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历史背景
鲁迅[1881九月二十五日~ 1936 10十月19],中国作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树人,原名育才,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破败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到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赴日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改变民族精神。1905-1907参加革命派活动,发表《摩罗诗论》、《文化偏见论》等论文。这期间我奉母亲之命回国结婚,妻子胡安。1909年与哥哥周作人合译《外国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和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委员,在北京大学和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出版,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从1918到1926,先后创作出版小说、流浪、随笔、坟墓、随笔、诗歌、野草、随笔、热风、华盖、华盖的延续。其中,发表于192112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南下厦门大学任中文系系主任。1927 1月,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1927 10到了上海,开始和他的学生许广平一起生活。1929,儿子周海婴出生了。1930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联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和政治迫害。从1927到1936,创作了《历史小说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被收录在《姬友》、《三弦》、《二心》、《南强北动员》、《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等。鲁迅的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全国新报副刊[B]、芒源、语丝、奔跑、萌芽、翻译等文学期刊主编;对青年作者的热情关怀和极端培养;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引进国内外名画和木刻;收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献,编著《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文学史大纲》,整理《姬》,编著《会稽县旧书杂记》、勾古小说、唐宋传奇、旧小说笔记等等。1936 10 6月19在上海死于肺结核。数万上海市民自发举行公祭和葬礼,安葬在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安葬在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词。《鲁迅全集》(20卷)1938出版。新中国成立后,鲁迅作品的译著已编成《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著》(十卷)、《鲁迅日记》(两卷)、《鲁迅家书》,鲁迅主编的各种古籍也已再版。1981年,《鲁迅全集》(16卷)出版。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相继建立了鲁迅博物馆和纪念馆。鲁迅的几十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徐守尚年谱》
使用书籍/指南的注意事项
1.王先生从民国元年五月到北京的那一天开始写日记,从未间断。每当天气变化,比如阴晴不定,人事的交流,比如朋友朋友的交流,书信书籍的交流,都有详细的,改天再打印出来,供参考。所以编年,力求简短,只为大端。
第二,王先生著作众多,译著丰富,还有其他翻译书目,按年份排列。所以这个家谱就在这两项里,而且只是粗略的,不详细。
三、先生翻译,后勤于编古籍,抄古碑,文笔甚美,谱中无备。
4.王先生一生孜孜不倦,为人民编辑各种刊物,修改稿件。他忠心耿耿,贡献良多,从未被遗漏。
