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主要讲什么?

现代短篇小说《春蚕》是茅盾的代表作,是他写于1932年9月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中最杰出的一部。

从65438年到0929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同时,中国的封建地主、高利贷者和商业资产阶级也加紧了对农民的剥削,导致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和农民的破产。小说以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老鲍彤和一只蚕获得了大丰收,但他们的生活却更加贫困的事实,展示了“收成灾难性”的时代悲剧,从而指出了农民只有推翻反动政权,消除剥削才能摆脱贫困的深刻主题。

小说的主人公老鲍彤是旧中国老一辈农民的典型形象。他勤劳、节俭、迷信、保守。他的悲惨命运让人同情,而他的迷信落后,让人叹息,让人深思。作者通过刻画老这一典型形象,深刻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迅速破产和农民贫困的社会根源,表明旧中国农民无法通过艰苦劳动摆脱贫困,而以阿朵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则朝气蓬勃,敢作敢为。他们不迷信,不保守,也不博学。他们不相信农民单纯靠劳动就能翻案的大事,认识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正常关系,对这个社会提出质疑,体现了年轻一代农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显示了他们潜在的革命力量。

作品善于把握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刻画出鲜活的典型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小说在情节上跌宕起伏,生动曲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是描写当时“大丰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