(这些石室遗书,加上莫高窟其它洞窟及附近后来发现了的一些写卷、写本,合称敦煌遗书。)王道士乃取部分写卷、佛画分赠肃州兵备廷栋及本县官员乡绅,是为藏经洞文物流出之始。后多次向地方官府申请保护无效,并为了筹措修建道观的经费,他将敦煌文物极其廉价地悉数出卖给了斯坦因等外国人,***计九十七箱经卷,十九箱织卷,二十箱绘画及三十七尊唐塑。他的行为给敦煌文物造成极大的损失,但从客观上也造就了敦煌学。三十二年(1906年),他于藏经洞所在之大窟前修建三层楼阁,有《重修千佛洞三层楼功德记》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