五、这份材料谱,已咨询了于先生夫人的婆婆,并已取得了徐光平夫人和你哥哥的综合声明。
(民国)26年5月徐守尚。
民国三十一年前(清光绪七年辛集,公历1881年),王先生一岁。
八月初三,出生于浙江绍兴东昌坊。他姓周,名,字张寿。直到三十八岁,他才开始用鲁迅作为笔名。
前二十六年(12年,徐兵,1886年)我六岁
当年入学,我背的是舒祖昱天先生的《剑略》。
二十四年(14年戊子,1888年)我八岁
11月,姐姐10月去世。当她病重时,她的丈夫在房间的角落里抽泣。母亲夫人问她为什么,回答说:“是给她的。”大年初一,我们家长辈聚在一起推排九,父亲伯夷也和颜在一起。先生默默旁观,从伯威农先生的询问中,道:“你想赢谁?”王先生马上对他说:“愿大家都赢。”他五六岁的时候,各宗教党派都叫他“胡杨伟”。以小巧灵活著称。
前二十年(1892年仁辰十八年)我十二岁
第一个月,我去了三潭映月,向寿吴京先生取经。
在学校里,我喜欢闲时画画,喜欢收藏画卷,但对《二十四孝图》中的“老赖招待亲戚”和“郭巨埋孩子”很反感。我老公姓陆,安桥头,住一户人家。他年轻的时候经常跟丈母娘去,在农村接触大自然,影响很大。《社戏》里描写的人,都是安桥头周围的风景,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家搬到皇甫庄和小高埠。十二月三十日,我的曾祖母戴太君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前十九年(十九年,1893年)我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绍傅红、丁友,从北京归来。秋天,介子推因事入狱,其父伯病重,有家产。
在优质商店和药店中徘徊多年。
十六年前(沈冰二十二年,1896年)。
九月初六,父亲伯夷去世,时年三十七岁。父亲去世后,家里越来越困难。
前十四年(1898,1898)十八岁。
3月,赴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前十三年(25年,1899年)他十九岁。
第一个月,我换到了江南卢氏学校附属的路矿学校。没有复习功课,但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放学后,我需要看新翻译的书,尤其是好的小说,有时还会去骑马。
前十一年(27年,1901年)他二十一岁
12月毕业于铁矿学校。
前十年二十二岁(28年,1902年)
2月,江南都督署派他去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弘文公学。我喜欢放学后看哲学和文学方面的书,尤其关注人性和国民性。
前九年(29年,1903年)我二十三岁
我在1998年为浙江潮流杂志写了一篇文章。秋,译《月界游记》。
前八年二十四岁(30年,1904年)
6月1日,我的祖父符节去世,享年68岁。8月,我去仙台读医学院。
前六年(32年,1906年)我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和朱女士结婚。同月,我回到日本,在东京学习文学艺术,停止学医。
前五年二十七年(三十三年,丁伟,1907)
那年夏天,我打算创办一个文学杂志叫《新生活》,因为缺钱没有印出来,后来给河南杂志写了一篇文章。
前四年我二十八岁(三十四年戊申,1908年)
当年师从章太炎先生,成为光复会成员,与二哥翻译外国小说。
前三年(1909年,宣彤元年)我二十九岁
今年印了两卷外国小说。6月回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化学教师。
头两年我三十岁(1910年耿旭)。
四月初五,祖母蒋太君去世,享年六十九岁。8月任绍兴中学教师、监事。
前年(辛亥三年,1911年)我三十一岁
9月,绍兴光复,出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冬天,他写了自己的第一部审判小说《乡愁》,两年后发表在《小说月报》第4卷第1期。
注:以上月份均为农历。
民国元年(1912年)三十二岁。
1月1日,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受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出任教育部委员。5月,我乘船到北京,住在宣武门外南半巷绍兴会馆的藤花堂,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8月,他被任命为教育部长。《后汉书》是岳编撰的。
二年(1913) 33岁。
6月从金浦路回家探亲,8月从海道回北京。10月,公学“纪”号。
三年(1914) 34岁。
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佛经。
四年(1915) 35岁。
一月编入《会稽县杂书》一书,以二哥名义出版。同月,《一百个明喻》精雕细刻。年轻时的于收藏和研究金石学拓片。
