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
眼镜发明之前,眼镜蛇叫饭铲头、饭匙头、饭匙铳、板铲头、扁头风、扇头风、扁头蛇、蝙蝠蛇、膨颈蛇、扁颈蛇、胀颈蛇、吹风蛇、吹风鳖、琵琶蛇、万蛇、五毒蛇、白颈丫等。
眼镜蛇是眼镜蛇科-眼镜蛇属(Naja)物种的统称,有20种以上,分布在西亚、东亚、东南亚、非洲等较温暖的区域。眼镜王蛇属于单独的眼镜王蛇属,但是它也算是广义的眼镜蛇。
叫它们眼镜蛇并不是因为它们戴着眼镜,而是它们颈部张开后的图案像眼镜框。在我国最常见的眼镜蛇就是舟山眼镜蛇,又叫中华眼镜蛇,民间所指的眼镜蛇都是它,上面的那些俗名也多都是指它。
眼镜王蛇地方俗名的使用范围:扇颈蛇、蛇王(广西),过山乌(广东),山万蛇、过山峰、过山风(两广),大膨颈蛇、大眼镜蛇、大扁颈蛇(福建),黑乌梢(云南西部)。在印度,人们用Naga来称呼眼镜蛇和眼镜王蛇,Naga是印度神话中的蛇神,其原型就是眼镜蛇。
生活习性
眼镜蛇常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或竹林里,山坡坟堆、山脚水旁、溪水鱼塘边、田间、住宅附近也常见出现。该蛇食性很广,既吃蛇类、鱼类、蛙类,也食鸟类、蛋类、蝴蝎等。属昼行性蛇类,主要在白天外出活动觅食。
眼镜蛇能耐高温,在35-38℃的炎热环境中照样不回避阳光,仍四处活动,但对低温的承受能力较差,冬季都喜集群冬眠,在气温低于9℃时易遭冻死。眼镜蛇有剧毒,若惹怒了会伤人,为我国的主要毒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