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沉沦》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小说讲的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爱上了一个日本女孩,却因为一个弱国导致的自卑而不敢表白,最后自杀。
故事的主人公是那么的温情脉脉,又是那么的脆弱敏感。比起那些把头发编成高高的富士山的留日青年,《沉沦》里的“他”是那么的坚决,拒绝麻木不仁,寻求终极的灵魂。
郁达夫的中篇小说《沉沦》描述了一个在日本留学的抑郁症学生将要沉沦的故事。全文由八章组成。
2.故事背景:
清朝末年,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当时有很多爱国青年去东方留学。但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虽然去了东方,却没有去寻求救国之路。封闭孤独的生活和长期压抑的青春的冲击,让他不可避免的抑郁,最后走向了扭曲人格的发展,这是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以至于他在21岁的时候就要自杀。
在自杀前,他还有一段血泪的哽咽:“这干巴巴的一生...祖国,祖国,我的死是你造成的。快速致富,强大起来。你还有许多孩子在那里受苦……”
3.小说的影响:
1921年,郁达夫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短篇小说《沉沦》是这本小说集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这本小说集随即遭到上海文艺界的抨击。
在道德至上的社会,郁达夫完全无视社会道德的存在,毅然写出了被病态情欲折磨的年轻人的心。更有甚者,小说大胆描写偷窥和手淫。那些虚伪的伪君子怎么可能不被得罪?
在新文学的大明星中,郁达夫是一个被谈论的多但被了解的少的作家。他曾是五四时期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也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名人。七八十年前,郁达夫的名字对新潮女学生来说是很刺激的。
但是,时至今日,文艺青年们普遍愿意亲近沈从文和张爱玲。郁达夫的小说和散文一直受到冷落。相比之下,他的古板诗却时有议论。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偶尔可以看到对郁达夫的评论。然而,即使是这些研究者,也从未试图去了解郁达夫的灵魂。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郁达夫都注定与孤独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