五年(1916年)36岁。
五月,我搬到会馆的布书书店。12月,我从金浦路请假回省里。这一年,我仍然在收集和研究墓葬的雕像和拓片。
六年(1917) 37岁。
一月初,我回到了北京。7月初,他因张勋复辟的混乱和愤怒而离职,并于同月回到部里。今年我还在收集和研究拓片。
七年(1918) 38岁。
从4月份开始写起,就络绎不绝。他以鲁迅为笔名的第一部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期上,抨击了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真是文学革命思想的急先锋。今年还在收集研究拓片。
八年(1919) 39岁。
1月,他发表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题为《四十随想》,发表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期,后被收录在《热风》中。8月,我买下了八道湾大厦,一个公共图书馆。11月,我做了一些修缮,搬去和二哥一起住。10月,他发表了一篇关于改造家庭、解放儿童的见解,题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发表在《新青年》第六卷,后收入散文集《坟》。12月,我请假经金浦路回省里,我和妈妈、三哥一起来北京。今年还在收集研究拓片。
九年(1920)四十岁。
今年1月,它被翻译成武者小路实笃的戏剧《一个青年的梦》。10月被俄罗斯阿尔日巴·绥夫翻译成小说《工人绥惠旅夫》。从今年秋天开始,我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学院担任讲师。我还在研究金石学拓片。
十年(1921年)41岁。
二月和三月,纪对进行了修订。北大还是北师大的讲师。
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四十二岁。
二月和八月,纪对进行了修订。梅把爱罗先珂的哑剧《桃云》翻译成俄文。北大还是北师大的讲师。
十二年(1923年)四十三岁。
8月搬到砖塔胡同61号。9月小说《呐喊》第一集付印。12月在阜成门西三条胡同买了21号房。同月,出版了《中国小说简史》。从秋天开始,我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和世界语特殊学校担任讲师。
十三年(1924年)44岁。
5月份,我搬到了西三条胡同的新房。6月,《中国小说简史》第二卷印出。同月,他修订了《纪》,并为《纪》作序。七月住Xi安讲学,八月回京。十月翻译成日本厨师白川方明的论文《抑郁的象征》。现仍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学院、世界语特殊学校任教。那年冬天我给《语丝周刊》写过一篇文章。
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四十五岁。
8月,教育局长张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王老师和大部分教职员工组织校务维护会,被张非法解散。11月,《热风》第一集付印。12月,被日本厨师白川方明翻译成《走出象牙塔》。同年,他仍为《语丝》写文章,并主编《民族新报》副刊和《莽原》杂志。自年秋起,她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和中国大学任教,并在黎明中学任教。
十五年(1926年)四十六岁。
1月,女子师范大学复课,新校长易培基上任,王老师开始履职。同月,教育部恢复工作,赴部任职。3月,“三·一八”惨案后,先后在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避难。,直到五月才回来。从七月开始,我每天都和齐一起去中央公园翻译《小约翰》。8月底,他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在厦门大学担任文科教授。九月,流浪被印。12月因对学校不满辞职。
十六年(1927年)47岁。
1月至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教务主任。2月在香港演讲,题目是《沉默的中国》,第二天演讲题目是《老调已唱!三月黄花节,岭南大学演讲。当天搬到白云大厦。4月,在黄埔政治学校发表演讲。同月15日,他到中山大学董事紧急会议,为营救被捕学生,引咎辞职。7月在智勇中学演讲,市教育局主办“学术讲座”,题为“读书杂谈”“魏晋风度与文章与毒品、酒精的关系”。8月,他开始编纂唐宋故事集。10月到达上海。8日,我搬到李景云23号,与徐广平女士住在番禺。同月,《野草》付印。上海的学者,文先生一到,就纷纷应邀讲学,如劳动大学、立达书院、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12月,被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特约撰稿人。同月,《唐宋传奇》第一卷出版。
