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玲与香港娱乐小说

年关将至,国内剧团狂舞。

雷剧,一个接一个。

继新版鹿山公爵雷霆战士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疯狂的玩家——

爱情的起源

说也奇怪,这是一部两年前开拍的老剧。

筹备之初,就引起了万千期待。

因为,这是大事。

改编自张爱玲小说《半条命》。

制片人是琼瑶的儿媳何秀琼。

导演是金鸡奖最佳导演杨亚洲。

主演阵容比较有意思,刘嘉玲,蒋欣,郑元畅,郭晓冬...

为了表达拍出好镜头的决心,制片方一开始直接取名《半条命》。

奇怪的是,剧拍了,也没有消息。

期间经历了改名、撤档、换网播等等经历。

突然,就在几天前,悄然开播了。

发生了什么事?

开拍的时候,口号喊的好大声。

怎么到了播出时间,却不发一言,如此低调?

翔宇看完第一集就明白了——

这是一座“烂尾楼”!

有多糟糕?

首映当天,刘嘉玲主演的女学生模特直接被骂上热搜。

豆瓣700多条短评中,1星差评铺天盖地。

从演员的表演、造型、配音到剧情改编,几乎都被网友推翻。

甚至有人说,看了《爱的起源》,我觉得Zray版的《鹿山公爵》也没那么差。

制片人也知道低分会让大批观众望而却步。

所以豆瓣单品延迟。

但是,没看到不代表不存在。

今天,翔宇将掀开它的遮羞布。

深情的起源是小说中魔法变化的一大吐槽点。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原著小说。

《半条命》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小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旧上海。南京富家子弟沈爱上了家境贫寒的顾。

两人注定没有分,一直擦肩而过。

顾的姐姐顾曼璐中学辍学在家,靠当歌手赚钱。

婚后,为了取悦丈夫朱,她牺牲了姐姐的幸福,强迫她为朱生下一个儿子。

《半条命》作为张爱玲的代表作,通过几个年轻人的痴情和怨恨,揭示了人民的险恶和世界的冷漠。

所以自然成为了影视改编的“灯塔”。

在《爱的起源》之前,已经有两部影视作品:

从65438到0997,导演了电影《半生缘》,2002年,胡和王重光拍摄了电视剧《半生缘》。

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爱的起源》。

虽然延续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但几乎完全改变了人物设定。

小说中的顾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孩。

为了突出这种单纯,剧中为她强行改成了圣母玛利亚。

一开始,顾()看到工人在公司外面示威。

得知公司拖欠工资后,工人们没钱看病。

她的第一反应是责备工人:

“你要是有时间要钱,他的命就没了。」

但问题是,他们拿什么钱去救人?

当然,工人们听到这些更生气了。他们直接称她为老板的走狗,为黑心资本家说话。

然而,顾仍然对这场尖锐的劳资冲突视而不见,而是打出了悲苦的牌:

“难道我们吃苦不就是为了让家人吃饱穿暖,让孩子上学吗?所以我们应该保命。」

避重就轻不是简单,而是愚蠢。

顾在该剧中的改编不止于此。

为了强调她的悲惨命运,小说中的弟弟被提前写死了。

结果每次“不由自主”提到家人,她都一副可怜相。

演员沈(由饰演)也被换掉了。

沈在书中的性格比较软弱,这间接导致了他对与顾的怀念。

在这部戏里,沈成了一个主动出击的白痴。

听完顾的演讲,他失去控制地爱上了她。

两个人的关系,就像开着八倍速度的车,进展很快。

几次没见面,沈对曼桢说:

“我只相信你,我只相信你说的是白纸黑字。」

一开始翔宇以为,也许这个版本是想在感情线上加点现代气息。

但是,看到后面,有些不对劲。

他们相爱后,立即进入了琼瑶戏剧模式。

一把鼻涕一把泪,互相尖叫呻吟。

完全失去了张爱玲作品原有的细腻感情。

至于姐姐顾曼璐(刘嘉玲)的人员配置,变化也不小。

在小说里,她是个二流交际花,还挺有心机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虽然出入浪漫场,但我其实很渴望拥有普通人的幸福。

而这部剧把她变成了称霸天下的舞厅大姐。

霸道,霸气,乐此不疲。

不仅如此,古曼璐牺牲妹妹的动机也被变魔术发现。

在小说中,因为嫉妒,她动了破坏满震幸福的邪念。

这是整个故事中最具悲剧性和戏剧性的情节转折,将人性的幽深和隐逸体现得淋漓尽致。

戏剧把它变成了一场意外。

顾曼璐被意外流产打击很大,才想到送妹妹去虎口。

这样的变化已经完全失去了苍凉和讽刺。

《爱的起源》所做出的神奇改变具有* * *性质——

强行激化矛盾和冲突。

但每一次改编都离半条命越来越远。

除了剧情大方向,几乎没有“张伟”的味道

时不时只能借助人物的内心独白来寻找一些文艺气息。

不过好像画风比较碎片化,比较尴尬。

《爱的起源》的另一大槽点是选角。

有人形容,看完剧,觉得《第一炉香》的选角没那么差。

你在说谁?

