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带着一大帮阿哥们,巡幸塞外,发生了三件事,这三件事成了康熙一废太子的诱因。

第一件事,小阿哥胤祄病重,康熙非常着急,而太子该玩玩该乐乐,没有表现出任何同情心。

第二件事,大阿哥胤禔状告太子暴虐。说太子对待王公贝勒肆意凌辱,对待大臣士兵,张嘴就骂,抬手就大打。

第三件事,康熙发现太子深夜到自己住的帐篷外,透过缝隙向内偷窥。

这三件事勾起了康熙对太子的不满情绪,康熙下决心废黜太子。康熙对太子都有哪些不满情绪呢?看看康熙废太子给出的理由就明白了。

康熙的理由是,?赋性奢侈?、?暴虐淫乱?、?语言颠倒,竟类狂易?。

赋性奢侈,太子花钱大大脚,钱不够用,向国库借,还不上就卖官鬻爵。

暴虐淫乱,暴虐就像胤褆告发时说的那样,太子不尊重人。淫乱是指太子与康熙的小妾郑春华私通。

语言颠倒,竟类狂易,是说太子太狂傲,接受群臣朝拜规格太高,处理事情权力太大,暗射太子有夺权想法。

胤礽是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赫舍里氏和康熙是患难夫妻。康熙对赫舍里氏感情很深,爱屋及乌,他对胤礽非常好,两岁就立他为太子。赫舍里氏死得早,为培养胤礽,康熙付出了很大心血。胤礽小时候,康熙对他十分满意。胤礽渐渐长大,生出许多毛病,康熙主要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康熙的包容使胤礽的错误越来越严重。

不管怎么说,康熙是一位伟大的古代君王,他要考虑大清的未来。看到太子的表现,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难道这就是大清朝未来的皇帝?把皇权交给他能放心?这时康熙的思想一定很矛盾。

但是要废掉太子,他真的不甘心,他为太子付出了太多的情感,太多的心血,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不得已废掉太子,是康熙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要做最后的努力,废掉太子,给太子以打击,让太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他要改造太子,再给太子一次机会,这应该才是康熙一废太子的深层逻辑,也是康熙的真实思想。

所以,当大阿哥胤褆提出要替康熙杀掉胤礽时,康熙断然圈禁了胤褆。当八阿哥胤禩蠢蠢欲动,争皇储之位时,康熙给予沉重的打击,丝毫不留余地。当三阿哥胤祉状告大阿哥镇魇太子时,康熙借机就提出了复立太子。

康熙要复立太子,找来大臣李光地,对他说,太子是受了大阿哥的镇魇才得病的,现在病好了。康熙把复立太子的想法告诉李光地,想让李光地把他的想法传递给大臣。李光地不赞成康熙复立太子,回去后什么也没说。康熙想通过公推太子这种形式复立太子,结果却公推出八阿哥胤禩。皇帝是一国之君,说话算话,吐口吐沫是个钉,康熙宁可失信,也要宣布公推结果无效,让大臣们重推,不推胤礽决不罢休。

太子真的能改掉了原来的毛病吗?康熙恐怕连自己都心里没底儿。但是他希望胤礽能改掉原来的毛病,他对胤礽还抱有希望。

改造胤礽才是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真正目的。第二次废太子,康熙才是真心的,那时他对太子是彻底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