十七年(1928年)48岁。
《小约翰》是二月出版的。同月,为《北新月刊》翻译《现代艺术潮》,主编《语丝》。唐宋传奇印在第二卷。5月,在江湾实验中学演讲,题目是《老而不死论》。6月出版《思想·风景·人》译本。《流水》第一期出版。11月,短评《刚定》付印。
十八年(1929年)49岁。
1月,他与王、、崔振武、柔石等人联合印制文学书籍和木刻《艺苑·晨花》,简称“晨花社”。5月,《墙下的翻译》付印。同月13日,我北上探亲。而且应该是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师范学院等学校。6月5日返回上海。同月,卢娜·卡尔斯基翻译并出版了《艺术论》..9月27日早上,一个男孩出生了。10月1日,一个叫迎海的孩子。同月,我为《柔石》修改了中篇小说《二月》。同月,卢娜·卡尔斯基出版了《文学与批评》的译本。12月在暨南大学演讲。
十九年(1930)五十岁。
一月在花卉俱乐部结束。同月,与朋友合编月刊《萌芽》出版。开始翻译“毁灭”。2月,“自组织联盟”举行成立大会。3月2日,他出席了“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这时,浙江省党部提交了一份“反动文人鲁迅”综合名单的请示。“自由联盟”遭到严厉镇压,王先生从公寓避难。同时牙齿肿痛,整线拔除,容易使用假牙。四月回到公寓。与神州光社签约编现代文艺丛书。5月12日,我搬进了四川北路大厦。8月,在夏季文艺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同月,我翻译了雅各布·伍尔夫的小说《十月》。9月份为何飞修改完《静静的顿河》的时候,我已经劳累过度,发烧了。同月17日,在荷兰西餐厅,我去参加了几个朋友发起的丈夫50周年纪念会。5年10月4日,在川北路“购组合”第一家店铺与内山和夫举办“版画展览”。同月翻译药用植物。11月修订《中国小说简史》。
二十年(1931年)51岁。
柔石于1月20日被捕,其丈夫在公寓避难。二月,梅菲尔德的《西敏地图》出版了。同月28日,我回到了旧公寓。3月,王先生主持出版了“左翼联盟”的杂志《前哨》。4月,他在文同学院发表了题为“流氓与文学”的演讲。六月,人们在妇女之友协会发表演讲。7月,我为增田完成了《中国小说史》。同月,他向社会科学研究会作了《上海文艺一瞥》的演讲。8月17日邀请内山卡吉俊教授学生木刻,卡吉俊老师自己翻译到22日。24日为第18届美术社木刻部做演讲。十一月,纪被印上含粉楼。同月,制作了《毁灭》。12月,与朋友合编的《十字街》出版。
二十一年(1932年)五十二岁。
1月29日,他在战争的前线。第二天入住内山书店。2月6日,被内山书店的游虎送到英租界内山分馆暂避。4月,我整理了一篇1928年和2009年的简评,题目是《三个休闲集》。我整理了一篇1930年到31年的散文,题目是《两颗心集合》。五月自录翻译书目。9月,新俄罗斯20位小说家的作品集被汇编成册,取名为《竖琴》。下一卷写完了,叫做《一天的工作》。十月,两地之书对比。11月9日,因为妈妈生病,我去了萍萍。同月22日起,他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师范大学和中国大学讲学。
二十二年(1933年)五十三岁。
1月4日,蔡元培应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并升任执行委员。2月17日,蔡元培应邀到宋庆龄住处欢迎萧伯纳。《鲁迅选集》于3月在天马书店出版。同月27日,书籍被搬到迪斯威路,存放在税务所。4月11日,我搬到了Mainland China新村9号。5月13日,我前往德国领事馆,对“法西斯”犯下的暴行提出抗议。6月20日,杨全被刺,被送往万国殡仪馆。有时候,王先生难免会说出来,或者妨碍他的行为。王先生不予理会,出门不带门钥匙以示拒绝。7月,《文学》出版,王先生是他的同事之一。十月先生编辑的《一个人的苦难》木刻连载图印出来了。同月,木刻展在千爱里举行。出版了短评集《伪自由书》。
二十三年(1934年)五十四岁。
1月,北平简铺出版。三月,校文《集南室北室》同月付印。5月,王先生主编的木刻《余音集》出版。《译文》第一期于八月出版。同月23日,因熟人关系被捕,离开公寓避难。10月《木刻编年史》付印。12月14号晚上,我腰疼,盗汗。生病后,他变瘦了,他的假牙和他的牙龈不协调。同月,发表短评集《准言情》。
二十四年(1935年)五十五岁。
1月翻译了苏联班塔列夫的童话《桌子》。2月,他开始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四月,第一册《十竹斋笔记》印出。6月编辑了新文学系列的两部小说,做了介绍,印了出来。9月,高尔基出版了俄罗斯童话的译本。12月,瞿秋白遗作《海上森林》卷起。11月继续写《新故事》。12月,《死魂灵百图》木刻整理作序。
