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放言五首是哪五首?放言五首阐述了什么样的哲理?

放言,即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之意。而《放言五首》,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组富含人生哲理的抒情组诗。这五首诗,是白居易被贬谪江州司马时于途中所做。而在此之前,白居易的好友元稹曾经在被贬谪江陵时亦作有五首放言组诗,故而白居易的这首组诗也算是对元稹的一种唱和应答。

白居易再被贬谪江州时,内心的心情想来也是比较矛盾复杂的。因为武元衡被刺杀一案,看尽了大唐朝廷的内斗与昏暗。或许在他想来,反正老子也已经被贬谪了,那干脆就无所顾忌的畅所欲言一番好了。谁知在他的这一番毫无顾忌之下,反而使他想通了许多的人生哲理与感悟,由此渐渐的开始改变,显得通达而内敛,且独善其身。这五首组诗,是白居易依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分别就关于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等诸般问题的一番纵抒已见,以此来表明对唐宪宗元和时期的社会政治态度,并借此来告诫醒喻世人。

白居易结合了臧武仲与甯武子的故事,作了形象的对比。从而单刀直入的说,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说的是,古往今来的那些伪善者是凡人莫能辩的。臧武仲奸诈而称圣,甯武子大智却装傻。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世人因表象所惑,喜欢的却是道貌岸然的假圣人,却忽略了大智若愚的真高贤。世间许多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由于种种表象所迷惑,往往被那些伪善者引诱。轻者只是收割这些被迷惑者为他带来的利益,重者则会迷失到被引发至家国动乱的层面上来。而这些伪装的伪善者,往往又是那般的让人看不清,他们带着和煦的笑容,带领着被愚弄者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当他们撕下这层伪善的面纱后,往往许多人已然无法回头。于是,白居易提出了分辨真假,辨别是非,去伪存真的一个办法。引出了后两段话,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正因为这份美感,往往迷惑了世人的眼睛。凡事不能光看表面,外表很真的并不一定是真的,去伪存真说难且易,说易且难,只需遇事时冷静对比一番作为便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假的能欺人一时,终归不能欺人一世。此篇,白居易形象的运用对喻之法,阐明哲理。以辩伪之说,对当时的时事昏暗针砭了一番,既抒发了心中忧愤,也发出了警示后人的呐喊与喻意。人世间存在着许多种假象,不要为眼前的诸般假象所蒙蔽,要善于通过现象去看通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