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一直戴着面纱,只是你早已忘记了——读毛姆的《面纱》
——“死的那个是狗。”
这是毛姆的小说《面纱》结尾时,染上霍乱的华尔特对妻子凯蒂说的两句话。
那一刻,沃尔特放下了对妻子凯蒂的所有怨恨?
他说的“死的那个是狗”,是自嘲还是对自己人生的忏悔?
小说《画皮》的英文标题直译为“The Painted Veil”,据说取自雪莱的十四行诗:不要掀起画皮,所以人们/称之为生活。
小说的女主角凯蒂爱慕虚荣,渴望在姐姐结婚前结婚。虽然她不爱沃尔特,但她最终选择嫁给他。她在面纱中一路挣扎,无爱的婚姻和出轨后被发现,被爱人抛弃。无奈之下,她被被害的丈夫带到了中国的霍乱疫区,直到遇到了怪异有趣的道化身——沃丁顿和坚守在疫区修道院的修女们。在这恐惧的日日夜夜里,她撞见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也见证了人性耀眼的一面。
沃尔特这个人,从头到尾都戴着面纱,这样别人看不清楚他,他也看不清楚自己。他是一个聪明,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内敛,无情,压抑,无趣的人。
他知道凯蒂不爱自己,但还是苦苦哀求娶她。对于外界,他一直保持着冷淡的距离,让人捉摸不透。他用自己的方式“深爱”着妻子凯蒂,为博美微笑,努力取悦她,却始终不理解也不给予她所渴望的。
他自信知道一切,控制一切,拥抱一切,但在得知妻子出轨后,他决心杀人。
但在中国疫区,他成了大家眼中的“神”和“英雄”。他无私地帮助疫区受苦的人们,给人们希望和温暖,夜以继日地不懈工作。
很难用简单的“好坏”来评价沃尔特,现实中有很多这样复杂多面性格的人。事实上,在小说中,毛姆并没有直接刻画瓦尔特的内心世界和性格,只是借助女主的观察和推测以及周围人的描述和评价来塑造这个人物。但不得不说沃尔特是这部小说里最丰满最真实的角色。
起初,在凯蒂的心目中,爱人查理是一个深情、有趣、温柔、体贴的男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深爱她。
然而,在决一死战中,她不得不面对破碎不堪的爱情。
“一个男人可能很爱一个女人,但他不想和她共度余生。”情人查理言不由衷的话让凯蒂绝望了,随后查理的表现也正如沃尔特猜测的那样:“平心而论,我还是告诉你,如果你丈夫提起离婚诉讼并胜诉,我就不能和你结婚。”
查理的话彻底击溃了凯蒂内心对这段爱情的所有幻想。
“隐隐约约,就像刚学外语的时候看一篇文章。一开始你什么都不懂,然后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就给了你线索。突然,你凌乱的大脑中闪现出微妙的理解之光。她模模糊糊地明白了沃尔特心里在想些什么,就像一道黑暗不祥的景象被一道闪电照亮,然后消失在夜色中。她所看到的让她不寒而栗。”
一次谈话让凯蒂看清了爱人查理戴的面纱以及面纱下的自私、懦弱和虚伪。
凯蒂的母亲贾斯汀夫人,一生都在算计和规划,死的时候依然带着精致刻板的面具,即使死后也不会掀开面纱做自己。她丈夫的晋升在她死后意外实现了。毛姆平静而讽刺的描述真的很感人。
而那个在压抑和束缚中生活了30年的老父亲,刚刚还在为重获自由而欢欣鼓舞,突然因为责任而打算继续压抑和禁锢自己。
此时此刻,凯蒂已经明白了这一切,她感受到了父亲的痛苦和挣扎。她敞开心扉,鼓励父亲敞开心扉,最终用真诚唤回父女之间的真谛。那细腻的描述让我看的眼睛发烫。
”他掏出手帕给她擦眼泪,笑了,这是她从未见过的。她又一次搂住了他的脖子
毛姆用冷静的笔触揭开了面纱下的人物,他们内心的挣扎、污秽、冷酷、虚伪和自私,以及每个人被掩饰的欲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却并没有对这种人性绝望。就像凯蒂眼中的中国寺庙,黎明时散发的圣光,疫区的尼姑们大爱无疆,面对死亡无所畏惧,驱散了我们内心的阴霾。
即使我合上书很多天了,我仍然记得毛姆写的一句话,那句话是那么平静,又近乎残酷:
但是,她毕竟不爱他,也从来没有爱过他。
我曾经以为,在疫区经历过生死的凯蒂,会对沃尔特有一点爱。然而,那只是她此时的内心对他多了一份敬意。仔细想来,经历过各种波折和苦难的凯蒂,此时真的更懂自己的心思了。她撕下了面纱,不想虚伪地活着。即使我曾经爱错了人,那也是我真挚的爱。而不爱是真的不爱。凯蒂不会对自己的爱情和生活感到困惑。我要为她坚定的勇气鼓掌。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一生都戴着面纱与世界、他人和自己相处?有多少人有勇气揭开那层面纱,坦然面对生活,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虚伪,我们抑郁,我们过着平庸的生活,却忘记了生活的初衷。殊不知,当我们看不清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在欺骗自己。我们认为这就是生活。事实上,我们早已忘记了一切真实而清晰的东西。
只有撕开面纱,才能看到真相。只有你和我的心能抵御这个世界的寒冬。
新的凯蒂充满了勇气和力量。虽然她对未来仍然一无所知,但她无疑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修女们一直卑微而遵循的道路:
“这是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