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读本?

《朗读者》是德国当代作家施林克不到10万字的小型代表作。

这部作品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最外在最宏大的,当然是反纳粹层面。作者在这个层面有很多重要突破:他写了集中营里犹太人的麻木,他还写了法西斯士兵不把感情投入大屠杀的“工作状态”。这两种状态都是在人性从人身上抽离之后才能实现的。当事人越是无动于衷,我们今天就越感到震惊和可怕。小说也写出了历史判决对不同个体倾向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遗憾,也写出了下一代对上一代罪行的承担和厌恶交织在一起的尴尬。这是独特而深刻的。

第二个层面是关于汉娜的选择。我觉得它在小说中的分量不亚于对纳粹的反思。汉娜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漂亮又勤奋,努力又充满生活气息。她也是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有很高的审美感知。然而,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身份,她一再抵押自己的命运。当她宁愿被判重罪的时候,“我”想救她,差点把真相告诉审判长。但在此之前,他和学哲学的父亲有过一次对话:

“你还记得吗?小时候,每当妈妈跟你说一些其实对你有好处的事情,你是怎么发脾气的?.....但对于成年人来说,我绝对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代替别人做决定,推翻那个人认为更好的东西。”

“就算他们自己后来也觉得这样会更幸福,难道不应该是强加的吗?”

他摇摇头:“我们现在谈的不是幸福,我们谈的是尊严和自由。”

“我”最终没有为她说出真相,尽管他知道这样做的代价。其实光是汉娜的选择就足以写一篇长文,她的悲剧是她自己的选择和时代造成的。她本质上是善良的,只是她的选择让她变了一个人。人们选择的理由不尽相同,有的离奇甚至无足轻重,这往往导致生活和历史的偶然性和复杂性。存在主义哲学中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说,存在是由选择引起的,而不是由本质引起的;相反,存在反过来定义了人的“本质”。汉娜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三层次是“我”与汉娜之间的爱情关系,或者推而广之,是指所有的人际关系。这是书中最重要的方面。为了开门见山,我借用存在主义的另一句名言:“他人是地狱。”小说描述了“我”和汉娜的爱情,但他们最和谐的时候恰恰是不相识的最初阶段。当他们更了解对方时,他们都开始避免亲密的交流。当然,他们也希望对方能向自己坦白一切,但又不想交出自己的秘密。汉娜识字后,设法找到了各种有关集中营的书籍。她在思考,但她不想和我多说话。她告诉他:“我总有一种感觉,人们不理解我...你明白吗,如果没人理解你,那就没人能要求你说清楚,连法院都不能要求我。但是,死者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她每天晚上都和死人说话,当然也和书中的人说话。她对活着的人不抱希望了。在她识字后的一两年里,她天真到渴望他的回信,因为她终于克服了人生中最大的障碍,她已经从文学中体会到了文字表达内心的力量,但回信最终还是没有来。这让她从失望中绝望。之后,她停止了运动和清洁,开始暴饮暴食,人很快就衰老了。她在他去接她出狱的那一天自杀了,可以看作是对亲人的报复,也可以说是对她以后亲密交往的害怕和绝望。存在主义是一种对外界绝望,然后从自己的选择中转向寻找精神出口的哲学。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看起来过于黯淡,但在揭示人性的弱点上却极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