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楼主周扒皮?

周春福故事《子夜鸡鸣》的真实性越来越受到质疑。这无疑是文学作品在面对自传式纪录片时,进入特定时代的特定家庭和个人,必然会产生的尴尬。或者说,不仅仅是尴尬——还原半夜鸡叫故事的目的,不仅仅是还原周春福的本来面目,而是重塑现代中国真实的地主与雇工关系。

/来自club.china.com/,中国网社区

1947年,黄店屯村大户周春福死了。

1947年,辽东半岛瓦房店黄店屯村大户老周家的族长周春福去世。周春福之死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他去世同年5月,黄店屯村被* * *生产党的军队解放,随之而来的是风起云涌的土改运动。

老周家据说是东去大潮中的一员。从关内到关外,扎根东北多年,但显然并不辉煌——1947周春福为首的老周家,一家20人左右,拥有土地200亩左右,还有四个比较简陋的农村作坊——油坊、磨坊、染坊、粉坊和一个杂货铺。在地广人稀的东北,人均10亩耕地的家庭真的不是很突出。如果不是这些铺面,老周家的家长周春福真的不会是黄店屯村的显赫人物。

80多岁的黄店屯农民严说,到了周春福这一代,周家并不富裕。周春福“继承了一些土地,但不多”。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小农一样,在周春福眼里,无论是杨光还是法币,都比真正的土地更有保障。因此,自耕农周春福多年来一直乐于买地。为了买地,周春福的勤奋甚至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在黄店屯和周春福有过接触的老一辈人的印象里,周春福常年过着土包子一样的穷日子——裤头都不舍得买,都是用破布擦的。就连周家吃剩的粉条也要用筷子捞出来晒干再吃。

2006年,曾在周嘉工作多年的王艺臻在接受周春福曾孙孟令谦采访时回忆说,黄店屯里老周家的五个儿子最让人羡慕。“家里人多,大儿子干农活,二儿子做管家,三儿子开车,几个儿子分工,都很勤快。脑子也聪明,能赚钱。”周春福买地的爱好给王艺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老人愿意在离开家的时候买地。跟外地的人聊,最后问,你卖不卖?”

老周家的200亩地和几个作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积累起来的。这种“原始资本积累”在当时的中国广袤大地上随处可见,不足为奇。如果没有天灾人祸,时间会一如既往地在安静的黄店屯村里顺畅地流过。也许周春福会继续他几十年的“买地大业”,但即使对周春福的能力给予充分信任,他似乎也很难让土地所有权突破黄店屯村的行政区划限制。

1947的到来,让周春福所有的希望和前景都变得毫无意义。今年年底,土改队带着“彻底解决分田问题”的艰巨任务进村。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周春福成了“地主”。

多年以后,一个在周家放过猪的孩子回忆起他对周春福的批评:“这个地主好可恶!周家的四个媳妇都被他逼着干活!一个月的前10天,大媳妇做饭,二媳妇做饭,三媳妇是‘后勤部长’,推磨,磨一切。在这10天里,四媳妇可以‘休息’,给孩子缝缝补补。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我们将按顺序“轮换岗位”...他这么为难自己的家人,你想想我们长期的工作有多辛苦!”

这种批评可能不完全是捏造的。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周春福的曾孙孟令谦谈到了他的曾祖父:“我小时候听到家人对他的回忆。他是一个非常节俭和吝啬的人,但他是一个好工人和勤劳的庄稼。他唯一的缺点是傲慢。这是农村方言,意思是小气。这是他家人的评价。长大后,我从某些方面了解了当时和他一起工作的长工。他们对他评价很高,因为老人对长工很好,唯一的一点就是太小气,对家人太吝啬。”当时周家的老长工王贻琦也说:“都说老人家狠心,对子女狠心,对哥们儿不坏。从没提过我。我很瘦,但我能做到。老人说他会锄地,会扛粮。”

对家人吝啬,要求他们节俭勤俭,可能在1947的批判会上被放大成周春福对四个媳妇的残酷剥削,这就不难理解了。

1947年,黄店屯村解放,土改在东北大地上闹得沸沸扬扬。“老地主”周春福今年悄然离世——没有一家地方小报报道过,甚至连他的死法现在都不知所措。1947年他的死讯湮没在东北的喧嚣中。

