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的小说

据我所知,“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应该是出自明中叶的戏曲小说。

最初的概念应该是来自于冲锋轻旅,因为只有在明朝才有午门,而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在午门杀人是很正常的。

《轻骑冲锋》中有一段描写朱元璋企图在午门杀死铁冠道士冷谦。随着这部小说的流传,大概“在午门推出斩首”就成了皇帝权威的最好展示。

因为午门是明代才第一次出现的。

在此之前,唐代皇宫的主南门为承天门,北宋汴梁皇宫的主南门为宣德门,南宋临安皇宫的主南门为李贞门,晋代燕京皇宫的主南门为益阳门,元代皇宫的主南门为崇天门。

朱元璋在南京拜见吴王时,皇城南门命名为“吴门”。

洪武十年,朱元璋重修宫殿,正式将宫城正门命名为午门。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制度是以南京的制度为基础,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就是天安门广场后面的午门。

明代通俗小说多为下层文人所写。因为没进过正规系统,对帝制了解不多,可以夸大皇帝的权威,所以衍生出这种说法。

关于唐朝的故事,比如唐硕,多是午门斩首,尤其是昏庸的皇帝把忠臣推出午门杀死,更能体现他们的凶残。

明清名将、罗家将、胡家将、等的小说,都有午门斩首的情节,直接避开三法司杀人,成了小说家最喜欢的桥段。

明朝杀了不少大臣,如胡、、蓝玉、、袁崇焕等。明朝都是在集市上杀的,午门前不杀大臣。

但是,明朝朝廷打人经常发生在午门。

张婷出现在明朝初年的王朝体系中,也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有书早奏,无事退朝”。

明太祖早期朝觐的地方在奉天门,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太和门,是午门进入后的第一个门。

在法庭上,官员们正在午门外等候。皇帝正在太和门等候官员。这时候官员往往没有风度,或者触怒皇帝,锦衣卫就会把官员直接拖到午门外,当众指责。

明朝的文人有一种被虐的感觉,就是在朝廷上被洒家骂的臣子,反而会被士林表扬。他们以为只有挨了棍子的大臣才是正直节操的表现,当众被棍子骂的人并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

这大概就是明朝病态政治文化的由来,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病态会被歌颂。

从这个角度来看,“午门斩首”其实是底层文人和阶级的一种厌恶,或者说是想通过皇帝之手来惩罚这些压迫他们的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