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之子李恪,凭借满腹才华深得宠爱,为何遭遇悲惨结局?
《旧唐书.太祖、代祖诸子列传》:“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永徽中,无忌、遂良忠而获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诬陷刘洎、吴王恪于前,枉害道宗于后,天网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一位较为出色的政治家。他从小便聪明伶俐,机智果敢,深得父亲的喜爱。早在唐高祖李渊统治时期,他便陆陆续续的被封为长沙郡王等官职。后来在父亲继位之后,他自然也得到了升迁,被升任为汉王。在当时,朝中大臣都以为李恪有成为储君的可能,却不想变故突生,晋王李治凭借着孝顺之心得到了唐太宗的看重,因而被立为太子。
虽没有成为大唐储君,但李恪并没有因此记恨李治,反而更加尽心尽责的辅佐在李治身边。却无奈在后来牵扯到了房遗爱谋反一案,李恪被当时的太尉长孙无忌所陷害,最终蒙冤去世。好在多年之后得到平反昭雪,重新恢复武王爵位。
幼时果敢,父亲看重
公元620年,这个时候的唐朝已经建立了三年,天下大部分被掌握在李氏家族手中。当时的李恪年仅两岁,凭借着皇帝孙子的身份担任襄州刺史,一直后来又被授任为凉州刺史,改任汉中郡王。在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储君之位后,作为他的儿子,李洛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凭借着皇子的身份晋封为汉王。第二年他又改封为蜀王,并同时授予益州大都督等官职。由于年纪尚小,因而养在宫中,没有前去任职。唐太宗膝下儿子众多,但李恪却凭借着聪明伶俐得到了唐太宗的喜爱,甚至亲自指导李洛的文章,这在当时可是极少见的。
贞观八年,中书舍人上书皇帝说:“我发现密王等人都是皇帝的亲人,而皇上心怀有爱,仁义高尚,不仅分发给他们车辆华服,还给他们封地。我看见那些皇子拜见皇叔,叔叔们也要进行回礼,既然王爵相同,家人之间也有礼节,怎么能够颠倒尊卑呢?我请求陛下废除此项规定,将礼节作为永远遵守的规则。”从那之后,唐太宗便下诏废除密王等宗室长辈对吴王魏王等皇子的跪拜之礼。
随着李恪年龄渐渐长大,他所得到的官职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贞观七年,他又被受任为青州刺史,贞观八年则被拜为益州大都督,这也直接开创了亲王遥领大都督的先例。在他即将外出任职之前,他曾经与唐太宗一起用膳,事后唐太宗感叹极多,曾对房玄龄等人说:“我和儿子虽然想多相处,但国家与小家的事情实际大不相同,我希望子孙可以世世代代传承祖宗基业,断绝错误的想法。现在我供养太上皇与私人感情也有所不同,是为了安抚国家,不让太上皇烦恼,这是君主表达孝顺的方式。”
后来唐太宗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了实践,他通过世袭封建重新设置封国的方式,以此来巩固大唐王朝的统治,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全部世袭封建,李恪自然也在其中。
初任吴王,太宗训诫
在这种背景之下,李恪很快便从蜀王改封为吴王,并被任命为潭州都督,但却由于一些原因,他没有前去赴任。公元637年,李恪担任青州刺史一职,他欣然前往赴任,却不料在这一年年末之时,因为受到朝中大臣的弹劾而遭到了太宗的惩罚,被免去官职,并削减封户三百户。这次免职还留下了一个唐太宗劝诫的民间美谈。作为太宗的儿子,太宗自然是偏心儿子的,就曾经对手下的大臣说,弹劾的人应该辅佐我的儿子,而他却不能纠正他的过错,实在是罪该万死。
这时手下便立马有人劝谏说,房玄龄辅佐在陛下身边已久,都不能够阻止陛下外出打猎,那吴王作为您的儿子,谁又能够劝劝他呢?唐太宗十分生气,兀自进入内殿,过了很久之后单独召见此人,询问他为何要直接指责我。却不料此人回答说:“我从前就听说过皇帝圣明,大臣正直。面对如此情况,我不敢不向皇帝进言我的见解。”听完解释之后,唐太宗才打消了怒气。在我看来,也是通过这件事足以看出唐太宗对儿子的爱护之情。
