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九仙山景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闽南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泉州市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福建德化九仙山风景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闽南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泉州市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气象景观有云瀑、佛光;唐代雕刻的弥勒佛是九仙山景区的一个特色景点。九仙山年均雾日300天,相对湿度87%,平均风速7.0 m/s,分别排在四川峨眉山、吉林千佛山、天池之后,位居全国第二。山顶有一个九仙山气象站,是福建省国家重点气象站。由于山区常年有雾,情况多变,经常出现云雾、瀑布、佛光等气象景观;冬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是闽南看雪的最佳地点。还有奇异的山百合,奇异的竹子,奇异的树,奇异的树,稀有的蝾螈(四足动物)。
九华山奇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仙桃石、长寿龟石、情侣跷跷板石、旋转石、鼓、狗、狮子、大象、法国海豹等。不同的洞穴包括蛇月洞,九十九洞,摩云洞,云起洞和弥勒佛洞。大的可以放几个长沙发,小的可以蹲几个人。有些洞穴有洞,有些是相通的。弥勒佛洞,弥勒佛坐于洞中,光线从石缝中进入,水从洞底流出,佛光被困于洞顶。洞内天气幽深洁净,让人如入仙境,神秘莫测。
九仙山的美可以概括为奇、美、险、奇、幽、阔、雅七大特征。最大的特色是“地中之山,地中之池,地中之瀑”,这在华北地区是罕见的,令人叹为观止。还有杜鹃花,号称“江北一绝”。春夏之交,竞相开放,令人陶醉。初霜之秋,红叶满,石景壮丽。以其突兀的山峰、绿色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了以观光为主体的产品类型。
零九岩
晏婴位于九仙山东麓,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寺庙的墙壁和柱子都是石头做的,释迦牟尼等15佛像也是。明朝万历年间,重修柱基,修建山门石坊。广场上刻着德化县的杨文和永春县的夏忠。大学士、仆役丁、进士庄继昌、进士户部进士郑沛、市府秘书甘天勋等。正殿两侧悬挂着题写的匾额。清初重建了两个新博物馆,并增加了盐田。16至18世纪,曾是省级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其僧尼分属18九仙教派,发展到900余人,居住或居住在全省89座寺庙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1988起,由美国佛教协会常任顾问兼会长、洛杉矶普陀山观音菩萨名誉方丈、南加佛学大师发起。般若修德教会的所有信徒都捐款支持重建。重建后,灵鹫岩基本保持了原有规模,保存了历史遗迹,并增加了许多龙凤狮和各种花鸟的雕塑。
永安岩
永安位于九仙山之南、赤水镇明艾村和大明乡大明村的交界处。唐朝开元年间,这一带是九仙山高僧邹耕种荠菜的地方,故称“荠菜岩”。后来蛇神岳家的修行实现了。
明朝天顺年间,青年儒生石、苗英在此出家,与名山周金宗结为好友。顺八年(公元1464年)六月十日,史对荠菜还没化就说:“我完了。融化后,我会把我的骨架挂在一棵大树上。60年后,我将永远留在这里。”周金宗遵命,将尸骨挂在名山周祖子旁的大香椿树顶上。后来,我的侄子周琼捐赠了一个山区农场,建造了一个名为“永安岩”的岩石人物,并捐赠了1000吨农田作为岩石租金。明朝嘉靖初年,香椿树梢发光,周金宗、孙梦石等人用其骨雕佛像,祭祀永安岩。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林顺启与方丈和尚应重修。正殿的佛龛还保存着当年修建的文字。民国初年的重建。这块岩石由木头制成,坐落在山顶上。由正殿、中殿、观音楼、餐厅、地下储物厅、护亭组成。总建筑面积829平方米。正殿供奉的是纪昀历史的创始人。左为蛇岳佛像,右为周金宗、周主像。正殿中梁为拱木制作的沉箱,浑圆的天空上画着一圈太极。它的结构奇妙而独特。明清时期,大学者石继开、太常堂秘书赖岱、李茂科及其侄儿李、知县李道太先后向该岩献碑。弗莱的“法云真迹”牌匾和两幅民国木刻对联至今还保存着,庙的东侧还有一座亭子。
(编辑:柠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