二十五年(1936年)五十六岁。
一月肩膀和肋部很疼。同月20日,与友人合办的《海燕》双月刊出版。这个故事的新版完成后,这本书就出版了。2月,《死魂灵》第二部开始翻译。3月2日下午突发哮喘。4月7日,我去良友公司,为其挑选了“苏联版画”。同月,我编著了《海上森林》第二卷。5月15日,她又开始生病,并接受了胃病治疗。从那以后,她的烧一直没有好。5月31日,史沫特莱女士转诊到美国邓医生处确诊,病情十分危重。到了六月,我渐渐从昏厥中恢复过来,能够坐起来看书了。你可以画几个十字。同月,我在生病期间回答了来访者O·V的《关于我们当前的文学运动》。《花边文学》出版了。7月,王先生编著的《开绥·科尔维茨版画选》出版。八月,痰中见血。为《中流》第一期写一篇小文章。10月份我体重88斤,比8月1号的时候多了2斤左右。契诃夫翻译了《坏男孩》和其他轶事并出版了。可以偶尔去看电影,拜访朋友。同月8日,我去基督教青年会看了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17日,他访问了鹿地根和内山。18日凌晨5点25分去世,当时他病得气喘吁吁。
(鲁迅纪念文集初版,鲁迅纪念委员会编,文化生活出版社,2006年10月19日第一版)
鲁迅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还创作了散文集(写于1926,发表于1928)和散文诗《野草》(写于1924-1926和65438+)。这是现代散文的两部经典,文笔不同,风格各异。《朝花夕拾》刚在报刊上发表时,总以《追忆似水年华》为题。鲁迅大概回忆起年轻时在水乡的那个夏夜,在一棵大树下乘凉,听老人们讲闲散的日子,讲故事。《朝花夕拾》也是在说闲散的日子,是对人生童年(《朝花夕拾》)的回忆和重温。所以,在鲁迅的生命历程中,所有留下痕迹的人和事,都在鲁迅的笔下流淌:民间传说中的“无常”,父亲的病,百草园和三潭印月,藤野先生,还有我们小时候没有提起的保姆“大妈妈”,范爱农,一个坎坷一生的老朋友,等等。鲁迅用热烈的爱回忆,道出了鲁迅精神世界最柔软的一面,蕴含着深深的悲哀。《野草》是另一种散文,是梦的产物:书中三分之一的章节以“我梦见了”开头。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午夜(秋夜)幻觉中听到“吃饭”的声音;“人睡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影子”来个“告别”(告别影子);见《死火》青花冰谷,“有热状,但不摇,所有的冰结如珊瑚枝”(《死火》);“狗”追着“人”大声质问,“人”拼命“逃跑”(《狗的论据》)...鲁迅把自己小时候演童话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以此来表达自己微妙的、不可言说的感情、情感和心理,对人生进行更深刻的哲学思考。鲁迅对别人说过“我的哲学全在《野草》里”,所以读者有机会借《野草》看鲁迅的灵魂深处。
鲁迅在创作小说和杂文的同时,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杂文。五四前后,他在京期间写的杂文有《热风》、《坟》(其中有一部分是世纪初写的论文)、《盖华集》、《盖华集续》等。1926年8月至1927年6月,鲁迅因北方反动势力的迫害而南下,先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这一时期的散文主要收录在《正义集》中。1927年底,鲁迅定居上海,开始了他“最后十年”的人生历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写杂文上。出版有《闲集》、《二心集》、《南调北调》、《伪自由书》、《准言情》、《花边文学》、《切街亭随笔》、《切街亭随笔二》、《切街亭随笔终本》、《胶印集》等三部。
最近,许多年轻朋友让我写一些关于鲁迅的东西。他们为什么要我写?我猜他们的动机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现在在台湾省,鲁迅的作品被禁,越是看不到的人越是好奇,想了解一下这个人。第二,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大陆的时候一直听说过鲁迅的名字,或者读过他的一些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 * *制作方及其同路人或多或少的宣传,所以可能会对这个人产生一些幻想。3.我曾经和鲁迅有过笔战,所以有人想让我出来说几句当事人的话。
