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老规矩》400字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北京人大多以送礼出名,尤其是旗家满族人,特别讲究。只要在北京的圈子里,就必须遵守规则。这个规矩就是北京人常说的“你看这个人,怎么连礼貌都不懂?”老北京人最在乎的就是小孩子的礼貌,从小都是立规矩的。早年在家里就是揭不开锅。我忘不了这些礼物,让人们开怀大笑。所以外地人说北京在天子脚下,规矩大,恩赐多。
老北京人的“礼”不是宫廷礼仪,也不是官场上的逢场作戏。它来源于民间,是人民自觉遵守规则并通过实践得到的民间习俗,是历经数百年演变而保存下来的精华和珍贵遗产。如今,这些旧观念大多已经被人们淡化甚至完全消失,人们按照新时代新节奏生活无可非议。但是,老规矩的内涵和精髓就是要文明礼貌,这应该是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所必需的,也是中国每一个人所必需的。换句话说,旧规则应该发扬光大,应该成为更多人的规则。老规矩不老也不老。在新时代,旧规则将被注入新的血液,焕发出新的青春光彩。
作者简介;
刘以达,笔名大成如意,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当过工人、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委干部、北京晚报首席记者、专栏作家。现为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民间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阅读形象大使。1980开始写作,1994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创作出版小说10余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40余部12万余字的作品,获得文学、新闻奖50余项。他的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京味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品有:小说传世猫碗、人虫、百年美德、画虫、故都人、胡同根儿(上册)、北京老爷爷(下册)、大酒缸等。、纪实文学谭根儿、卷首儿等。散文随笔如《网上告别》、《掌上日月》、《胡同味道》等。、以及《戏子》等剧,其中《人虫》《百年美德》《胡同根儿》《故都人》《画虫》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人与虫》、《故都人》和《进入什刹海》已被翻译成日文和英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