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挪威的森林》这本书
也许我们从未去过那里。
但它一直都在,一直都在。?
失去的都失去了,遇见的人还会再遇见。?
即使是你最爱的人?
你的心里永远有一片你够不到的森林。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但它只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宏大的格局,只有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淡淡的落寞风格。
和村上春树的很多小说一样,主角渡边淳一身边都是一对截然相反却又非常重要的女性,分别是直子和绿子。前者安静,后者躁动;前者有一定的深色,后者有明亮的含义;前者用来不断记住主角,后者给主角强烈的冲击,带动活跃的气氛。
而渡边则在这两个女人之间不断挣扎。虽然他因为某些原因喜欢害羞的直子,但也逃不开她的影响。面对胆大包天的青子,渡边经常表现出冷冰冰的样子,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青子的鼓动下不为所动。渡边没有发现的是,他早已和这种生活密不可分。等我知道的时候,绿子已经离开他了,剩下的还是渡边一个人。
身边很多人因为这种风格喜欢《挪威的森林》,然后喜欢村上春树。都说能出* * *歌,能从故事里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直子的内心阴暗、安静、忧郁,很像现实生活中文静的女孩;青子活泼纯真,为爱变得啰嗦,不断调侃自己心爱的人,很像那些爱得超过天的人;渡边喜欢烟酒,在爱情中挣扎,却常常感到孤独,很像很多年轻人。
但是啊,虽然我口头上说喜欢,但是行动上看不出任何诚意。除了看了《挪威的森林》,我擅自把它当成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所以我不知道村上春树还有什么作品,更不知道好得多的《怪鸟录》。
这也从侧面说明,孤独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孤独的,面对热闹或寒冷的环境都会有一种无力感。按照书中的话来说,就是“谁喜欢孤独,却不喜欢失望。”人情的温暖,交流的方式,让人的思维发生变化,逐渐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
在书中,渡边君在高中好友木月自杀一年后和女友直子约会。直子二十岁生日那天,他们发生了关系,第二天直子不辞而别。几个月后,直子写信告诉渡边,她正在山里的一家精神疗养院接受治疗。渡边前去拜访,见到了她的室友小早川怜子,并从她的话语中得知直子逐渐从羞怯和悲伤转变为乐观和活泼。
在此期间,渡边偶然认识了洋子,并在洋子的父亲去世后联系上了他。不久,直子选择了和初恋木月一样的路,自杀了。渡边觉得很痛苦,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四处流浪。一天,渡边来到直子生前居住的疗养院,经过小早川怜子的开导,他继续追寻生命的意义。
村上借用关于烟酒与性、死亡与梦想的歌曲,勾勒出以渡边君为代表的年轻人孤独的表情,孤独过后,你失去了自我,但人不可能永远愿意迷失,一定会寻找出口的突破口。于是在村上的笔下,爱情和旅行、幻想和逃避成了救赎的方式。
这种叙事牢牢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让他们为之歌唱,这也是这本书畅销的主要原因。?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人们享受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精神危机。生活在城市的人,交流少了,内心与世隔绝,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孤独、焦虑、迷茫不断上演。
村上春树听过甲壳虫乐队的歌曲《挪威的森林》后,受到很大的启发,于是根据当时日本人普遍的社会心理,写了一本书《挪威的森林》。似乎可以认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孤独依然会出现在每个人身上。对于前路未知的年轻人来说,尤为强烈。
当然,要想把这本书传播到全世界,让外国的人看得懂,就必须脱离日本作家本身的写作局限。
众所周知,文化差异使得作家呈现的文字到达不同的地域。中国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只能存在于华人世界,是因为内容很难被其他国家的人理解。《挪威的森林》所描述的主题,放在世界上也不会孤立,其写作风格明显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自由洒脱,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
记得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是在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年纪小,接触文学作品不多。很难接受书中关于性描写的部分,我对这个简单的故事颇有微词。后来大一的时候,发现读书跟年龄关系很大,因为当时的无知,差点错过一本有价值的书。
这本书只是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但不代表这本书不能承受大家的喜爱。除了抓住了青少年的心理,营造出一种孤独的风格,其活泼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更是别具一格。
死亡不再是生命的对立面。死亡已经存在于我的身体里,你再怎么努力也忘不了。
死亡不是结束生命的决定性因素。死亡只是构成生命的众多元素之一。
冷静客观,抛开生死,表达“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学话语和沉重话题的语言,在这里体现了完美的统一。当然,最打动我的是关于爱情的奇怪比喻。
“比如我跟你说我想吃草莓蛋糕,你立马丢下一切,跑去给我买。然后我喘着气把蛋糕递给我,然后我说‘我现在不要了’,你就二话不说把蛋糕扔出了窗外。这就是我所说的真爱。”
第一次看到有人这样描述爱情,不是用具体的形象,而是用一系列的动作作为比喻。
“最爱你,绿孩子。”?“到什么程度?”?“像喜欢春天的熊。”?“春熊?”青子再次抬起脸。“什么春熊?”?“春天的袁野,你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皮毛如丝绒,眼睛鼓鼓的。它对你说,‘你好,小姐,你愿意和我一起滚吗?’然后,你抱着熊,滚下铺满三叶草的山坡,整整一天。你觉得很棒吗?"
像春天的熊一样爱你。这是很浪漫的表白。我实在想不出除了村上还有谁有能力写出这样的句子。
这些生动的比喻是村上的写作特色,是渡边摆脱孤独的行为。直子是影子,让渡边迷失了自我,绿子是旭日,让渡边救赎了自己。
但最后渡边走了一趟,让自己的灵魂在路上飞翔。也许,他自己的森林还没有找到,直子的死让他发现,他失去的自我救赎并不成功。又或许他已经发现,书的开头,他给吕子打电话,没人接。这是世界的常态。错过了,就很难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