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悟空传》小说的思考
高中的时候,一个走廊旁边座位上的男生问我有没有看过悟空的故事。我说没有,这里还出现了“我脑子被可乐泡了”的梗。我一问,是夏天。当我彻夜读完这本酣畅淋漓的小说时,窗外已经下起了雪。
数学再差,我也知道电影《悟空的故事》今天上映已经快六年了,而且是2000年的第一版小说。
很多东西砸久了就没味道了。如果等得太久,老了再流眼泪就奢侈了。悟空的故事很有血性,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从小看西游记电视剧的人来说。它重塑了另一个更高更燃的世界,符合当时“我能做什么”的价值观。于是我看完小说拿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认认真真地写了六页十二面的读书,不为别的,只为取乐。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是:我以为我会很感动,但我没有。
当初我最看重的是自己的骄傲,突然就被它打动不了了。反而真的拉开了看。我开始明白所谓的正义和邪恶是没有界限的,但我只是固执地一头扎进命运,以为有永恒的真理。
阿月和天蓬之间的感情,我在看书的时候,流着泪哭了。看着屏幕上的人,俊男美女,那不是我心中的阿月华盖,也不是银河,更不是誓言。
至于孙悟空,他只是我们普通人的角色之一。也许这是最接地气的孙悟空。“从现在起,一万年后,你会记住这个名字。我叫孙悟空。”谁不想活一次,哪怕有一个人能记住他的名字,谁不想获得敢拼的勇气,获得和心爱的人一起看晚霞的权利?他不是孙悟空,不是神,不是妖,不是妖,只是普通的你我。
可能我只是有点审美疲劳吧。看到孙悟空和夏紫你去哪里我再也哭不出来,听到大圣的《刀会》我也感觉头皮发麻。我不会激动,所以我猜测开头和结尾。
其实我也没那么失望,只是有点失望。现在40岁的我,已经不是那个时候写悟空故事的那个人了。看小说的你和看电影的你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有时候我们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改变,至少没有变成以前讨厌的样子,但其实在同化中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被以前的想法反复验证,思考的轨迹是契合还是发散,验证的结果是否令人欣慰。
我怀念那破苍穹的孙悟空,我怀念千年后的八年。当时我们以为一切都会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对不起今天的哀悼者呢?电影没什么可写的,不过看了也可以,不是电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