刘嘉玲。

她饰演的顾曼璐高中辍学,沦为妓女。

被迫卖身养家,可怜;

我亲手毁了我妹妹的一生,可恨。

这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被社会阴暗面吞噬的人物。

但是刘嘉玲的处理与其说是悲伤,不如说是傲慢。

她更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黑人社会领袖,而不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

早在经典电影中,刘嘉玲就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和个人魅力。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她并不适合这个角色。

扎个马尾辫,穿个学生服,不仅不青春活力,还挺别扭的。

对角色的诠释,也受编剧变魔术的影响,完全偏离了。

55岁的刘嘉玲和37岁的蒋欣不是姐妹,而是母女。

在选角问题上,《爱情的起源》真的应该向前辈们学习。

在1997版的《半条命》中,35岁的梅艳芳和29岁的吴倩莲只是外表看起来像姐妹。

2002版《半条命》中,27岁的安吉尔和26岁的林心如年龄接近,但气质契合角色,效果不错。

相比之下,饰演顾,问题相对较少。

在大部分场景中,她的情绪和表演还是很到位的。

然而,和她一起演情侣的郑元畅却经常接不了戏。

他们没有CP感,经常一方热泪盈眶,另一方莫名其妙的咆哮。

互相打,没有火花。

有那么一会儿,郑元畅的脸甚至显示出了马景涛的魅力。

更令人困惑的是。

沈诗璇和好友舒慧的互动更多的是CP。

喜怒哀乐都是自然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唯一一个在选角上不觉得突兀的就是饰演的朱了。

从外形上看,他虽然不像书上说的那样,“眼睛很小,笑起来像老鼠。”」

但是表演够油腻。

尤其是打躬作揖,让你看一眼就发抖。

魔变和施法,两大伤害,为爱情的起源定下了惊世骇俗的基调。

细节也是错误百出。

以演员原声为例,效果不如配音。

从人物来看,顾曼璐和顾是安徽人,沈是南京人。

他们住在上海,偶尔会说几句上海话。

但在剧中却夹杂着乡音。

蒋欣说普通话,刘嘉玲说岗埔,郑元畅说太埔,听起来很有戏剧性。

后期特效,好像没有做的预算。

有一幕,顾深情地望着窗外,对沈说:“看,太阳。」

画面一转,太阳显然是剧组灯光的客串。

更可笑的是台词不合逻辑。

有一次,沈带着顾去一家饭店吃饭。

一进门,我就遇到了一群热情的同事:

“我们一起吃吧,馒头吃不吃?」

只想沉浸在二人世界的沈拒绝了邀请。

我转过头对顾说:我点的肯定比他们好。

结果他点了和同事一样的包子和阳春面。

那么,哪里好吃呢?

此外,传闻该剧大幅删减了12集,因此剧中往往有明显的删减痕迹。

严重到影响了剧情的流畅性。

比如这个片段,猜猜是什么意思。

你明白吗?

就是不明白。

随机叠加反应镜头,但不给出关键信息。

只有通过满震的后续动作,才能推断出这部剧讲的是曼璐用玻璃渣威胁别人。

说到这里,翔宇似乎明白了《爱的起源》这本书改名的原因——

有罪。

但是如果你改了名字,你能避免这个问题吗?

从准备到拍摄到播出,问题层出不穷,但还是要拍出一部来忽悠观众。

毕竟是态度问题。

大家都知道张爱玲的作品很难影视化。

因为她的小说不注重情节,而是注重氛围和情感的营造。

征婚,生在乱世,写的是人生的美好和悲伤。

很难,但不代表没人能拍好。

许鞍华导演的《半条命》获得了影迷和影迷的一致好评。

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126分钟。

许鞍华上来就做减法,突出重点。

许和石的感情线,长辈的恩怨,等等。

只抓住一条主线——沈与顾的爱情悲剧。

这部电影最被人称道的地方就是选角神。

吴倩莲版的顾,温柔、大方、灵活、俏皮,很符合书里人的外在圈子。

梅艳芳版的顾曼璐,风骚,世故,精明,甚至不近人情。

黎明版的沈,几个眼神传达了人物的谨慎性格。

葛优版的朱更符合“笑得像猫,笑得像老鼠”的描述。

那一年,吴倩莲凭借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梅艳芳获得了最佳女配角。

她准确地用微表情传达了顾曼璐的内心戏。

一开始有很多种习俗。

中间的悲痛令人心碎。

后来被嫉妒和仇恨黑化了,但良心不安。

许鞍华知道如何训练演员,以及如何利用影像的魅力。

她把张爱玲描述的氛围感转化为电影银幕的色彩。

所以,整部电影都笼罩在黄色的基调中。

尤其是到了最后,石俊和满震重逢的场景模糊得像做梦一样。

许鞍华的野心不止于此。

她还补充了一些书中没有的桥段。

比如结尾通过主角内心的叙述,对人物的走向做出不同的假设。

“如果我真的和石军结婚并有了几个孩子,那就不是一个故事了。」

许鞍华版的《半条命》是23年前制作的。

当时她拿了11万的预算,拍了三个月,然后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现在影视圈动辄上亿投入,也有了更先进的拍摄设备,更便利的拍摄条件。

但我只能把《半条命》拍成琼瑶剧。

换句话说,我从一开始就想拍一部琼瑶剧。

因为它可以进入一个正在下沉的市场。

创造更多精彩的网络话题。

激起更强烈更直白的情绪。

但这一切都与张爱玲的原著无关。

可悲的是,唉。

如今,观众似乎越来越难沉下心来欣赏好的作品。

让这些无良剧和平台有了可乘之机。

回想一下,《爱的起源》为什么选择今年播出?

我就是想趁着张爱玲百年诞辰再来一波热潮。

但是张爱玲的小说不需要这种崩溃式的改编。

作为观众,你和我也应该对雷剧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