一个家庭人均只拥有10亩土地的“老地主”,一个全家从早到晚都要在田里劳作的“老地主”,在1947的喧嚣中悄然死去。如果不出意外,他的死,应该和大自然无声的新陈代谢一样,被大翻盘的宏大背景彻底湮灭。

但是事故还是发生了。瓦房店黄店屯村“老地主”周春福去世的同年,瓦房店孙家屯村一个叫高玉宝的孩子参了军。孩子参军也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老周家的后人绝对不可能想到,这个叫高玉宝的孩子走上了参军之路,不仅迅速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整个老周家接下来几十年的命运轨迹。

《文远党史》2005年第19期一篇题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高玉宝》的文章,这样介绍高玉宝的传奇一生:“从19438+0951,不识字的战士高玉宝一边打仗一边画了一本书,无意中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先例——书名。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在国内有7个少数民族语言版本,在国外有近20个版本。仅中文版就累计印数超过450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领导人文集》、《领导人词典》之外,几乎没有一部小说有这么高的印数。高玉宝的手稿后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

高玉宝,一个不识字的人,创造了那个时代“畅销书”的传奇纪录,仅次于《领导人文集》和《领导人词典》。因此,高玉宝本人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文远党史》2007年第3期另一篇题为《高玉宝创造高玉宝的故事》的文章,描述了畅销自传体小说《高玉宝》的写作过程,读来极具传奇色彩:

“高玉宝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过一个月学。1947入伍后,基本是个不识字的战士。当军队南下时,他开始写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在创作中,他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文盲。他想写很多故事,但能写的词却很少。他写的每一句话,10个单词中有9个不会写。但困难对这个坚强的战士来说并不难。他想了一个笨办法,把不会写的字换成图片或者符号。

一天晚上,在团里担任军事职务的战士回到岗位后,点起一盏小油灯,写下了周小时候给地主扛活时,半夜剥鸡窝的故事。但是高玉宝不会写“半夜鸡叫”这个词。“半”字写不出来。他反而画了半个馒头,一目了然;“夜”字画有一颗星,是一见钟情的夜;繁体字“鸡”是最难写的。他反而画了一只鸡。“叫”字在小学读图课本上见过,但记不住,就画了个大嘴巴,张着嘴喊。创作进入意境后,不知不觉已是午夜,高玉宝却睡意全无,直到画完“子夜鸡鸣”这一章才休息。

在他的小说《高玉宝》的手稿中,画了许多图画和符号。比如“日本鬼子来了”这一章的“鬼”字写不出来,画了一张脸;“杀”字写不出来,就画了一个脖子上套着刀的小人;“哭”字不会写。他画了一张脸,在眼睛下面画了一些点。可以说,目前陈列在《京军报》上的小说《高玉宝》的手稿并不是高玉宝写的,而是他“画”的。当时他要跟着部队频繁行军打仗,做繁重的军用邮件工作。创作的难度不言而喻。"

高玉宝在他的英雄小品《半个馍馍、一颗星星、一只鸡、一张大嘴》中,留下了反派“周皮皮”的本名周春福,这和地下党暗号一样荒谬。

多年后,高玉宝接受周春福的曾孙孟令谦采访时,被问到:

“1950年代出版的《高玉宝》中的反派人物都是真实姓名。周的真名是周春福,的真名是,都写在书里。既然是小说,他们的真实姓名有没有写进书里,对他们的家庭和子女后代的影响有没有考虑到?”

根据孟玲倩的描述,高玉宝回答说:“我没有想过这个。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我要读书》《半夜鸡鸣》等五六篇文章发表后,我才明白小说是无法描述其真实姓名的。”

/来自club.china.com/,中国网社区

收藏此贴,复制地址,分享给朋友。

您可以点击“与朋友分享”将这篇文章分享给论坛中的朋友。登录后,您可以在论坛中享受更多服务。

我明白了。下次不用我提醒你关×02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