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呐喊》的思考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呐喊》是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部经典小说集,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的杰作,也是世界的杰作。书中有很多我们熟悉和津津乐道的文章,比如《故乡》、《医学》、《孔乙己》等等。

《藤野先生》一文是根据鲁迅先生本人的亲身经历,即他在日本首都东京求学时,所见所闻当时中国人麻木不仁的场景。在这篇文章里,他用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是如何的一丝不苟,如何的敬佩藤野先生,但在鲁迅先生看来,学医只能治身体的病,精神的病是医不了的。文章从一个侧面描述了鲁迅强烈的爱国意识的觉醒,医学只治标不治本。于是,他弃医从文,投身文学这个知识宝库。在这篇论文中,鲁迅先生用八个字概括了当时的中国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对他们的怜悯和悲悯至今仍在鼓舞人心。

孔乙己在《孔乙己》中,因家境贫寒而懒惰,无所事事,社会地位低下,向往上流社会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开始就被澡堂里的人取笑。他一生中经常以偷窃为职业,最后因为偷了一个有钱人的书而摔断了腿,最后默默离世。这篇文章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精神胜利法”的来源,读者一定能够理解“自欺欺人”。

《故乡》中的“豆腐美人”,还有西瓜地上那个带着银项圈的小英雄润土,从小就和主角一起玩耍,见到主人时一脸的开心和悲伤,从而反映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和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处境,而医学可以更形象地表现这一点。这篇文章中残忍的刽子手康大爷,因为小儿子小栓的消费,拿出全部家当买了个人血馒头花老栓,以及茶店里津津乐道的茶客们。但这篇文章中最不幸的是那个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牺牲自己的鲜血做个人血馒头的人。这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康大爷残忍、卑鄙、霸道。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饮茶者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于霞的英雄主义,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里,有很多这样的文章。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想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之后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讽刺的语言,愤怒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睡半醒的中国人,用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沉睡的巨龙中国早日醒来,重整我中华之大的热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