在经过大臣的劝诫之后,唐太宗也认为免去儿子官职是正确的行为,但在不久之后,李恪又一次得到了新的官职,他被任命为安州都督。对于儿子,唐太宗也是颇为上心,在李恪即将赴任之前,唐太宗就曾经亲自写信告诫他:“我作为一国之君统治着全国上下的百姓,而你因为是我的儿子,才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一定要更好的保卫国家。你要时刻勉励自己,不忘父子之道,好好学习先人的美德,用道义来处理政治,用周礼来节制欲望,面对其他人的诱惑,必须慎重处理。”李恪见信之后十分感动,从此之后愈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让父亲为他担忧。
果不其然,在这之后史书上再也没有看见过李洛因为贪图享乐而被罢官免职的记载。不仅如此,任职期满回到朝堂的李恪甚至对当初弹劾他的人尊重不已,称他为老师,时常向他请教为官之道。
惨遭污蔑,幸得昭雪
永徽元年,这个时候的唐太宗已经去世了,新一任皇帝唐高宗李治继承了王位。当时李恪作为唐高宗李治还在世最为年长的兄长地位也是极其崇高,担任司空一职。不久之后又改任为安州刺史,掌管着当地的军事大权。虽然自己没有当上皇帝,但是李洛也没有谋反之心,反而更加兢兢业业的辅佐在弟弟身边,想要为巩固唐朝的统治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公元653年,初唐时期最大的一场政治冤案爆发了。之所以爆发,还要从高阳公主状告房遗爱对自己无礼说起。房遗爱为了保全自己,就与权臣长孙无忌联合起来诬告李恪谋反,使得李恪最后遇害。实际上,对于这位兄长,唐高宗也是十分不忍,就曾经哭着对手下大臣说,吴王是我***同长大的兄长,我想赦免他们的死罪可以吗?身为一国之君,却不能自己妄下决定,这也是可悲啊。
当时的兵部尚书便对皇帝说:“在先秦时期,周公除去蔡叔,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到了汉朝汉宣帝除去燕王,这都是按照国家法律而对他们给予惩罚,这些事情都才发生不久,陛下怎么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擅自改动法律呢?”于是唐高宗便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按照原本的计划赐死李恪。李恪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落到如此结局,完全就是因为长孙无忌害怕动摇他在朝中的地位。奈何高宗不相信他,最终只得遭遇不幸。就这样,属于吴王李恪的历史便这样拉下了帷幕。
公元659年,由于多年来的把控朝堂长孙无忌受到皇帝的猜忌,因而获罪。作为当初被长孙无忌陷害的李恪被追封为玉林郡王,并得以进入宗庙享受祭祀。这件事也可以表明李唐王朝重新确认了他皇族子弟的身份,成为了初步的平反。唐高宗晚年时期,武则天把控朝堂,李恪的案子便一直放置高堂,无人问津。直到唐中宗复辟,恢复大唐统治之后,为了振李唐家族他才开始大量分封皇族子弟,就连李恪的长子也被册封为了正一品的王爷。属于李恪的爵位和封地这才被恢复,至此,李恪才实现了根本意义上的平冤昭雪。奈何逝者已逝,这不过是无谓的补偿罢了。
《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中曾记载: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离间父子,遽为豺狼,而无忌破家,非阴祸之报?
作为一代贤能之士,吴王李恪却在最终惨遭不幸,真可谓是国家的损失。在他年轻时候,他就已经展现了出色的政治天赋,凡是他任职,他都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当地百姓都大力称赞他,就连唐太宗也很是欣赏他,觉得这个儿子颇有他年轻时的风范。在储君之争时,原本李恪也是颇有希望的皇子,无奈受到旧太子的污蔑,最终使太子之位与他失之交臂。好在李恪也不是一位偏执之人,虽未登上皇位,但他仍然一心一意的辅佐在唐高宗李治身旁,为唐朝的发展尽心尽力。在我看来,如果当初登上皇位的是李恪,那么或许唐朝的历史将会改写,武则天最后也不会登基为皇,使得李唐家族蒙羞多年。无奈过去已经成为了历史,唯有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