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t& lt刘铁> & gt要点是什么?

《刘铁》是苏联作家塞拉菲莫维奇在1921-1924时期写的一部小说。描述了一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红军队伍,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与古代阶级的哥萨克富农和白军斗争,成为一支具有铁的革命纪律的队伍的故事。曹靖华先生把刘铁翻译成了中文。

鲁迅亲自修改,自己出钱,以“三贤书店”的名义出版。

鲁迅的《中国式刘铁》意在反映中央苏区红军的反“围剿”斗争。说到这部作品的来历,就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

据冯雪峰回忆,1932年夏秋之际,中央* * *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陈赓秘密抵沪休养时,曾大谈红军反“围剿”战争的惨烈、艰苦和英勇。听了陈赓简报的人,觉得红军的反“围剿”比塞拉菲莫维奇的《刘铁》里写的还要多,如果有人能把它写成一部作品就太好了,于是就想到了鲁迅先生。在冯雪峰看来,鲁迅写作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当时外国记者或作家,如史沫特莱,根据从我们这里得到的材料写文学报道,这也成了很有价值的东西。不过鲁迅先生的文笔当然更胜一筹。此外,他来自中国,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无论如何,他可以写得不同。第二,如果写不了小说,就写报告文学之类的东西,这很好,因为这在政治上肯定会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他写的话。”(关于冯雪峰对鲁迅的回忆,参见《鲁迅回忆录》,第614页,北京出版社,19991版)。

于是,冯雪峰把这件事告诉了鲁迅,鲁迅当时认为这是一项任务。虽然没有马上收下,但也没有拒绝,只是说去看看。后来鲁迅特意通过冯雪峰(冯雪峰也去了)邀请陈赓到他家,与陈赓谈了一个下午,并请夫人许广平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直到深夜才送走。在与鲁迅交谈的过程中,陈赓不仅向鲁迅详细介绍了红军的四次反“围剿”斗争,还在一页稿纸的背面用紫罗兰色的铅笔画了一幅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情况,供鲁迅参考和了解。这幅画现在保存在上海鲁迅故居。

鲁迅非常重视陈赓提供的信息,从而对中国苏维埃和工农红军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计划根据这些惊人的材料写一部反映中国革命战争的小说,就像塞拉菲莫维奇的《刘铁》。然而,据冯雪峰回忆,鲁迅当时告诉他,他想写一部中篇小说。而且,鲁迅说:“如果你想写作,你只能像刘铁那样写作。有战争气氛,人物的脸也要模糊。”(出处同上)

此外,鲁迅的好友徐守尚曾在《故友鲁迅印象:杂文》一文中说:“有人说,鲁迅没有写小说,是一种遗憾。事实上,他有三份手稿。”在这里,徐守尚提到的三部小说包括了这个计划中要创作的中国小说《刘铁》。

但是为什么这部作品最后没有出来?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鲁迅缺乏实际的个人感受,创作准备不足。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是中国现代战争史上一幅壮丽的革命画卷。但由于鲁迅先生长期生活在北京、厦门、广东、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主要是在文化战线上进行批判和斗争,所以对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缺乏感性的亲身体验,“不是一个讲故事的作家”(同上,第615页)。

第二,鲁迅长期在文化战线上与反动当局和黑暗势力作斗争,这不仅限制了他在实际生活中的小说创作,也缺乏创作小说的客观条件。我们知道,鲁迅56年的人生,杂文一直是他创作的主流,特别是他南下定居上海以来,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形势日益严峻,杂文成为他对敌斗争最方便、最快捷、最锐利的武器。用他的话来说,“活下来的杂文,一定是匕首,能扔枪,能和读者杀出一条血路的东西。”(鲁迅《南北集杂文的危机》,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576-577页)鲁迅也说:“现在是多么紧急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立即对有害的东西作出反应或斗争,这是感应的神经,是攻防的手足。专心于他的杰作,想象未来的文化当然是好的,但为现在而战也是为现在和未来而战的作者,因为失去了现在,就没有未来。”(鲁迅《栾杰庭杂文序》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因此,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都让位于杂文创作和严峻的文化斗争。正因为如此,鲁迅长期生活在被反动当局的通缉和迫害之中。他是反动当局憎恨的人物。他不可能像郁达夫那样潇洒,也不可能像周作人那样轻松,更不可能像胡适之那样随性。他很难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创作,而小说创作正是需要良好的、宽松的、稳定的创作条件,这是短文写作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分析鲁迅的小说创作计划不能付诸实施的问题。一方面,要看到鲁迅有着极其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鲁迅是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而不懈奋斗,以至于他的一些想法无法实现。只有这样理解问题,才能更好地纪念和缅怀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