其实我不想说他。前几天,陈西滢先生从海外归来,曾经有人在饭桌上问他:“你觉得鲁迅怎么样?”他只是笑而不答。我从侧面切入。“关于鲁迅,你最好别问我们两个。”西营先生和鲁迅先生互相冲突(不是为了文学理论)。在我和鲁迅争论之后,我们俩的立场是对立的。我们说的可能不公平。况且鲁迅已经死了很久了,我再批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他的作品在这里被禁,为什么此时此地“打落水狗”?所以他死后,我很少谈起他,除了一个例外。抗战时期,我在《中央周报》上写过一篇文章《我和鲁迅》。可能有些年轻人还没看过那篇文章,但我现在是被迫的。破例重复一下我在那篇文章里说的话。
首先声明,我个人不赞成封杀他的作品。在我的一生中,我最相信伏尔泰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支持你说出你所说的话的自由。”我和鲁迅一样。我写过很多批判鲁迅的文字,也有人把双方的评论收集起来,编成了一本书。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让每个人都知道谁是对的。我曾经在一所大学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书架上有一批过去遗留下来的低级色情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就拿走取消了。大约有几十本书,还不包括鲁迅的一些作品。但是这件事马上传到上海,说我烧了鲁迅等左倾著作。鲁迅本人也很乐意用这个假信息,把它当成我的一个罪名来发!根本没有这回事。宣传就是自我宣传,事实就是事实。
鲁迅不是党派人士,也不是同路人,起初对当时的左倾分子相当反对,所以和创造社的一批人闹翻了。他曾经是典型的老式公务员。他在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部做过仆人,但在北洋军阀政府多次人事更替的大潮中,他都没有被淘汰。一是因为他地位低,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脱颖而出过,他顶多写一些关于小说的文章或者间接从日文翻译一些欧洲的作品。参加《新青年》杂志写了一点杂感或短篇小说后,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最后卷入了当时京中学术界的浪潮,被张行严令排除在教育部之外。此后,他一直在学术领域。在北京、厦门、广州,他都和别人发生过冲突。没有一个地方能让他在自己的位置上呆很久,最后他留在了上海,谋生甚至死亡。
鲁迅一生坎坷,处处碰壁,自然有一股怨气贯穿胸中。怨恨的对象是谁?伦理、制度、传统、政府都成了他愤怒的对象。他出生在绍兴,也许天生就有“刀笔官”的特质,这让他的文笔极其苦涩。当然,他的语文基础在当时的普通白话作家中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的杂感)在当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的作品简洁而恶毒,作为零星的讽刺作品是有价值的。他的主要作品是他的一部又一部杂感集。但是,作为一个作家,光是满腹牢骚和抱怨是不够的。他必须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有一套积极的看法,即使不必形成什么体系,至少要有一个积极的主张。鲁迅这样说是不够的。他有的只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对现状不满”的态度。这种态度没有错。北洋军阀执政几年,谁能满足于现状?问题是,仅仅是不满意呢?我们的民族,政治,文化真的是千疮百孔。我们做什么呢是一种一点一点慢慢寻求改善的方式。如果鲁迅不同意这种方法,那也可以,如果他认为这是一种被动的妥协,是徒劳的,但是你要想出一个方法,而不仅仅是滥用腐败的对象,滥用别人的改进的想法,滥用一切而自己不提出积极的想法。而鲁迅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逼他摊牌。那篇文章的标题是“对现状不满”。我记得我说过:“你骂所有人,你反对所有想法,你赞扬和批评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你打算怎么办?”?请说出你的积极看法。“我一定是挠他痒痒了。他的回答很精彩。第一,他用他的老伎俩嘲讽我,说我的话不讲道理,“表扬”是“表扬”,“降职”是“降职”。如果不是用作贬义词,就不可能在贬义词上加上褒义。(鲁迅大概忘了在《红楼梦》里一起用“赞”字来找茬。)然后他宣称,有一个主义,他从来没有骂过。我再问他,那是什么主义?是* * *资本主义吗?他没有回答。
不要以为鲁迅一开始就刻意为* * *产党铺路。不是这样的。他和* * *制作方没有任何关系。他被逼得走投无路,终于走投无路。他从来不批判* * *唯物主义,这也是事实。他让这样的后门开着。所以后来* * *制作方想用他领导左翼作家联盟的时候,一拍即合。其实鲁迅对左倾分子的批判是很严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