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读《孤独六讲》有感
读读了蒋勋的《孤独六讲》,感慨万千。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给了很大的震撼,源于心灵,更更甚于知识。
木心说:“现代比古代寂寞多了。”愈来愈孤独的社会,人们关上铁门老死不相往来,白纸黑字框住了许多东西。我想,正是由于我们不会和自己相处,跌跌撞撞的匆忙而行,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所以,这个社会愈来愈孤独了……
在《孤独六讲》一书中,蒋勋讲述了六种孤独,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在情欲孤独中,蒋勋说: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的,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孤独是可耻的吗?不是这样的。孤独的核心就是跟自己在一起。不在乎世俗的一切,为自己而活,风轻云淡。生活本来就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正如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既然这样,不如少有言语。
读了很多的书,走了不算长的路。我才知道《纳兰词》想表达的是孤独,冯唐三部曲要表达的是岁月,而孤独六讲似乎只是一个好友的耳语。孤独不是负面。至少在书中不是……
我们一直都想要避免孤独,但蒋勋所想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众所周知的是,他是一个美学家,所以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文摘一段:我想,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你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去意义。当你开始寻找,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谈了很多的东西,我们所要说的不只只是孤独,更多的是自己,是人生。孤独只是我们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看一本书,有其感固然好,有自己的话更好,关注孤独,善待孤独。
“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事,是最孤独的时候”。”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张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