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体验,连丽如

连丽如于1960年随父练阔如学艺,是评书公司的唯一继承人。他为各省市广播电视台录制了《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鹿邑公》等十几部长篇评书故事,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多次赴新加坡为当地“好声音”广播电台、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95.8城市频道录制《聊斋》、《红楼梦》、《水浒传》等巨著,并应邀赴美国、马来西亚演出,开启了中国走出国门讲故事之路。

提起连丽如,老说书人马上会想到活跃在四五十年代的说书大师连阔如。连老的小女儿连丽如,1960毕业于北师大附中,后随父求学。那时候她才17岁。次年9月,连丽如在天桥图书馆上演长篇说书《三国演义》,成为京城第一个说书女,也是中国第一个说《三国演义》的女演员。连丽如为电台、电视台录制了十几首长篇歌谣,播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被评为“优秀录音室艺术家”。从1993开始,她多次去过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连丽如在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播出的《红楼梦》也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连丽如是第一个把评书艺术带到国外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个尝试用评书来传播《红楼梦》的人,受到海外华人的称赞。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为了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连丽如成为中国第一个背诵小说的说书人。北京文艺台录播了她朗诵的《康熙皇帝》,当时的收听率已经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评书节目。后来,连丽如第一个改编了金庸先生的名著《鹿鼎记》。她注意保持金庸先生的语言风格,又不失传统评书的特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台和全国各地电台播出后,听众反响强烈。

在努力探索小说与评书之间的新途径的同时,连丽如仍不忘对传统的《三国演义》评书进行整理和完善。65438年到0998年,连丽如去了大马,在五大城市做了一场关于三国演义的演讲,引起了轰动。每场演出持续数小时,座无虚席。

谭元寿、连丽如等60名非遗传承人于2013年6月6日获得“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奖”。颁奖仪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为获奖者颁发了奖杯和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