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一)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

“个性”一词,英文为Personality,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后来演变为一个人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成分: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稳固而经常出觋的心理特性,它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气质和人际交往性格。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有的人善于侃侃而谈,有的人与他人交谈时就结巴;有的人能察言观色,有的人却不能——这就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别。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的人比较温柔,有的人比较粗暴;有的人稳重,有的人急躁——这是人际交往气质的差别。

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畏畏缩缩,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懦弱,有的人坚毅——这是人际交往性格的差异。

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际交往的动力系统,是人际交往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需要、动机、价值观等。人际交往动机的基础是人际需要,人际交往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人际需要。如果说人际需要是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那么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际需要、交往动机等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成分。

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自觉因素,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心理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自我观念、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情绪的(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意志的(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三种形式。

(二)人际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并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具有的空间、时问和运动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感受器的活动,可以把知觉区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昕知觉、触摸知觉等。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的知觉,它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否融洽、自己在某个群体中是否受欢迎等。比如,由张三的外貌、举止而认知“他是个热情好客的人”;由某人怒发冲冠、摔东西、大喊大叫等而做出“他生气了”的判断;从李四和王五两人整天都形影不离,谈到对方都.是眉飞色舞的样子而认知“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等等。这些都属于人际知觉,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三)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爱、关心、尊重等交往性活动的需要,在重要性上并不亚于食物、性等生理性需要。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像因吃不饱饭而营养失调一样,导致心理上的失调,即产生心理障碍。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的人自高自大,不可一世;有的人却+自卑、羞怯,缺乏自信;有的人疑神疑鬼,猜疑心重;有的人忌妒他人……诸如此类,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引起人际排斥的各种心理因素。它是可以调适的,比如,及时地加强人际沟通,求同存异,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体谅,这样就可以使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是增强人际魅力、改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人际交往技巧

前面我们谈到,人际交往很重要。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师;无论你是商人,还是学者;无论你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换言之,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如同我们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际交往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人际交往有很多技巧。比如,微笑是一种很文明的经营哲学,也是一种很高明的人际交往艺术。正如李白在一首诗里所言:“眉语两目笑,忽然随风飘”,可见,微笑对于人际交往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闻名于世的希尔顿饭店从20世纪20年代创业到70年代扩展到七八十家,现在已遍布于世界各国。集团的总裁经常不断地到各地视察,他向高级人员询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正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

(五)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即人际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近的心理关系,是心理距离缩短的表现。它是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形成人际吸引主要有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例如空问距离、外貌吸引、相似吸引、互补吸引等。

(六)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主要探讨人们如何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在人际交往中,青年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心理卫生。以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来说,交往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青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比以前更复杂、更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会运用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并深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他们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青年大学生在建立健康的交往心理的时候,要力争避免由第一印象、光环效应、投射效应等造成的认知偏差,克服激动易怒、焦虑恐惧、忧郁苦闷等情绪障碍,弥补自己的人格缺陷,注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使自己的人际交往心理更加卫生、更加健康。”